七股盐山

23°09′19″N 120°06′19″E / 23.155276°N 120.10535°E / 23.155276; 120.10535

2021年的七股盐山
七股盐山

七股盐山位在台南市七股区盐埕里,是台湾面积最大、最晚发展的七股盐场遗迹之一,总面积有2,700多公顷,全盛时每年产盐11万,主要供应国内农工业用盐,随时代变迁,晒盐不符经济效益,七股盐场遂于2002年5月废晒,结束台湾338年晒盐历史,七股盐山的休闲游憩时代随之开启,转形成为著名的盐业观光据点,即新南瀛八景之一“盐田晒玉”的所在地。由于盐山如耀眼,像长年堆雪的长白山,也称作“南台的长白山”,来台观光的日本人则戏称是“台湾的富士山”。最主要的盐山有两座,为盐山主峰和盐山北峰,前者是为七股盐场末代的晒盐堆叠出的人造山海拔高度为20米,约相当于七层楼高,堆储之盐约六万吨;后者来自西澳洲,为粉碎盐工厂的原料盐。

历史

七股的晒盐最早是在明郑时期1665年由郑成功将领陈永华出任“统领勇卫”时开始教民晒盐。在日治时期1935年分别由“台湾制盐”、“南日本盐业”两株式会社逐步辟建,台湾战后时期1971年由“台湾制盐总厂”再加以辟建而成。全盛时期面积广达2,700多公顷,每年产盐110,000吨占全台总产量十分之六。由于盐滩结晶池属于土盘构造,所以成为工业用盐的重要供应地。但是后期因生产成本偏高,无法与进口盐竞争,台塩公司于2002年5月关闭晒盐场,338年的晒盐产业从此走入历史,移转产权为国有。

七股盐场有三座盐田如下:

  • 台区盐田:位于七股区盐埕里西、北侧,为“台湾制盐株式会社”于1935年12月投资兴建,1938年4月完成,面积398甲。
  • 南盐盐田:位于七股区中寮里顶山里以及将军区的口寮地区,是“南日本盐业株式会社”于1938年6月投资兴建,1942年完成,面积1691甲。
  • 扇形盐田:为台湾战后时期台湾唯一新开发的盐田,唯一根据地形特性辟建的扇型盐田,原本座落于南市将军区青鲲鯓;七股盐场特别缩小比例复制将军扇形盐田意象并设计成游客休憩广场,多元呈现盐田形式,位于台区盐田以北、将军渔港以南,由“台湾制盐总厂”(后改制为台盐实业公司)于1971年1月投资兴建,1977年6月完成,面积716公顷

影视拍摄取景

目前规划

目前由台盐公司经营,利用“盐素”规划各类设施,园区内设传统土、瓦盘盐田、扇形广场、盐屋、盐雕展示区、晒盐体验区[1],并设有台盐生技的直营店,还有各项休闲娱乐设施与各式小吃摊,成为吸引许多人的观光景点。近来也与邻近的七股游客中心与台湾盐博物馆利用步道串联,也有互通盐山及盐博的小火车,方便游客畅游两边的景点。至于盐山上方近年来于每年年初之时,将不同主题的大型盐雕吉祥物放置在盐山顶端,成为拍照打卡的热门景观。[2]此外,云嘉南滨海国家风景区于夏季推出的“一见双雕艺术季”也利用盐山园区做为其中一处展出地点。

附近景点

  • 台湾盐博物馆:由皇尚集团经营(经营与贩售商品与台盐无关连)外观仿盐山而建,是兼具传统意象与现代感设计的博物馆建筑,馆内介绍各国的盐,展场内容有:历史文物馆、动手做实验区、新产品体验区、世界各地晒制盐资讯与模型展示。馆外有传统示范盐滩,可供游客体验与学习。
  • 黑面琵鹭保护区:位在曾文溪出海口;由于有丰富浮游生物及温暖气候,主栖地近300公顷的潮坪浅滩为黑面琵鹭保护区。每年10月,吸引来自朝鲜半岛的黑面琵鹭来此渡冬。全世界目前黑面琵鹭总数2700多只,而来此地过冬的就约有1700只。
  • 观海楼:位于七股潟湖的中心,登高可远眺潟湖全景。湖内架片片,为特殊的浅海养殖景观。
  • 七股潟湖:为古台江遗址,原为台江内海山洪爆发导致陆化形成今日之景观。形成全台最大之潟湖
  • 红树林:位七股溪出海口,面积约有2公倾,有成群鸟类聚集,是赏鸟的好地方。此处的红树林,大多为海茄苳榄李红海榄(五梨跤)、水笔仔则较少看到。
  • 将军渔港
  • 方圆美术馆

参考资料

  • 《七股舞琵琶》(台湾文学旅行系列:18)陈艳秋作

https://cigu.tybio.com.t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https://zh-tw.facebook.com/cigusaltmontai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关连结

  1. ^ 台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鹽山簡介. 七股盐山逍遥游.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3). 
  2. ^ 台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 七股鹽山. 台南旅游网.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