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袭领兵制
世袭领兵制是三国时期孙吴(东吴)政权施行的一种制度,孙吴允许士兵成为将领的部曲(私兵),并在将领在死亡后将所统领的军队传袭给子孙或兄弟。透过施行世袭领兵制让孙吴政权在军力上扩充、以及强化军队素质上有所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军队将领的人才。奠定了孙吴在江东的军事根基,但也产生世家大族权力的扩张问题。
实施对象
世袭领兵制的世袭对象以父死子继为大宗情况,以嫡长子袭领为首要之选。在袭承军队的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成为孙吴军事集团的要职。如在陆逊死后,其子陆抗接收其父的五千军士。后来陆抗官拜大司马、荆州牧。而陆抗死后其军职传给了长子陆晏,而军队则分别分给五个儿子。
然而在孙吴政权早期,世袭领兵制并不仅限于子弟继承,可以由其他将领接收军队。[1]如周瑜病故后,鲁肃代收周瑜部队四千人马。[2]而鲁肃死后其部队又由吕蒙所收编。这种情况大多发生于国家重要军力上的接续,通常涉及到军事主力,就会由重要将领来承接部队。
优点
培养人才
世袭领兵制是吴国人才来源的摇篮,在三国对峙期间,从北方招收人才的方式已经微乎其微。在面临第一代人才衰老凋零的情况下,世袭领兵制成功的为孙吴替补上军事人才。[3]如击败曹仁、官至前将军的朱桓,在其死后儿子朱异接替父亲领兵,曾率两千人破文钦七屯并斩首数百人,成为国家的军事英才。世袭领兵制保障了将领的职权世代相传,避免了职位上的空缺。同时作为一种军事制度,促使将领们在四处争讨的同时,也带领自己的儿子进行实战训练,保证将来能够承接自己的位置。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孙吴培养军事人才的过程,成为孙吴独特的一种培养军事人才的制度。
扩大军队
透过征讨山越及豪强,孙吴军队保持军队战斗力及扩充兵员的结果。避免了因为军队老化及征兵问题而无兵可用。用兵于山越让将领们可以补充自己的部曲。即所谓[4]将壮丁抓去当兵,而老弱妇孺就去做农夫。也增加了生产力的提高及边疆土地的开发。
缺点
在世袭领兵制之下世家大族依靠着家世背景,在兵源上的扩充远比非世家大族出身的将领多。[5]如徐盛、甘宁、潘璋等将并非世家大族出身,他们所授之兵大多在三百到六百之间。而世家大族将领[6]如朱然、陆逊等大多有数千部曲。这造成大多数军队皆掌握于士族手中,世家大族的势力扩张更快。中央政府的军队指挥权旁落于世家大族,影响政权的稳定(二宫之争等事件)。
参考资料
- ^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余人,奉邑四县,皆属焉”
-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鲁肃卒,肃军人马万余尽以属蒙。”
- ^ 《三国志·吴书·蒋钦传》:“魏庐江太守文钦营住六安,多设屯寨,置诸道要,以招诱亡叛,为边寇害。异乃身率其手下二千人,掩破钦七屯,斩首数百,迁扬武将军”
- ^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强者为兵,羸者补户。”
- ^ 《三国志·吴书·徐盛传》:“以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
《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宁时有三百兵。”
《三国志·吴书·潘璋传》:“因使召募,得百余人,遂以为将。” - ^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时年十九。后迁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臣松之案:此郡寻罢,非今临川郡。授兵二千人。”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幕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