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扎克·阿拉德

以色列历史学家

伊扎克·阿拉德希伯来语יצחק ארד‎,1926年11月11日—2021年5月6日[1]),[2]以色列历史学家、作家、以色列国防军退役准将、曾加入苏联游击队英语Soviet partisan;1972年至1993年任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馆长。阿拉德是犹太人大屠杀历史的专家。

伊扎克·阿拉德
יצחק ארד(Yitzhak Arad)
出生Icchak Rudnicki
(1926-11-11)1926年11月11日
波兰什文乔尼斯
逝世2021年5月6日(2021岁—05—06)(94岁)
 以色列特拉维夫
国籍 以色列
职业历史学家以色列国防军退役准将

姓名

伊扎克·阿拉德的出生名为“伊察克·鲁德尼茨基”(Icchak Rudnicki),后来将姓改为希伯来语的“阿拉德”(希伯来语ארד‎)。二战期间他被地下组织和游击队员们称作“托利亚”(Tolya),即俄语名字“阿纳托利”(Anatoly)的小名。[3]

早年生活与战争经历

阿拉德于1926年11月11日出生于波兰第二共和国什文恰尼(今立陶宛什文乔尼斯)。他在青年时期加入锡安主义青年运动英语Zionist youth movement。根据阿拉德1993年接受哈里·J·卡尔加斯英语Harry J. Cargas采访时的说法,他在1942年至1944年间活动于隔都地下运动。[4]1942年2月,阿拉德加入苏联游击队英语Soviet partisans马尔科夫旅(Markov Brigade)。该旅的成员大多不是犹太人,阿拉德被迫和队中的反犹太主义做斗争。他直到战争结束一直待在苏联游击队中,仅在1943年4月短暂渗透进维尔纽斯隔都与地下组织领导人阿巴·科夫纳会面。阿拉德在白俄罗斯纳罗奇森林一带抗击德国人,参与伏击战和炸毁火车。据他所说,“苏联游击队运动的官方态度是,犹太部队不能独立行动。”[5]

在1979年出版的自传《游击队员》(The Partisan)中,阿拉德描述了他参加对Girdan平民的报复性集会的情况:[6]“那年冬天我参加的最后一次行动是一次针对Girdan的报复性行动。那是立陶宛的一座大村庄,位于Hoduciszki与什文乔尼斯之间的道路上。”他还讲述了与立陶宛游击队交手的经历:“我参加了这场扫除行动。我们把那一带的森林彻底梳理了一遍。厚厚的大雪让人难以行走,但显出了立陶宛部队的足迹。我们在搜索几天后找到了他们的营地。他们在森林里的军营有栅栏包围,还有地下的碉堡。我们和他们打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他们就一个都不剩了。我们在第二天清点出超过250个立陶宛人死亡。其中有些人死在一个湖边的田地里,他们试图向湖那里逃跑。”[7]

1945年12月,伊扎克·阿拉德未经许可便迁居英语Ha'apala巴勒斯坦托管地[4]阿拉德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官至准将,被任命为教育总长;1972年从部队退役。[5]

学术生涯

阿拉德在特拉维夫大学任讲师时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人大屠杀,作为作者和编者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大多以希伯来语写成。目前他致力于研究苏联的犹太人大屠杀历史。阿拉德曾任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理事会主席,长达21年(1972-1993)。他在卸任后仍保留了纪念馆顾问的身份。1993年6月7日,阿拉德获得托伦尼古拉·哥白尼大学英语Nicolaus Copernicus University in Toruń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8]

遭遇立陶宛调查

2006年,立陶宛《共和国报英语Respublika (Lithuanian newspaper)》发表一篇文章,指控阿拉德在苏联反纳粹游击队施行的科纽黑大屠杀英语Koniuchy massacre中发挥的作用,将阿拉德称作“战争犯”。立陶宛国家公诉人随即展开对阿拉德的调查。但由于激起了国际公愤,调查在2008年秋季中止。[9]

阿拉德说自己没什么需要道歉的,自己“抗击纳粹德国人和他们的立陶宛勾结者……杀害我家人的凶手,杀害我同胞的凶手”,为此感到“自豪”。[10]阿拉德认为,此前美国审讯一名立陶宛纳粹勾结者时,他提供了专业证据;对他的调查是出于报复而引起的。[11]

英国历史学家马丁·吉尔伯特英语Martin Gilbert对于这场“故意的”调查“深感震惊”。埃夫拉伊姆·苏罗夫英语Efraim Zuroff指出,即使西蒙·维森塔尔中心已经收集并公开了大量的证据,立陶宛政府也从未对战犯发起过公诉。[11]按照苏罗夫的说法,“这些案件的共同点是,它们都针对犹太人。他们没有惩罚勾结纳粹、杀害犹太人的立陶宛罪犯,而是骚扰游击队员、犹太人英雄们。”[12]犹太人大屠杀期间,立陶宛约有20万犹太人遇害,其中大多由立陶宛的通敌者杀害。[12]

立陶宛起诉战犯的记录不多。《经济学人》对此写道,对犹太人的调查是针对性的,甚至是报复性的。根据多维德·卡茨英语Dovid Katz的说法,这是“淡化犹太人大屠杀”,其中“涉及一系列虚假的道德等式:犹太人在战前就不忠于立陶宛,1940年时帮助了苏联占领者,因此对自己的命运负有部分责任。而真正重要的种族灭绝是1944年后立陶宛人民在苏联手中遭遇的灭绝。”[13]

荣誉

脚注

引用

  1. ^ Скончался бывший директор музея "Яд ва-Шем" Ицхак Арад. [2021-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1) (俄语). 
  2. ^ Izhak Arad (Rudnicki) vital statistics at Jewish Partisans' website.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6). 
  3. ^ Schröder, Burkhard. Litauen und die jüdischen Partisanen [Lithuania and the Jewish Partisans]. heise online. 2008-09-14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德语). 
  4. ^ 5.0 5.1 Dr. Yitzhak Arad (PDF). Martyrdom & Resistance. 2010, 37 (1): 1, 8 [2020-06-05]. ISSN 0892-157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30) (英语). 
  5. ^ Arad, Yitzhak. The partisan: from the valley of death to Mt. Zion. Holocaust Library : [distributed by Schocken Books]. 1979-01-01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英语). 
  6. ^ Arad, Yitzhak. The partisan: from the valley of death to Mt. Zion. Holocaust Library : [distributed by Schocken Books]. 1979-01-01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英语). 
  7. ^ UMK Senat. Doktorzy honoris causa UMK. Nicolaus Copernicus University, UMK.pl. 2016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8. ^ Katz, Dovid. The Crime of Surviving. Tablet Magazine. 2010-05-03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英语). 
  9. ^ Brook, Daniel. Lithuania’s Startling Campaign to Erase Its Ugly History of Nazi Collaboration. Slate Magazine. 2015-07-26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5) (英语). 
  10. ^ 11.0 11.1 Reopening Lithuania's old wounds. 2008-07-21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英国英语). 
  11. ^ 12.0 12.1 Nazi hunter: Lithuania hunts ex-partisans, lets war criminals roam free. Haaretz.com. Haaretz. 2008-08-07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3) (英语). 
  12. ^ Prosecution and persecution. The Economist. 2008-08-21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0). 
  13. ^ Past Winners. Jewish Book Council. [202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