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大同(1944年3月—2014年8月31日),男,汉族江苏省[1]。临床肿瘤内科专家,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学专业首席科学家[2]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3]

生平

196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2]

1979年,考取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从师于中国血液学奠基人之一的宋少章教授[2]

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在中科院肿瘤医院(原日坛医院)工作,从事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球蛋白研究。[2]

1982年,报道了国际上首例双副蛋白血症 IgA 型多发性骨髓瘤,填补了诊断上这一空白,引起国际上同行的重视。

1984、1990年两度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临床免疫和生物学治疗系进行协作研究。[1]

1988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吸纳其为正式会员,次年再度获得中国卫生部颁发的“孙氏鼓励医学科研基金”二等奖。[2]

1997年,参与创建并当选为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主任委员。[3]

2003年5月,其领导的CSCO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正式达成互认互惠“姊妹学会”会员关系,CSCO从此加入了“肿瘤界的WTO”。2004年6月,CSCO再度与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达成互认互惠“姊妹学会”会员关系。耗时八年将CSCO领导成为了国际上第三大临床肿瘤学会。[1]

2006年,卸任CSCO主委。[3]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4],代表医药卫生界,分入第四十六组。[5]

2014年8月31日19时45分,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70岁。[2]

著作

  1. 当代肿瘤内科治疗方案评价 ISBN 9787810716055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张晓娟. 哀悼!肿瘤学专家储大同教授逝世.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2014-09-01 [2020-08-10]. [失效链接]
  2. ^ 2.0 2.1 2.2 2.3 2.4 2.5 储大同:中国肿瘤学接轨国际圆梦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2014-09-01 [2020-08-10]. [失效链接]
  3. ^ 3.0 3.1 3.2 黄静. 储大同:肿瘤患者的守望者. 人民政协报. 2014-07-29 [2020-08-10]. 
  4. ^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 新华社. 2008年1月25日 [2013-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28日). 
  5. ^ 全国政协信息-储大同. 全国政协委员会. [2013-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