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跋澄

僧伽跋澄IAST:Saṁghabhūti),意译为“众现”。北印度罽宾国人。精于《阿毘昙毘婆沙论》[1]

生平

僧伽跋澄遍寻名师,完备地修习经律论三藏,博览众典,精通禅数方面的经典。尤其是在《阿毗昙鞞婆沙论》的学习上,特别能贯通妙旨。

有志游历,善观风俗的僧伽跋澄,在符秦建元十七年到长安游历。[2]在此之前,由于大乘经典还未广传,普遍流行中土的是禅数之学。到长安弘扬佛法的僧伽跋澄,很快的受到重视,被时人以法匠称誉。 僧伽跋澄在持戒及德行上非常严整,超脱尘俗。长安一带的僧众以之为轨范。其人,后来杳然而不知去向[3]

译经贡献

秘书郎赵正特别崇仰佛法,于是以衣服、饮食、汤药、房舍等四事供养僧伽跋澄,请求翻译《鞞婆沙论》,于是由释道安等集僧宣译,由僧伽跋澄口诵经本,外国沙门昙摩难提笔受为梵文,佛图罗刹宣译,秦沙门敏智笔受为晋本,时建元十九年,自孟夏至仲秋方翻译完毕。[4] 僧伽跋澄随身携有《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梵文本,于建元二十年,再应赵正之请,与昙摩难提僧伽提婆竺佛念等译出《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十卷。[5]不久,又依赵正之请,于长安石羊寺译出《僧伽罗刹所集经》三卷。其后,关中乱事兴起,遂避难于东晋。姚秦皇初四年(397)返归伊洛,五年秋,应太尉姚旻之请,与竺佛念共译《出曜经》三十卷。和僧伽跋澄一同进行译经的佛图罗刹,不知何国人士,德业纯粹,广泛涉猎佛典。久游中土,善于汉言,其宣译梵文,见重当世。

参考文献

注释

  1. ^ 佛光大辭典. [201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2. ^ 《出三藏记集卷2:“晋孝武帝时。罽宾沙门僧伽跋澄。以符坚时入长安。”
  3.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
  4. ^ 《高僧传》卷1:“符坚秘书郎赵正崇仰大法。尝闻外国宗习阿毘昙毘婆沙而跋澄讽诵。乃四事礼供。请译梵文。”
  5. ^ 《高僧传》卷1:“跋澄乃与昙摩难提及僧伽提婆三人共执梵本。秦沙门佛念宣译。慧嵩笔受。安公法和对共校定。故二经流布传学迄今。”
  6. ^ 释慧皎.   《高僧傳》. 维基文库 (中文).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