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棋,是中国南北朝时的两人博戏,由北魏三游的游肇所作[1],是十字戏类游戏。规则有书《儒棋格》流传于世,《太平御览·工艺部十二》亦有记载与注解[2]

儒棋棋盘布局

历史

  • 《魏书·游肇传》:“游肇,好读经传,手不释书。熟读《周易》,尤精《三礼》,撰有《周易集解》、《婚仪》、《儒棋》、诗赋表启七十五篇,流传于世。”
  • 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二·象经》:“ 后魏侍中游艺,肇制儒棋。其名智一、礼二、仁三、义四、信五、善六、敬七、德八、忠九、顺十。以投子二,视彩而行。盖其制类于握槊打马,而其义类于周武 《象经》,皆以退让为节,不先斗争。今俱泯弗传。”
  • 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至魏游肇制儒棋,有仁、义、礼、智信之目,则益令人呕哕不堪。戏者,戏也,若露出大儒本色,则不如读书矣。”

原文

《太平御览·工艺部十二·儒棋》

《后魏书》曰:“侍中游肇,性谦廉不竞。曾撰《儒棋》,以表其志焉。”

肇述儒棋曰:“儒棋者,盖博、弈之流,所以游思于文,亦犹投壶之习武也。故圣人因物设教,有实有权;情礼称宜,有张有弛。孔子云:‘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若夫井公之对周穆,叔卿之接许由,此或示存,恐非有待。然则君子之处世也,岂遂耽于所适,徒费时日者哉!至于几杖槃鉴,犹载铭戒;矧乃谐神之器,而不加劝也?但古之为玩者,莫不竞进其功,塞杀与乐,殊途异势,并传于时,未有以谦退为胜,通生为乐者。故因暇隙,聊复措意,此即儒棋之一名。盖游艺之所统,本诸谦净;诠名撰德,略依儒行;起舍遵道,轨法中庸。时然后玩,人不厌其游;让而后胜,人逾惬其负。矜勇所以知残,冲逊以之弥隆。岂惟崇谦止竞而已,谅亦阶善全德之所因矣。积名会理,其殆庶几;致泥之戒,宁不愧乎?”

《儒棋》曰:“投二,智一、礼二、仁三、义四、信五、谦。棋十,白黑半,方五分长寸,善六、敬七、德八、忠九、顺十。方局尺五,周道四十,其用三十六。四维之道,通数而棋。谦退为尚,故高彩者先投。彼此二位,谓之净;左右二道,谓之中。其净、中四道,彼此左右,互有二,不得相干。行棋之法,始附净起,转互相顺,终因净出。通生为务,不存塞杀。彩越净中者休,则立枭,枭者不伏。会净中者,枭折为伏,伏者不枭。若彩虽会,而于彼拟以过之非干彼者,则自居矣。

行伏棋者,得异彩,依数而行,两彩同者,惟行一,一谦者停,两谦退一等;行枭棋者,得异彩亦依数而行,两彩同者,尽行其数,一谦行一道,两谦者停。行伏不得行枭;行枭不得行伏。折枭伏者,皆从后定。因彩而阅者,屈而申之。缘行致累者,阅而通足,皆不限道数。枭伏两阅者,但行于枭。行棋之体,不相凌触,所蹈皆灵,孤明自在,绝于跪巧,而顺消息,悉遇中道,胜负乃分。先枭后伏,验之于净道,枭若促,不尽二彩者,则全行伏。枭伏两少者,行于枭。

彼既出尽,此有不出者,即许以为胜者之算。若全未出,则为之虚投。次局负,仍先。得十算立一爵,三爵立,则成胜矣。”

棋具

  • 棋盘为11*11方格。中正间纵道称为净道;中正间横道称为中道,使棋盘画分为四块,最外的周道有四十棋格,扣掉属于中道、净道部分则为三十六格。每格可放多枚同一方棋子。
  • 掷具有两枚六面骰,一到五点的采数分别称作:智、礼、仁、义、信,还有一采数为零,称为谦。
  • 每方有五枚棋子,以颜色区分敌我。每方棋子各称作:善、敬、德、忠、顺,棋子价值分别为六、七、八、九、十。
  • 多根算筹。

大致规则

  • 初始布置为所有棋子平躺摆放于己方的初始格,为近己方的周道与净道的交会格。
  • 棋种有两种:
    • 伏棋:为所有棋子的初始状态。越过周道与净道、中道的交会格时,竖立该棋,改称为枭棋。
    • 枭棋:正好在行至周道与净道、中道的交会格时,倒躺该棋,回称伏棋。
  • 每方轮流掷骰行棋。棋子依彩数绕周道,只能至空格或有己棋的棋格,最多可移动一到两枚、并为同一种的己棋。
    • 若移到己棋处,则棋子相叠,并可视为一枚棋子一同移动。
    • 若掷到两彩数相同,只能移动一枚伏棋。
    • 掷到一枚谦彩时,不能移动伏棋,只能移动一枚枭棋;掷到两枚谦彩时,不能移动枭棋,让其中一枚伏棋退一格。
    • 除该方的初始位置外,正好在周道与从净道、中道的交会格的棋子,可转弯进入净、中道。
    • 在中道、净道的棋子,不能中途转至另一道。
    • 任何种棋子回到己方的初始格时,移出棋盘。
  • 当有一玩家的所有己棋移出棋盘,此盘结束,并获得等于残留在棋盘的敌棋总价值的算筹。十根算筹等于一爵。以先获得三爵为全盘的胜利。但若敌棋还全在场上,须等到有一枚敌棋移出才此盘结束。若还未分胜负,则继续下一盘,由方才输的玩家先行。

参见

参考

  1. ^ 宋会群、苗雪兰. 《中國博奕文化史》. 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08-01. ISBN 9787509716854 (中文(简体)). 
  2. ^ 太平御覽/0755. [2012-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