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

由多國政府資助的全球最大的生物多樣性資訊服務機構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英文: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缩写为 GBIF),或称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设施,是2001年在世界多国政府资助下成立的一个国际组织,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公园内的 GBIF 秘书处运作管理,在线运营同名生物学数据库,旨在向大众提供无论何时何地均能公开且自由访问的地球上各种生物的资料。GBIF 以参与国、合作组织作为节点,各节点收集的资料以共同标准、开源格式提供给全球的数据中心,使得这些包含记录地点、时间的生物信息得以公开分享。这些生物信息来源不一,有来自18–19世纪的博物馆标本典藏,到近年来业余学者们发布的附有地理标记的照片。[1][2]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简称GBIF
成立时间2001年,​23年前​(2001
类型国际组织
总部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公园
(秘书处所在地)
服务地区全球
目标向大众提供无论何时何地均能公开且自由访问的地球上各种生物的资料
网站www.gbif.org

GBIF 以达尔文核心集英语Darwin Core标准格式汇整所有不同来源的资料,形成数据库中亿万条物种出现纪录的索引基础。汇整的资料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下,供科学家、研究人员及民众公开自由访问,可应用于同行评审论文发表及政策文件中。[1][2]

GBIF 提供了多种处理和分析工具,可集成零散分布在各单位和部门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与专业资料,为多源数据的使用和集成提供良好的支持。现时 GBIF 已成为全球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和服务机构,有超过100个国家和机构作为成员加入,截至2014年7月有超过4.6亿条数据在全球免费共享。[3]

成立背景

GBIF 的创立,起始于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大科学论坛中生物多样性信息小组的建议报告。这份报告提出:国际间需要建立可以自由访问生物多样性资料、信息的机制,借由提供可靠正确的科学证据,为经济、社会带来益处并促进可持续发展[1][2]

OECD 的专家小组明确地建议设立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让全球大众能浏览且使用大量的生物多样性信息,促进科学研究,提升经济、生活质量等社会利益,提供自然知识快速成长的基础,同时避免重复的劳力和花费。[1][2]

2001年,该项建议被 OECD 科学部首长们采纳,参与的各国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成立 GBIF。[1][2]

秘书处

GBIF 秘书处目前规划为四个团队:

参与合作部门:推动组织成员间的合作、招募新合作伙伴、并增进既有成员的运作能量;

资料产品部门:确保 GBIF 所提供汇整资料的质量与科学价值;

信息部门:执行资料管理、软件开发及 GBIF 基础设施运作;

行政事务部门:联系 GBIF 网络间合作及秘书处的行政事务处理。[1][2]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1.5 What is GBIF?. GBIF. [2020-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2. ^ 2.0 2.1 2.2 2.3 2.4 2.5 GBIF 介紹. 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机构. [2021-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繁体中文)
  3. ^ 关于 GBIF.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 (GBIF) 中国科学院节点.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2020-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简体中文)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