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蚋埔,或译为打猎埔嘉猎埔。加蚋埔系台湾屏东县高树乡泰山村之旧名,也可指称泰山村内部的一个台湾原住民马卡道族聚落。当地以完整的平埔族群夜祭、祈雨祭而知名。

历史

加蚋埔据说是由嘉猎埔、打猎埔转化而来,此地原本荒芜人烟,为附近原住民的打猎之地,而被称作打猎埔[1]:319;另一种说法是因此地邻近排湾族莎卡兰部落(Sagaran,即三地门乡口社部落),故取名为加蚋埔(garanpu[2]:28。加蚋埔部落位于屏东平原东缘,此地可能原为凤山八社大泽机社的势力范围。据日治时期的考察,此地在住民被郑成功驱逐后日渐荒芜[3]:76,而在康熙末年有山地门社(Timur,今三地门乡地磨儿部落)领袖“罗伦”所率领之男女共十五名族人定居此地[3]:76乾隆二十五年(1760),平埔族武洛社社民数名迁移此地;后来也有一些山地原住民加社、安巴卡社社人移往此地[3]:76。从该考察可以看出,加蚋埔部落的先住民应该包括了今日的马卡道族排湾族鲁凯族

乾隆中期,清政府在此地设置加腊埔隘,并迁移以马卡道族武洛社为主的族人来防御东方山区未汉化的原住民[1]:320[4]乾隆五十六年(1791),台湾南路屯番制正式颁布,此地为屯垦的重要区域,所谓“大北坪”。根据记载,西拉雅族新港社的社民也被移往此地[1]:320。而当地传说加蚋埔是由潘老爹(潘丁云)率潘姓九户人家由塔楼迁至武洛,再移居盐埔,最后定居于此地,也反映出一定程度的史实。纵然闽南人也逐渐进入加蚋埔,此地仍被认为是平埔番社: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1894)曾录此地有番社义学。汉人也带来了康府元帅的信仰,成为日后的泰安宫。

明治三十年(1897)十月十七日,伊能嘉矩查访该庄时,当地已是一个以武洛社族人为主,又杂混塔楼社族人及汉人,共七十户(男:200 人;女:150 人)的聚落[5]:113大正四年(1915)的国势调查中,加蚋埔庄共有853人,其中有超过一半共471位的平埔族人口。战后属于高树乡泰山村,今日村内约半数户口为潘姓,仍存有马卡道族传统祭典。

 
加蚋埔公廨牌枋

地方传说

根据当地居民的整理,当地有阿姆赶牛人、大力士黑儿仔、四目公、大肚少女及阿姆祖七兄弟六大充满平埔风情的传说[6]

庙宇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采集组。"台湾地名辞书(卷四)屏东县"。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系统。2001。<https://tm.ncl.edu.tw/> 。
  2. ^ 陈蕾尹。“马卡道(Makatao)屏东加蚋埔聚落夜祭的保存现况与音乐文化传习”。硕士论文,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2018。https://hdl.handle.net/11296/p8pfd2。
  3. ^ 3.0 3.1 3.2 翁佳音、陈怡宏(译)(2013)。《平埔蕃调查书》(原作者:台湾总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蕃务本署)。台北: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4. ^ 《福建通志台湾府》[1]
  5. ^ 伊能嘉矩《伊能嘉矩の台湾踏查日记》,“巡台日乘”,明治三十年(1897)十月十七日,台湾风物杂志社。
  6. ^ “高树加蚋埔变迁史”,潘智杰,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