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5日—1204年12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先郑州管城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刻书家,卒谥文忠。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杨万里、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1]
生平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七月十五日巳时,出生在平江府治长洲(今江苏苏州)。祖籍为郑州管城。祖父周诜,宋徽宗宣和年间曾在庐陵任职,因此定居庐陵。其父周利建,曾任太学博士。四岁丧父,随母寄住平江外祖父老家。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为太学录,累迁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
隆兴元年(1163年)因反对龙大渊、曾觌的任职案被外放。乾道四年(1168年)知南剑州,其后被孝宗任命为左相。乾道六年(1170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乾道九年(1173年)除知枢密院事。
淳熙十六年(1189年)春正月,与留正同相。二月孝宗传位于太子赵惇(即光宗)。夏五月周被罢免左相之位。绍熙四年(1193年)改判隆兴府。
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致仕。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居家期间邀集彭叔夏、登仕郎胡柯数人,针对《文苑英华》再作校订,嘉泰元年(1201年)《文苑英华》终于付印。校订工作完成以后,彭叔夏本人总结校订心得,分二十大类,写成《文苑英华辨证》十卷。
嘉泰四年(1204年)十月一日,在吉州家中去世,享寿七十九岁。甯宗追赠太师,为其辍朝两日,赐银千两、绢千疋。十二月,葬于庐陵县斗冈原上[2],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
著作
著有《玉堂类稿》等八十一种,共一百三十四万余言。后人将其遗作辑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计二百卷,包括《省斋文稿》、《平园续稿》、《省斋别稿》、《二老堂诗话》等24种,有清咸丰刊本。《玉堂杂记》、《二老堂诗话》选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另有版本《平园集》二百卷。“明抄本”《周益文忠公集》,清代黄丕烈曾加以校跋并抄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收录《文忠集》二百卷。
刻书
周必大主持刊刻了宋代著名的四大类书之一的《文苑英华》计一千卷,还刊刻了《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使《欧集》自此以后有定本,且得以保留至今。周必大刻本被历代名家奉为私家刻书的典范。
传记
《攻愧集•卷九十三•忠文耆德之碑》 《攻愧集•卷九十四•少傅观文殿大学士致仕益国公赠太师谥文忠周公神道碑》 《宋史•卷三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释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 《宋史》卷三九一
前任: 梁克家 |
南宋右丞相 1187年—1189年 |
继任: 留正 |
前任: 王淮 |
南宋左丞相 1189年 |
继任: 留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