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清华大学月涵堂

国立清华大学月涵堂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安区国立清华大学台北校区,是一座建成于1966年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原址为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之筹备处馆舍,后该校同学会长查良钊等为纪念1962年逝世的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集资捐建。

国立清华大学月涵堂
月涵堂
词源梅贻琦
概要
状态竣工
类型纪念建筑物
建筑风格现代主义
地址 中华民国台湾
台北市大安区金华街110号
起造1966年6月
竣工日1966年12月(一期)
1985年5月(二期)
所有者国立清华大学[1]
地主国立清华大学[1]
技术细节
结构系统钢筋混凝土
层数地上2层(一期)
地上3层、地下1层(二期)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张昌华、吴明修、陈昭武
建筑商华泰建筑师事务所
主承包商振新营造厂
保护情况历史建筑
月涵堂
位置 中华民国
台北市大安区金华街110号
建成时间1960年代
官方名称月涵堂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书院[2]
评定时间2015年10月7日
详细登录资料

月涵堂由华泰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并为国立清华大学校友的张昌华等人设计,振新营造厂承建,楼高2至3层,采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期建筑于1966年6月动工、12月竣工,第二期建筑于1985年5月竣工。月涵堂于1967年5月至2014年间作国立清华大学台北办事处使用,因应台北政经学院于2020年成立,国立清华大学于2024年动工整建月涵堂,并拆除第二期建筑兴建台北政经学院大楼。

历史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的时空背景下,1911年创立于北京清华园国立清华大学于1955年于台北市大安区金华街购置馆舍作筹备处使用,并于1956年1月1日正式成立“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筹备处”,推动在台复校。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筹备处办公室为根据地往来各地筹备复校工作,彼时的筹备处办公室除是国立清华大学复校工作的核心,也成为该校原校友聚会之所在。梅贻琦1962年逝世后,为纪念其贡献,以同学会长查良钊为首的校友于1963年、梅贻琦逝世周年之际,号召集资改建原国立清华大学筹备处,以梅贻琦之表字“月涵”为命名发想,兴筑“月涵堂”,供作学术艺文活动空间使用。[3]:55[1][4]:3~5

后经数年筹资,月涵堂于1966年6月开工、同年12月竣工,并于1967年3月取得使用执照、同年5月19日启用;另经张明哲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任内扩建,扩建部分于1985年5月竣工[1][4]:4[3]:56[5]。月涵堂于1966年竣工的一部并于2015年10月7日由台北市政府登录为台北市历史建筑[2][6]。国立清华大学以月涵堂设立台北办事处至2014年始停用,其间国立清华大学办学经费来源之一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由国立清华大学校友捐助成立的自强工业科学基金会龙应台文化基金会法国在台协会亦曾设址于月涵堂[7][4]:5~6[3]:56

刘炯朗徐遐生陈文村陈力俊贺陈弘等长任内皆曾计划拆除、改建月涵堂,惟受台北市政府2015年于该校校友及台湾现代建筑学会等团体呼吁下登录月涵堂为历史建筑影响,并因应台北政经学院于2020年成立,该校决定将月涵堂第一期建筑往前平移保留,并拆除非属历史建物的第二期建筑,以在月涵堂后方兴建地上12层、地下3层的台北政经学院大楼,整体工程经费约为新台币9.3亿元,于2024年3月23日动土,预计2027年底完工。[8][9][1][3]:56~57[6][10]

建筑

月涵堂坐落于台北市金华街金山南路路口的国立清华大学台北校区范围内,建筑基地面积约500坪,为现代主义建筑,建筑主体以前栋为第一期、后栋为第二期,由国立清华大学校友、建筑师张昌华,及吴明修、陈昭武等共同设计,由振新营造厂兴建。[3]:56[2]

钢筋混凝土为结构的月涵堂整体呈现为白色方形建筑体,正门上方悬挂曾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月涵堂”题字。于1966年及1985年分别竣工的第一、二期建筑间以采光天井相隔、于楼梯平台处相连。1966年竣工的第一期建筑为地上2层建筑,设有办公室及挑高两层的中型会堂等设施;1985年竣工的第二期建筑为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除同设有办公室外亦设有宿舍空间。[1][3]:56[4]:4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吴垠慧; 徐养龄. 月涵堂面臨拆除 清大校友籲保留. 中国时报. 2015-01-11 [2021-01-20]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月涵堂.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1-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8)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许明德. 月涵堂的回顧 (PDF). 校友通讯 (169) (国立清华大学). 2021-04-24: 55–57 [2021-0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21)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张豪心; 杨婉歆; 李念贞; 张钰玫; 张释; 李家慧; 张宜欣. 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69次會議紀錄 (PDF). : 3–7 [2021-01-20] (中文(台湾)). 
  5. ^ 国立清华大学. 校史大事記-新竹清華時期. 国立清华大学数位校史馆. [2021-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4) (中文(台湾)). 
  6. ^ 6.0 6.1 游蓓茹. 清大月涵堂列歷史建築 校方欲將整棟往前平移. 自由时报. 2015-05-26 [2021-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1) (中文(台湾)). 
  7. ^ 杨心慧. 又有文資遭偷拆!歷史建築「月涵堂」 圍牆毀了…. 自由时报. 2018-06-29 [2021-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5) (中文(台湾)). 
  8. ^ 国立清华大学. 校友總會第八屆第六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紀實. 国立清华大学数位校史馆. [2021-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中文(台湾)). 
  9. ^ 陈至中. 台北政經學院選清大合作 採校中校模式. 中央社. 2020-05-08 [2021-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 (中文(台湾)). 
  10. ^ 陈至中. 清大整修歷史建築月涵堂 作為台北教學活動據點. 中央社. 2024-03-23 [2024-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