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

非民选官员

官僚,亦称官员官吏官宦,在现代公务员体系中,一般是政府机构内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政府人员,在传统东亚政坛则通常指有官品政府行政人员。相较于没有品秩的政府公务员称作,官和吏的另一个重要的分别是官有固定的薪水,而吏则大多情况下没有(少数例外,如在王安石变法时,有发薪给中央的吏的作法)。

明朝的官员。当时葡萄牙人称为Mandarin
清朝照片中身着补子的官员

各国政府对官员选拔、任命、升迁、职权、待遇会形成相应的制度。古代官员的任用除君主任命外[1]:98,多来自于世袭荫袭、推荐、官职买卖捐纳)、科举等途径。现代官员(公务员)的任用多来自公务员考试选举等方式。

英国人称呼中国的官为Mandarin,该词来源于印度梵文曼怛罗,经由马来文葡萄牙文,辗转传入英文。

古代

东亚

中国

中国自先秦时代起,朝廷即形成稳定的官员任用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时期,官位不论中央或地方官,一共分作九品,一品地位薪俸最高,九品最低。此外宋朝之后,有很多种官,仅是用来酬庸人物而不具有实效的,是谓加官。在自秦以来的,中国专制皇权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系有等级森严、服从第一、变通有节等特点[2]:98。中央官员个人的顶点,即是成为权臣,取代君权,掌握国家最高政治权力

两汉时代,机关长官独称“官”,属官称“吏”;合称官吏[3]汉武帝时期的中央政府官员选拔制度开始使用察举制。曹魏开始使用的九品中正制沿袭到唐朝。唐朝中业以后,官员大多数出自于科举。至1905年的清末废除科举。除科举外,荫袭、推荐、官职买卖捐纳)亦是任用官员的形式。中国古代女性则不能参加科举,亦不能担任官职,在宫廷内服务的则是女官

唐朝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与以从事实务起家、数量更为庞大的胥吏之间有极大的差异,彼此之间不能升降,而仅仅在元朝有让吏昇作官的管道。百姓或下属都称官长为“大人”,官员的儿子被称为衙内[4]明成祖时,规定曾当吏者不能当御史、考进士,于中国人流品观念“吏”开始被人看不起[3]

中国自春秋时期,即豢养门客之风,战国时期进入高峰。秦汉以后,形成幕僚阶层。在此背景下,中国古代地方政府设置官员编制过少。以清代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为例,全国总计县数目1448个,包括学官在内的辅助职官数目为5526员。一位知县知州的辅助职官不超过四人[2]:98

欧洲

英国

17世纪中叶之前,英国为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英国国王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官员由国王任命。官员的选用、升迁凭借门第、出身和对国王的忠诚。官员既是国王的臣仆。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成为英国最高权力机关,逐步获得最高国家权力。此时,英国国王尚拥有录用官员的权力。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税务人员不得参加议会的法令。《1701年嗣位法令》规定,从汉诺威王朝以后,凡领取皇家薪俸和养老金的官员都不能成为议员。此后规定政府部门官员除少数高级官员外,要保持行政中立,不得参加党派的政治活动。英国通过一系列的法令,使政务官事务官区分开[1]:98—99

英国的两党制在19世纪逐步成熟,而执政党更迭带来的官员大规模替换使政府工作混乱。1805年,为保证内阁更迭时的政府工作稳定,英国财政部首先任命了一位常务次官。这位常务次官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亦不因内阁更迭而替换。其后,各部相继设立常务次官。19世纪中叶至1870年代初,英国文官制度形成并确立。其后又有多次改革完善文官制度[1]:99—101

现代

今日的公家机关的管理人员称为公务员,但也有不少民众习惯称之为官,或者“大人”,例如“市长大人”,大多带有讽刺蔑视之意味。在英国日本这类保持君主帝王称号的国家,官员大都称为大臣、官。世袭政治家亦是各国常见现象。

以Mandarin指代官僚

 
明朝1617年出版的《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一次出现“Mandarin”(拉丁语Mandarinos)这个词, 从而证实Mandarin(曼达林、中国官僚、官话)和满洲人毫无关系,更不是“满大人”的意思

葡萄牙语中的mandarim,后在多种欧洲语言拼写mandarin。较早见于约1524-1536年[5]葡萄牙皮莱资使团在明朝被囚禁时写的信札。[6]信札中该词以复数形式出现数次,有时以ĩ以及标注n/m鼻音化尾音:mandarĩsmanderĩsmanderỹs,有时没尾音:mandarismanderysmandarys。其词源,早期学者望文生义误以为是拉丁文mandare(指令)[7]。现代字典同意葡萄牙人是从马来语menteri(朝臣、部长)借词,马来语menteri又借词自梵语mantrin (天城体मंत्री,意为部长,与梵语mantra曼怛罗同源).[8][9][10]该词可能由住在马六甲苏丹国的葡萄牙人造词。[11]

在十六世纪中期Mandarin一词尚未主流时,欧洲人旅行者圈中“Loutea”及类似拼写指代明朝官僚。葡萄牙荷兰殖民史专家博克舍英语C.R. Boxer指出词源是“老爷”(厦门话: ló-tia; 泉州话: lāu-tia[12]

参见

另见

名称以“官僚”开头的所有条目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王铭. 《试论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及其原因》.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辽宁省沈阳市: 辽宁大学). 1989, (1989年第6期): 98–101. ISSN 1002-3291 (简体中文). 
  2. ^ 2.0 2.1 张作理. 《中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长官副职考述》. 文史哲 (山东省济南市: 山东大学). 1998, (1998年第6期): 96–98. ISSN 0511-4721 (简体中文). 
  3. ^ 3.0 3.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4.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八·太平兴国二年三月癸未条说:“洛下有十衙内,尤放恣。”孔平仲《珩璜新论》卷4说,“或以衙为廨舍”。
  5. ^ Boxer, Charles Ralph; Pereira, Galeote; Cruz, Gaspar da; de Rada, Martín, South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being the narratives of Galeote Pereira, Fr. Gaspar da Cruz, O.P. [and] Fr. Martín de Rada, O.E.S.A. (1550–1575), Issue 106 of Works issued by the Hakluyt Society, Printed for the Hakluyt Society: xxi, 1953 [201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7) 
  6. ^ TitleLetters from Portuguese captives in Canton, written in 1534 & 1536: with an introduction on Portuguese intercourse with China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Educ. Steam Press, Byculla. 1902 [202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7. ^ Johnson, Samuel. Diction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yon Public Library: Longman. 1827 [202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8. ^ Mandari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9. ^ Mandari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Merriam-Webster
  10. ^ "mandarin",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 6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19-920687-2. 
  11. ^ Ku Seman Ku Hussain; Hafizahril Abdul Hamid. PPSMI satu kesilapan [PPSMI a mistake]. Mingguan Malaysia (Kuala Lumpur: Utusan Melayu (M) Berhad). 19 July 2009: 7 (马来语). Jadi perkataan menteri itu disebut kepada "menterin" dan apabila mereka pergi ke negeri China untuk berjumpa dengan pegawai tinggi akhirnya perkataan "menterin" tadi bertukar kepada "Mandarin". 
  12. ^ Boxer, Charles Ralph; Pereira, Galeote; Cruz, Gaspar da; de Rada, Martín, South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being the narratives of Galeote Pereira, Fr. Gaspar da Cruz, O.P. [and] Fr. Martín de Rada, O.E.S.A. (1550–1575), Issue 106 of Works issued by the Hakluyt Society, Printed for the Hakluyt Society: 10 sq., 1953 [202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闽南语(泉州)中的发音根据C.R. Boxer ,他的来源是Carstairs Douglas的《Dictionary of the Amoy vernac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