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源之
生平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河南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1],吏部观政,四年授工部营缮司主事。时值魏忠贤窃权,一时部郎趋附。及败,前后四十馀人皆伏法,惟源之以六载郎署不迁官,一时公论推重焉。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升大名府知府。五年壬申流寇逼近大名,源之修城濬池,以及火药器械,莫不有备,卒恃以无患。七年(1634年)升蓟州兵备道副使,寻升山西右布政,十四年(1641年)会推巡抚延绥等处赞理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命下即行。时榆林军饷缺至五年,源之以智抚之,以恩结之,虽调发不时,而军士卒无哗。时事多警,西陲晏然,源之功为多,然枢府中多掣肘,不克尽展其才略,屡上疏乞归,诏许之,时年六十矣。源之虎头燕颔,躯干丰伟,性宽厚,喜愠不形于色。居林下十馀年,蔽衣蔬食,出无车马,坦然自得。士大夫被其接引者如饮醇醪,故能保有令德,以功名终。公会试,其卷已落,本房取荐五卷呈主考视之,而公卷与焉,共六卷,亟去之。次日呈六卷,视之又七卷,而公卷复与焉。心疑之,取读大为赞赏,喜曰:此必忠孝之家神鬼护之。乃以其卷呈,得成进士[2]。赠光禄寺少卿,中宪大夫,入“忠孝祠”,敕谥“忠烈”。
家族
叔崔应夏,万历举人,历任北直曲阳知县、山西沁州知州。崔应期,万历二十二年甲午举人。从弟崔泌之,天启元年经魁,五年乙丑进士。
参考文献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官员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