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村 (台北市)
文化村,是台湾日治时代台北市东门町东部的住宅地,范围大约是现仁爱路(东门町通)以南,东至连云街,南至信义路(三张犁道路),西至杭州南路一带。村内有东西向的“北一条”至“北三条”和“一条通”至“七条通”共计十条道路。中正区的文北里因位居文化村之北,故名[1]。
发展沿革
文化村乃由高砂建筑信用购买组合所兴建,每户建坪皆33坪以上,共45户,以桧木为主要建材,并大量注资于马路、下水道、自来水、油灯、电话和街灯等基础设施整备,为当时最为流行标榜设备科学化的“文化住宅”。[2][3][4]
道路
以下是从北往南对应“北一条”至“北三条”和“一条通”至“七条通”的部分道路。
- 杭州南路一段77巷─金山南路一段63巷
- 杭州南路一段101巷─金山南路一段73巷─临沂街61巷
- 杭州南路一段105巷─金山南路一段79巷─临沂街63巷
- 杭州南路一段111巷─金山南路一段89巷
- 杭州南路一段131巷─金山南路一段123巷─临沂街69巷
- 杭州南路一段143巷─金山南路一段129巷─临沂街71巷
- 金山南路一段110巷─临沂街60巷─临沂街75巷
参考文献
- 书目
- 台湾事业通信社,《台湾の事业人と土地》,台湾事业通信社,1931。
- 引用
- ^ 東門外的故事(續) - 芝麻專欄. [2015-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1).
- ^ 王慧瑜《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台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10年 (PDF). [2015-11-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1-17).
- ^ 台湾日日新报《膨张する台北市街产业组合で経営する东门町の文化村総桧造りの家が田圃に异彩を放つ》1924年7月1日,日刊5版,第8666号。
- ^ 《瑠公圳水利組合區域圖》. [2015-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