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博物馆 (瑞典)
59°19′37″N 18°04′55″E / 59.327°N 18.082°E
东方博物馆 Östasiatiska museet | |
---|---|
成立 | 1926年 |
地址 | 瑞典斯德哥尔摩船岛 |
类型 | 文化史博物馆 |
馆藏规模 | 约十万件 |
建立者 | 安特生 |
馆长 | Ann Follin |
网站 | 东方博物馆 |
地图 | |
东方博物馆(瑞典语:Östasiatiska museet)是欧洲数一数二的东方历史文化博物馆,藏品主要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博物馆成立于安特生1921年的中国史前文化重大考古发现,馆藏仰韶文化重要发掘品,及发现过程的第一手资料。东方博物馆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船岛,邻近当代博物馆。
博物馆致力于藏品信息的公开化,可于东方博物馆官网搜索藏品信息。[1]
历史
东方博物馆,又称东亚博物馆或远东博物馆。创立于1926年。首任主管是对中国考古学贡献良多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当时称为“远东古物博物馆”。第二任主管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1963年迁至船岛现址。1999年,东亚博物馆成为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群管理局的一部分。[2]
创始人安特生
东方博物馆有一批世界罕见的石器时代藏品,出自中国黄河流域的史前文明。遗迹发现人是瑞典人约翰· 古纳 ·安特生,在瑞典大家亲切地称他为“中国的古纳”。在中国,他因参与并发展了该国的现代考古学、地质学、矿学而广为人知,被尊称为“仰韶文化之父”。
1914年起,他开始为中国政府担任矿业顾问,在北京附近从事地质考察工作,发现了几个新的铁矿。此时,安特生遇到了丁文江,中国地质考察的领军人物之一。丁氏成为他的上司和朋友,容许他参与培养中国第一批地质学家的工作。 1921年,安特生于黄河流域仰韶村得到了重大发现,正是这个发现成就了“中国的古纳”(Kina Gunnar)名扬万里。
画廊
-
耆那教蒂尔丹嘉拉雕塑,红砂岩,印度,公元8世纪
-
象头神,印度朱罗王朝,公元12世纪
-
猴子给释迦牟尼佛蜂蜜,印度帕拉王朝,约公元1000年
-
阿弥陀佛,中国北魏,约公元520年
-
装甲,日本,19世纪
-
立佛,韩国统一新罗王朝,公元8世纪
-
斯文·赫定在1930年收集的,Efi Khalkha寺,蒙古千手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