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崇(?—?),字僧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出自河东柳氏东眷,北魏官员。

生平

柳崇的七世祖柳轨是西晋廷尉卿。柳崇端庄雅正有器量,身高八尺,须发美丽双眼明亮,兼备学问和德行,被举荐为秀才,考中射策高等,以太尉主簿起家官,转任尚书右外兵郎中太和十八年十一月甲申(494年12月26日),魏孝文帝经过比干墓,亲自为比干撰写吊文,柳崇也作为82名随祭官之一跟随参与了这次巡视,当时的题名为“尚书郎中、臣河东郡柳崇”,在所有82名随祭官中排在第82位[1]。当时河东郡和河北郡之间有盐池的富饶之处,所以两郡争夺边界,太守和百姓都担心盐池被分割到外郡。于是公私结党相争,纷乱喧嚣朝廷。魏孝文帝元宏于是派遣柳崇查验决断,百姓和官员才停止喧嚷。恰逢荆州和郢州刚归附北魏,南朝伺机骚扰,魏孝文帝又诏令柳崇持节与州郡官员谋划,并加以抚慰。回朝后,柳崇升任太子洗马、河东郡邑中正,转任中垒将军散骑侍郎,升任司空司马、兼任卫尉少卿,又兼领河东郡邑中正,外任河北郡太守[2][3]

柳崇刚到河北郡境内,郡中百姓张明丢失马匹,嫌疑犯有十几人。柳崇会见全部嫌疑犯,不问偷盗的事,特别以温和的脸色对待众人,又询问他们的亲戚长辈是否在世,种植了多少农桑,暗中观察他们的言辞和神色,当即发现真正的盗贼吕穆等两人,其余的人都释放遣返,河北郡中畏惧信服,境内平静。柳崇后在任内去世,虚岁五十六,朝廷赠予辅国将军岐州刺史,谥号。柳崇所写的文章,在外患内乱中遗失[2][4]

家族

父亲

子女

  • 柳庆和,北魏轻车将军、给事中、河北郡邑中正
  • 柳楷,东魏中军将军、抚军司马

延伸阅读

[]

 魏书·卷45》,出自魏收魏书
 北史/卷027》,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资料

  1. ^ (清)王昶. 《北魏一·孝文弔比干墓文》. 《金石萃编》. 北京: 中国书店. 1985年 (中文(繁体)). 
  2. ^ 2.0 2.1 《魏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柳崇,字僧生,河东解人也。七世祖轨,晋廷尉卿。崇方雅有器量,身长八尺,美须明目,兼有学行。举秀才,射策高第。解褐太尉主簿、尚书右外兵郎中。于时河东、河北二郡争境,其间有盐池之饶,虏阪之便,守宰及民皆恐外割。公私朋竞,纷嚣台府。高祖乃遣崇检断,民官息讼。属荆郢新附,南寇窥扰,又诏崇持节与州郡经略,兼加慰喻。还,迁太子洗马、本郡邑中正。转中垒将军、散骑侍郎。迁司空司马、兼卫尉少卿,又领邑中正。出为河北太守。崇初届郡,郡民张明失马,疑十余人。崇见之,不问贼事,人人别借以温颜,更问其亲老存不,农桑多少,而微察其辞色。即获真贼吕穆等二人,余皆放遣。郡中畏服,境内帖然。卒于官,年五十六。赠辅国将军、岐州刺史,谥曰穆。崇所制文章,寇乱遗失。
  3. ^ 《北史·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柳崇字僧生,河东解人也。七世祖轨,晋廷尉卿。崇方雅有器量,身长八尺,美须明目,兼有学行。举秀才,射策高第。解褐太尉主簿,转尚书右外兵郎中。于时河东、河北二郡争境。其间有盐池之饶,虞阪之便,守宰百姓皆恐外割,公私朋竞,纷嚣台府。孝文乃遣崇检断,上下息讼。属荆、郢新附,南寇窥扰,又诏崇持节与州郡经略,加慰喻。还,迁太子洗马、本郡中正。
  4. ^ 《北史·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累迁河中太守。崇初届郡,郡人张明失马,疑执十余人。崇见之,不问贼事,人别借以温颜,更问其亲老存不,农业多少,而微察其辞色。即获真贼吕穆等二人,余皆放遣。郡中畏服,境内怗然。卒于官,赠岐州刺史,谥曰穆。崇所制文章,寇乱遗失。
  5. ^ 《元和姓纂·卷七·231》:杰孙双虬、文明。虬生崇。文明生元章、仲仁、季和。元章生景宾、景鸿。景宾元孙季诚,金部郎中、扬州刺史。景鸿生俭,隋书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