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廉
生平
王仲廉家庭在当地为具有田产之乡绅,王为家中次子,王家培植其子在幼年接受传统私塾教育。民国四年(1915)考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就读,毕业前家庭遭受土匪掠劫,家道中落,但得到宗族接济完成学业。民国七年(1918),王仲廉考入私立徐州中学(江北中学),后得到该校校长同时也是中国国民党资深党员的顾子扬推荐投考黄埔军校,该校推荐之学生还包括王敬久、郭剑鸣,王仲廉在入学考中以备取生考入,为黄埔一期生,民国十三年(1924)底毕业。
在黄埔军校中,有7位徐州籍的录取生在南下时因投缘结拜为义兄弟,分别为贾韫山、王家修、郭剑鸣、孙树成、王敬久、王仲廉、蔡敦仁,在该期生中称之为“徐州七兄弟”,另外安徽籍的张世希亦在结拜兄弟之内。
黄埔军校毕业后,王仲廉编入教导第二团第一营第一连第三排担任排长,不过因为蒋中正的派令,在国民革命军东征前王仲廉与数位一期生北上上海,协助黄埔军校上海办事处招募四期生之行政业务,此外还担任江苏与徐州招募之新兵转运带队业务等,因此王仲廉未参加国民革命军初期的一系列作战。业务告一段落后,王仲廉编入国民革命军训练部,并在该单位服役时结识陈诚。
抗日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89师师长,在怀来、南口与居庸关一线与日军血战20余日。历经南口战斗、太原会战等知名战役,南口失陷后,任第八十五军军长,参加台儿庄战役,采用“精兵夜袭”战法,一夜之间攻占九山,将日军歼灭。随后移师邳县以北,组织阵地防御。台儿庄战役获胜后,王仲廉以战功获青天白日勋章。后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
第二次国共内战初期任第四兵团司令官,率部参加鲁西南战役失利。蒋介石以“谎报军情、对整编66师坐视不救为由”撤职,押送南京候审。汤恩伯死保后出狱被闲置。
1949年赴台,民国四十九年(1960)1月退役,退役后受聘为行政院顾问,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1991年逝于台北,著有自传“征尘回忆”,其家族后代中较有名气者为小儿子,导演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