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富国教育学院
罗富国教育学院(英语:Northcote College of Education)是一所曾经在香港提供专职教师专业培训的院校,1939年创立,1994年被合并为香港教育学院(现已正名为香港教育大学)。该学院为香港第一间专门培训教师的院校,原定名为香港师资学院,之后才以提倡设立该院的当时的香港总督罗富国命名,并以罗富国的家族徽章作为校徽。
罗富国教育学院 Northcote College of Education | |
---|---|
地址 | 英属香港薄扶林沙宣道21号 |
其它名称 | 香港师资学院、罗富国师范专科学校 |
类型 | 师范学院 |
创办日期 | 1939年 |
关闭日期 | 1994年9月1日(学院主体) 1997年10月(学院建筑物) |
创始人 | 香港政府教育司署(延续教育部助理署长统管) |
学区 | 南区 |
历史
1939年,香港师资学院成立,校址选定于西营盘般咸道拔萃男书室旧址,并暂设校于附近的医院道,成为香港第一所全日制师范院校。
1941年,香港师资学院正式校址启用,并易名为罗富国师范专科学校;同年12月,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香港,学院停办至1946年3月才复办。
1947年,罗师开始与政府商讨迁校事宜,以方便学院发展,直至1958年正式定址于沙宣道,同年立项动工。
1950年代,由于教师需求大增,本校先后在1952-59年间,开设兼读制及全日制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以及兼读制中学教师培训课程,并以中英语文教育为主,奠定罗师专责语文教育的定位。
1962年,罗师迁往薄扶林沙湾沙宣道21号新校,上环原来校舍用作中文大学联合书院校址至1972年。
1967年,因应政府要求,包括罗师在内的三所师范专科学校,均易名为“师范学院”[1]。
1971年开始,包括罗师、葛师及柏师三所教育学院,改用联合收生制度,并设招生委员会,由三所教育学院院长轮任。
1972年,罗师于第一代校址设立分校。
在1970年代后,罗师再陆续增设诸如家政及数学教育培训、高级师资培训课程等新科目。
1989年,罗师50周年金禧校庆。
罗富国教育学院于1994年9月1日起,被合并为香港教育学院的一部分(现已正名为香港教育大学)。初期,本校仍为教育学院的校舍之一。1996年,香港大学宣布在罗师旧址上建造香港大学医学院新综合大楼,并于同年立项;因此,罗师校舍在1997年10月迁入大埔教育学院永久校舍后,旋即被拆卸重建。
特色与人员作风
由于罗富国教育学院长期由英国人领导,因此在作风上倾向开明,例如在行政方面,收生事务下放至讲师层面全权负责(尤其是韩敦出任院长时期,其作风为师生称道);而在校规方面,罗师亦倾向较为自由(例如不设校服)。另外,罗师学生亦多来自英文中学,加上在1960-1980年代初,主要由英国教育专家出任讲师,而学生亦必修英语教育课程。因此,罗师英语化程度极高,而在英中学生心目中的声誉仅次于香港大学。
历任院长
如无特别指明,下述任期年份均由8月1日开始,7月31日结束;并入教院后则由9月1日开始,8月31日结束。
罗富国师范专科学院院长
- 柳惠露(前译罗威尔)(T. R. Rowell)(1939-1941 第一任,战后升任教育司)
- 惠柳新(J. M. Wilson)(1941年9-12月(署任))
- 博德(前译波特)(A. L. Potter)(1946年3-10月、1949-1950(两次均为署任))
- 富嘉新(J. Ferguson)(1946年10-12月(署任))
- 戴雅(W. J. Dyer)(1947-1949 第二任、1951-1953年2月 第三任)
- 戴维时教授(Prof. S. G. Davis)(1950-1951(署任))
- 郑震寰(1953年3-11月(署任)、1955-1960 第五任,首位本地出身院长)
- 颜季诺(K. J. Attwell)(1953-1955 第四任)
- 吴广源(1960-1961(署任),后调任柏立基教育学院首任正式院长)
- 卢家礼(C. J. G. Lowe)(1961-1963 第六任)
- 田柏士博士(Dr. A. Deans Peggs)(1963-1966年6月 第七任)
- 张伯伦(T. McC. Chamberlain)(1966年7-8月(署任),后调任伊利沙伯中学第三任校长及柏立基教育学院第四任院长)
- 麦礼义(亦作麦尼路)(H. N. McNeill)(1966-1967(署任),后调任伊利沙伯中学第四任校长)
罗富国教育学院院长
- 韩敦(亦作韩顿)(A. Hinton)(1967-1974年2月 第八任,曾出任伊利沙伯中学校长)
- 谭宝珍(M. R. Templeton, Mdm)(1974年2月-1981年5月 第九任,最后一位英国教育系统公务员出任院长)
- 何兆伦(1981年5月-1988年8月 第十任)
- 赵苏丽珍(1988-1990 第十一任,后调任葛量洪教育学院院长)
- 郑丘淑琦(1990-1993 第十二任)
- 麦陈尹玲(1993-1994年9月1日 第十三任)
香港教育学院罗富国分校院长
- 麦陈尹玲(1994年-1995年6月1日,后离开教院出任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中学首任校长)
- 陈关坤德(1995年6月1日-1995年8月31日(署任))
- 刘炜坚博士(1995-1996年8月31日 第十四任,末任院长)
- 冯志扬(1996年1月2日-7月20日(署任))
香港教育学院罗富国分校课程组别统筹主任
- 刘炜坚博士(1996年9月1日-1997年10月)
1994年9月1日,罗富国教育学院并入香港教育学院(教院),各师范学院初期暂行类似书院联邦制的管理制度。1995年9月1日起,则统一改由教院院长领导;而三分之二按教育署公务员条款聘用、并通过教院转职面试的教职员,亦于同日起改为受聘于教院。1997年10月尾,教院迁入大埔永久校舍工作完成,各分校课程组别统筹主任职位宣告撤销,亦象征各前教育学院正式结束。
校园
在罗师并入教院前,共设有两个校园:沙宣道正校及般咸道分校。其中,后者为罗师第一代校址。
沙宣道校园(香港教育学院罗富国第一分校)
正校于1958年立项兴建,1962年建成,由主楼、图书馆、学生及舍监宿舍组成,后期亦增建5层高新翼。所有行政及教学单位均设于楼高7层的主楼(现港大医学院蒙民伟楼位置)内,而主楼外观采国际风格设计。而图书馆则设于校门左侧,只有一层,下方为教职员停车场。3层高的学生宿舍(现医学院实验室楼位置)共设有192个宿位(女生128个,男生64个),呈V字形,可享钢线湾一带海景,但已于1983-1986年间改建为教室,以应付学院发展。新翼则设于图书馆对出空地(现医学院正门标志式观星台),于1993年完工。所有建筑物已于1997年11月腾空,翌年拆卸重建。
本校园的设计曾获《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建筑杂志刊登,是工务司署建筑设计中较为优秀的一个项目。此外,由于新翼仅启用四年即告拆卸,亦曾被质疑浪费公帑[2]。
般咸道校园(香港教育学院罗富国第二分校)
此校园是罗师第一代校舍,于1962年迁出。1972年联合书院迁入马料水后,翌年罗师即再使用此校园,并在此开设分校,以应付学生人数增加。1997年,随着大埔永久校址的启用,本校舍亦告关闭,并于三年后改为般咸道官立小学。
著名校友
- 陈冯富珍(罗师),前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署长。
- 小思(罗师),卢玮銮。香港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教育家。前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3]
- 林浣心(罗师),前任英华小学校长。
- 杨家声,GBS,SBS,MBE,JP(罗师),前香港房屋协会主席,城市大学校董会成员,前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企业人力资源总监。
- 何嘉丽(罗师),著名剑击运动员,亚运铜牌得主。
- 王齐乐,MH(罗师),著名书法家、资深教育工作者,现为香港兰亭学会会长、乐天书法学会会长,并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任兼职讲师,亦曾出任教育署督学、官校校长和官立成人夜中学校长等公职。1992年获选为“香港优秀教育工作者”;2000年获香港教师会颁授“金铎奖”;2011年获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授予“客座教授”荣衔。
- 何万森 (葛师 ‧ 罗师),资深教育家、创业家,现为明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成功出版社、智慧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教育基金会、明我教育机构(非牟利组织)董事。
- 苏恩佩(罗师),基督教徒,决志奉献一生给上主,关怀弱势社群,放弃进入香港大学,选择入读罗富国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当时很偏远的荃湾区担任小学音乐老师,亦为香港著名青少年服务机构突破机构创办人。
- 曾智华(罗师) ,前香港电台DJ及中文台节目发展总监,现于澳门电台从事顾问工作,亦曾在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担任编导。
- 莫纫兰(罗师),曾任轩尼诗道官立小学、广东道官立小学、福华街官立小学及九龙船坞纪念小学等校校长,致力推动活动教学及儿童戏剧教育,亦曾出任官小校长会主席、湾仔区校长会委员等公职。2003 年获香港戏剧协会颁发香港舞台剧“终身成就奖”。
- 陈永华,JP(罗师、柏师),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人文及法律学院总监暨创意及表演艺术中心总监,香港作曲家、音乐家。曾任中文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音乐系讲座教授、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主席,1992年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 李慧娴(罗师、葛师),著名艺术家、雕塑家,香港艺术馆及香港文化博物馆名誉顾问。
- 黄星华,GBS,OBE,JP(罗师),香港天主教徒,国际专业管理学会荣誉会长、善宁会荣誉会长,1997-2002年任房屋局局长,亦曾出任教育署署长、邮政署署长、副教育及人力统筹司等公职。
- 蓝鸿震,GBS,ISO,JP(罗师),香港特区首位民政事务局局长、第十届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获委派为香港驻东京经济贸易首席代表,亦曾出任港九政务署长、房屋署副署长、教育署副署长等公职。现为国际专业管理学会会长,及多家上市公司董事。
- 陈耀南(罗师),广东新会人,著名学者,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学院、台湾中正大学、中兴大学荣休及荣誉教授,专长中国文化及文学。
- 谭志成,MBE(罗师),香港水墨画画家,曾于香港九龙华仁书院担任美术科教师,1971年任香港博物美术馆副馆长,后出任香港艺术馆创馆总馆长。任内他除了负责在香港推广艺术以外,亦有参与茶具文物馆、香港艺术馆新址及香港视觉艺术中心的筹建工作,毕生致力推广艺术工作及艺术教育。
- 徐淦,CBE,JP(罗师),毕业后赴英国留学,曾任教于皇仁书院,现任香港潮州商会名誉会长,1991年任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主席,1989年被委任为文康广播司,亦曾担任文康市政司、市政总署署长、港九市政署长多项公职。
- 陈达文,SBS(罗师),毕业后曾任教于皇仁和喇沙书院,现任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副会长,2002-2004年出任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亦曾担任文化署署长、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处长、副宪制事务司、劳工处处长、屋宇地政署署长等多项公职,2012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终身成就奖”。
- 莫凤仪,MH,JP(罗师),香港演艺学院校董会成员,香港教育大学附属有限公司行政会议成员,启基学校创校校长,1994年获选十大杰出青年,前香港数码电台首席顾问、校园台台长,等。
- 郑永常(罗师),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以及香港新亚研究所荣誉教授。
- 韦然(罗师),填词人,有“香港儿歌之父”之称[注 1]。
注解
- ^ 有关韦然母校的资料,出自香港电台第一台广播节目《旧日的足迹》于2024年2月4日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