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神道教

台湾神道教,这一宗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5年,当时日本对台湾实施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大日本帝国当时将其主要宗教神道教引入台湾。随着1937年大日本帝国开始加强对中国的扩张政策,并以台湾作为进军东南亚的基地,当地居民被积极鼓励信奉神道教。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在为日本天皇而战的台湾人中,有27,863人被记录在《灵魂之册》中,他们的灵魂被供奉在日本东京靖国神社

《灵魂之册》是位于靖国神社的一本书,记载了在1937年至1945年间为日本天皇而战的27,863名台湾人的名字。

日本殖民统治

在1919年至1936年期间,台湾总督启动了对台湾居民的义务教育,着力于文化同化。1937年,日本帝国在台湾展开了皇民化运动,该运动旨在促使台湾居民皈依并完全融入日本公民身份的政策[1]。这一政策的实现方式包括采用日本名字,使用日语作为他们的国语,以剥夺台湾人的中国血统;在各方面融入日本生活,如穿着日本服装英语Japanese clothing、饮食日本料理以及信仰神道教。该政策还限制了中国方言的使用,并禁止实践中国习俗,包括关闭汉语学校。同时,日本人试图透过宣扬莎韵之钟等爱国台湾人的故事,改变原住民的信仰。

神社

 
台湾神宫是台湾所有神社中最著名的神社,也是首座供奉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神社。

台湾的第一座神道教神社是在1897年建立的开山神社,位于台南州。然而,最著名的神社是建于1901年、位于台北州(现今的台北市)的台湾神社,该神社是为了纪念因病去世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他曾前往台南镇压台湾叛乱。1932年,裕仁皇太子(后来的昭和天皇)访问台湾,以庆祝他的摄政王就任。

在台湾各地总共兴建了204座神社,但只有66座获得了国家正式认可。二战后,许多神社被国民党中国大陆引进的实践中拆毁,有些被烈士陵园取代。

近代重新建立的两座神社是高士神社鹿野神社。其中,高士神社仍然活跃,而鹿野神社则不再供奉任何神祇。

参见

参考资料

  1. ^ Cook, Steven. Highways and Byways: Traces of Shintoism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Taiwan. taipeitimes.com. Taipei Times. [202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