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君正(489年—548年)[1]世忠陈郡阳夏[2][3]南梁官员。

生平

袁君正是南梁司空袁昂的儿子,几岁时父亲生病疾,他不眠不休的服侍父亲,家人劝他暂时睡觉,他回答:“父亲尚未病好,睡眠也不安宁。”长大后,他曾任职太子庶子,因为仪容端庄、行为端正得到贵公子的美誉;不久兼任吏部,到母亲逝世时辞官。服丧结束后,袁君正获任邵陵王萧纶王友、北中郎长史东阳太守,很快就得征召回到建康,郡民、征士徐天祐等三百人请求让他留任一年,未获准许,并除授袁君正豫章内史,再转为吴郡太守[2][3]。他个性不相信巫术,郡内曾经有一位声称擅长巫术的巫长师万世,他刚巧患小病,主簿熊岳推荐师万世给他。师万世说:“我需要病人衣物作信物。”袁君正拿出自己的短衣,事成后他想取回,师万世却道:“神将已经将短衣送给北斗君。”他就派人搜身,在师万世衣里找回,袁君正以此人乱政立刻在市内行刑,同时焚毁神像,郡内没有人再敢施行巫术[4]

侯景作乱,他带领数百人跟随萧纶支援,到建康失陷就回到吴郡。他当官做事有名声,但又积聚财产,花费奢华。侯景派遣于子悦、张太墨攻打他,新城戍主戴僧易劝他拒守,自行派兵防卫;可是他犹豫不决,吴人陆映公害怕侯景军队会胜出,会略夺他的资产,说:“贼军气势不能抵挡,若果拒守怕民心不顺从。”袁君正个性怯懦,于是送米和牛酒到郊外迎接于子悦。于子悦来到,就搜掠他的财物与子女,因此患病去世,儿子袁枢[5][6]

引用

  1. ^ 广弘明集》卷二十:梁元帝《法宝联璧序》:“北中郎长史南兰陵太守陈郡袁君正年四十六字世忠”
  2. ^ 2.0 2.1 梁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五》:袁昂字千里,陈郡阳夏人。……子君正,美风仪,善自居处,以贵公子得当世名誉。顷之,兼吏部郎,以母忧去职。服阕,为邵陵王友、北中郎长史、东阳太守。寻征还都,郡民征士徐天祐等三百人诣阙乞留一年,诏不许,仍除豫章内史,寻转吴郡太守。
  3. ^ 3.0 3.1 南史·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六》:昂子君正字世忠,少聪敏。年数岁,父疾,昼夜不眠,专侍左右。家人劝令暂卧,答曰:“官既未差,眠亦不安。”历位太子庶子。君正美风仪,善自居处,以贵公子早得时誉。为豫章内史。……迁吴郡太守。
  4. ^ 《南史·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六》:性不信巫邪,有师万世荣称道术,为一郡巫长。君正在郡小疾,主簿熊岳荐之。师云:“须疾者衣为信命。”君正以所著襦与之,事竟取襦,云:“神将送与北斗君”。君正使检诸身,于衣里获之,以为乱政,即刑于市而焚神,一郡无敢行巫。
  5. ^ 《梁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五》:侯景乱,率数百人随邵陵王赴援,及京城陷,还郡。君正当官莅事有名称,而蓄聚财产,服玩靡丽。贼遣于子悦攻之,新城戍主戴僧易劝令拒守;吴陆映公等惧贼脱胜,略其资产,乃曰:“贼军甚锐,其锋不可当;今若拒之,恐民心不从也。”君正性怯懦,乃送米及牛酒,郊迎子悦。子悦既至,掠夺其财物子女,因是感疾卒。
  6. ^ 《南史·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六》:侯景乱,率数百人随邵陵王纶赴援,及台城陷,还郡。君正当官莅事有名称,而蓄聚财产,服玩靡丽。贼遣张太墨攻之,新城戍主戴僧易劝令拒守,己以戍兵自外击之,君正不能决。吴人陆映公等惧不济,贼种族其家,劝之迎贼。君正性怯懦,乃送米及牛酒郊迎贼,贼掠夺其财物子女,因是感疾卒。子枢。

参考文献

  • 梁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五
  • 南史》·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