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中会战
豫中会战(日方称“河南会战”、“京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日军“一号作战”(中方称“豫湘桂会战”)中的第1部分攻势。
豫中会战 | |||||||
---|---|---|---|---|---|---|---|
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 |||||||
正在进攻河南省的日军 | |||||||
| |||||||
参战方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汤恩伯 李家钰 † 黄永淮 † | 内山英太郎 | ||||||
兵力 | |||||||
390,000人 | 140,000人 |
豫中会战中,39万名中国士兵在汤恩伯带领下,部署到战略要地洛阳。 日本第12军于战车第3师团带领下,在郑州附近渡过黄河,于1944年4月18日于许昌附近击败中国军队,然后从郾城向右迂回和围攻洛阳。保卫洛阳的守军共有3个师。日军战车第3师团于5月13日开始攻击洛阳、5月25日攻占该地。
战前部署
日本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12军,战车第3师团、第37师团、第62师团、第110师团、独立混成第7旅团、骑兵第4旅团,共5个师团又3个旅、1个飞行团(飞机168架)、第1军和方面军直属部队各一部共148,000人,马匹33000,炮269门,坦克装甲车691辆,汽车6100辆。在第11、第13军各一部配合。
中国第一战区辖国民革命军第十五、第十九、第二十八、第三十一、第十四、第四、第三十六、第三十九集团军,共8个集团军1个兵团共17个军约390,000人。另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第八战区第三十四集团军[1]。第八战区和空军(飞机156架)各一部支援。
经过
1944年4月17日夜至18日凌晨,日军第37师团配属独立混成第7旅团在中牟县强渡新黄河(今贾鲁河),以攻占平汉铁路(北平─汉口)南段为目标,向郑县(郑州)、洛阳地区进攻。中国第二十八集团军暂编第十五军依托黄河南岸既设河防阵地仓促抗击日军,阵地很快失守。第37师团225联队以一部先头部队向中牟以南方面发起试探性攻击并企图渡河,遭遇暂编第十五军暂编第27师。
4月19日,日军第110师团、第62师团由郑州黄河铁桥南端,向第二十八集团军第八十五军邙山头阵地攻击。 日军第12军旋以一部沿平汉铁路南进,企图与从信阳北上的第11军宫下旅团会师;坦克第三师团向西迂回,席卷襄城县、郏县、临汝县,一部快速逼近洛阳外围龙门,寻歼第一战区主力。第三十一集团军、第四集团军予日军以打击后,于5月5日、5月6日分别撤往伏牛山、韩城。5月6日,司令长官蒋鼎文从洛阳撤到新安。
至5月9日,西进日军攻抵龙门附近。随即以一部进逼洛阳,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进攻。守卫洛阳的是刘茂恩的第十五军。
5月9日,由许昌南进之日军第27师团,与由信阳附近北上之第11军宫下兵团(相当于旅)在确山会师,打通平汉铁路南段。
5月9日晚,日军第1军以8个大队从山西垣曲(今古城镇)强渡黄河,攻占河南英豪、渑池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东西分进。
5月10日,日军对洛阳总攻,飞机轰炸北岸阵地。5月10日,司令长官蒋鼎文从新安向西南撤退。
至5月14日,西进日军击退第36集团军和刘戡兵团,包围洛阳。5月18日,日军菊兵团(第63师团一部)攻击洛阳,守军第十五军(武庭麟)配属第94师(师长张世光,共8,000多人)依托城防工程,顽强抗击一昼夜,使敌攻击受挫[3]:51。华北方面军令第12军司令官指挥第110师团一部、战车第3师团主力、骑兵第4旅和菊兵团攻击洛阳。
5月21日,在日军优势兵力围攻下,负责掩护部队西撤的第三十六集团军司令李家钰中将(后追晋为陆军上将)阵亡。
洛阳守军奋战至5月25日分路突围,洛阳失守[3]:51。在日军第12军主力西进后,第五战区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五军、第十战区豫南挺进军等部,向平汉铁路南段实施袭击,一度收复确山、漯河等地,以牵制日军。
结果与影响
根据日本战后联队史,参与本次会战的日军第110师团所下辖的第110步兵联队在1944年3月-1945年8月可确认之死亡人数为594人,另一下辖的第163步兵联队于1944年3月-1945年8月可确认之死亡人数为682人[4],其中多半应该死于豫中会战。另根据日本老兵所编写的部队史《北支派遣胜第5228部队》,参与此次豫中会战的第69师团独立步兵第118大队至少有五名军官阵亡[5]。而根据日本战后出版的部队史,仅参与本次会战的日军机动步兵第3联队就在洛阳战死102人,而同样参与此次会战的独立步兵第78步兵大队则在洛阳战死29人,战伤100多人,一样参与本会战的第163步兵联队第1步兵大队在洛阳的战死人数则是至少24人,另也参与本会战的独立步兵第36大队下辖之第3中队则在洛阳攻坚战死24人、战伤60人,上述日军参战单位仅占洛阳攻坚日军兵力的一小部分,可见日军仅在本次会战的洛阳攻坚就应战死近千人[6]。另根据日军第37师团战友会在1986年的调查,该师团在豫中会战仅有案可考的战死者人数就多达308人[7]。
1944年7、8月间,蒋中正决定在重庆召开黄山(委员长重庆官邸)会议,以整军为主题,以反省、自责、大家知无不言为宗旨,先后召开预备会议及正式会议两次,历时多日。史称“黄山会议”。会上,蒋中正以这次中原战役(即豫中会战)多次训词。[8]
参考
- ^ 国防部史政编译局 (编). 《抗日戰史:豫中會戰》. 台北市: 国防部史政编译局. 1982. OCLC 818537114.
- ^ 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刘子奇:“中原战役概况”,发表于《中原抗战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268页。
- ^ 3.0 3.1 3.2 洛阳市宜阳教师进修学校卢新亚. 〈九十四師血衛洛陽城〉. 《历史大观园》 (广州: 中山大学历史系). 1991-02-01, 68 (2).
- ^ 姜克实. 从日军月间死亡数统计看国、共、美军三者的战力比较. [2021-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 ^ 解开韩略村伏击战的谜团.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5).
- ^ 血战洛阳下. [202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 ^ 侵華日軍戰報中的傷亡數字,縮水程度如何?. [202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 ^ 《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东方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94页~97页。
资料来源
- Long Hsuen Hsu; Mingkai Zhang.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translated by Wen Ha-hsiung. Taipei, Taiwan: Chung Wu Publishing. 1972 [201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 郭汝瑰; 黄玉章; 田昭林 (编).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ISBN 978-7-214-03034-4.
- 李昌华; 岳思平. 侵华日军序列沿革. 解放军出版社. 1987 [201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7).
- Generals from Jap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opo Maps covering the area of the battle:
附加参考
- Sherry, Mark D. China Defensive. The U.S. Army Campaigns of World War II.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2012-05-20]. CMH Pub 72-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