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憙(前4年—80年6月26日),字伯阳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初期大臣。

赵憙
政治家
太傅录尚书事
国家中国
时代东汉
伯阳
封爵节乡侯
族裔汉族
出生建平三年(前4年)
南阳郡宛县河南南阳
逝世建初五年五月二十日(80年6月26日)
洛阳
谥号
亲属
赵代
其他亲属孙赵直
曾孙赵淑

更始帝刘玄时,为五威偏将军中郎将,封勇功侯。更始帝被杀,归附光武帝刘秀,任简阳侯相、平林侯相、怀县县令、平原太守。建武二十七年(51年),任太尉,封关内侯。永平元年(58年),改封节乡侯。永平十八年(75年),升任太傅录尚书事。建初五年(80年),赵憙去世,谥号为

生平

早年经历

赵憙少年时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于是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寻仇。仇人们全部生病,没有抵抗。赵憙认为乘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人应做的,就暂时放过他们离开,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就远远地躲开我。”仇人都卧着叩头谢罪。后来他们病愈,都自缚来见赵憙,赵憙不与他们见面,后来终于还是把他们杀了。[1]

更始帝即位后(23年),舞阴大姓李氏据城不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因信义而闻名,我愿向他投降。”更始帝就征召赵憙,赵憙还不到二十岁,等到被引见,更始帝笑着说:“还是个小孩,怎么能挑着重担走很远呢?”于是任命他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让他到舞阴,李氏就向他投降[2]。赵憙因此进入颍川,攻击不肯投降的人,到达汝南郡边界,返回宛城。更始帝大喜,对赵憙说;“你真是名家的千里驹,努力吧。”恰逢王莽派遣王寻王邑率兵出关,更始帝就拜赵憙为五威偏将军,让他协助诸将抵拒王寻、王邑于昆阳,史称昆阳之战刘秀击败王寻、王邑,赵憙负伤,立有战功,回朝后拜为中郎将,封勇功侯[3]

更始帝失败,赵憙被赤眉军围困急迫,于是爬上房屋逃走,与好友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带小孩及体弱者,爬山越阻直出武关。韩仲伯认为妻子色美,担心会有强暴她的人,而自己受其害,想将妻子遗弃于道途。赵憙责怒不听,就以泥涂在韩仲伯妻子的脸上,把她载在小车上,自己亲身推着小车。每次遇到贼寇,有时他们欲逼迫,赵憙就说她得了重病,因而得免于难。到了丹水县,遇到更始帝的家属,都赤身露体满身泥污,饥饿困顿不能前进。赵憙见了大为伤感,将所装衣帛资粮全部给了他们,将他们护送回乡里。[4]

汉光武帝时期

这时,邓奉在南阳背叛汉光武帝(26年),赵憙向来与邓奉友善,几次写信给他加以切责,而造谣的人就诬陷说赵憙与邓奉合谋,汉光武帝对此感到怀疑。等到邓奉失败,汉光武帝搜查到赵憙写给邓奉的书信,于是大惊道:“赵憙真是一位长者啊。”当即征召赵憙,接见他,赐鞍马,待诏公车[5]。当时江南尚未归附东汉,道路不通,汉光武帝以赵憙代理简阳侯相。赵憙不肯带兵前往,自己单车驶往简阳。官吏民众不想让他进城,赵憙就宣告晓谕,呼唤城中大人物,示以东汉政府威信,其统帅当即开门面缚归顺,由此各营垒都投降了。荆州牧奏明赵憙才能出众极善治理,汉光武帝于是诏令他为平林侯相。赵憙攻击群贼,安集已经投降的人,县邑由是平定[6]

后来拜为怀县县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琊国相,豪强不守法度掠夺兼并,百姓害怕他。赵憙到任后,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未被揭发,就穷加追究,把李子春逮捕拷问,两个孙子自杀。京师洛阳为李子春说情的达数十人,赵憙最终没有听从。当时赵公刘良病危(41年),汉光武帝亲临看望,问他有想说什么。刘良说:“我平素与李子春相好,现在他犯罪,怀县县令赵憙想杀他,我愿乞求留下他的性命。”汉光武帝说:“官吏尊奉法律,法律不可弯曲,你另外说还有什么要求。”刘良再没有说话。刘良死后,汉光武帝追感叔父,就赦免了李子春[7]。同年,赵憙调任为平原郡太守[8]。当时平原多盗贼,赵憙与诸郡讨伐捕捉,斩杀其首领,余党株连者数千人。赵憙上书说:“恶人做了恶事只惩罚到他们自己身上,可将他们迁往京师近郡。”汉光武帝听从,将他们移置颖川陈留。于是提拔荐举有义行的人,诛杀奸恶之徒。史书宣称,后来青州发生大规模蝗灾,一侵入到平原郡界就随即死掉,平原境内丰收多年,百姓歌颂[9]

建武二十六年(50年),汉光武帝召集内戚宴会,甚为欢畅,诸夫人各自往前陈述说:“赵憙很讲恩义,往年遭赤眉之祸逃出长安时,我们都是赵憙救济才得以活下来。”汉光武帝很嘉奖赵憙。后来征召赵憙入朝担任太仆,接见时对人说:“你不但为英雄所保荐,连妇人也感怀你的恩德。”于是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51年)五月,拜为太尉,赐爵关内侯[10][11]。当时南匈奴单于向东汉称臣,乌桓鲜卑都入朝修好,汉光武帝令赵憙主持边境事务,思考长期规划。赵憙令过去由云中五原迁徙到常山居庸的移民回云中五原幽州并州由此安定[12]。此外,赵憙还建议汉光武帝将诸王遣回封国[13]。建武三十年(54年),赵憙上言汉光武帝应当封禅,正三雍之礼。中元元年(56年),跟从汉光武帝封禅泰山[14]

汉明帝、章帝时期

建武中元二年(57年),汉光武帝去世,赵憙接受遗诏,主持丧礼。当时藩王都在京城,自从王莽篡位后,旧的典章制度不复存在,皇太子刘庄和东海王刘彊等人夹杂同座,杂乱无序。赵憙就面色严肃,扶剑站在殿前台阶上,把藩王们扶下大殿,来明确地位尊卑。当时藩国的官员出入宫内朝中,和百官没有区别,赵憙就上书请求让谒者带领,分别停留在别的县,藩王们全部命令他们回府第,只在早晚上朝进宫。整顿礼仪,严格门卫制度,朝廷内外肃然[15][16]永平元年(58年),赵憙被封为节乡侯。永平三年(60年)二月,赵憙因审讯中山相薛脩的事不符实情,免去太尉职务。同年冬,接替窦融担任卫尉。永平八年(65年),赵憙接替虞延兼任太尉事务,在官署理事如同实任。后来遇上母丧,上书请求亲自服丧守孝,汉明帝不同意,派使者替他脱掉丧服,赏赐恩宠深厚。赵憙内管宫廷警卫,外行宰相职责,能公正地处理政务,从没有懈怠过[17]

永平十八年(75年)八月,汉明帝去世,汉章帝继位。赵憙又主持汉明帝的丧事,第二次送走死去的皇帝。同年十月,升任太傅,并录尚书事。汉章帝提拔他的儿子七个人做郎官。长子赵代,供职黄门。建初五年(80年),赵憙病重,汉章帝亲自前去探视。五月二十日,赵憙去世,汉章帝前去祭吊[18]。时年八十四岁,谥号为正[19]

世系图

节乡正侯赵憙
 
 
 
 
节乡侯赵代[20]
 
 
 
 
节乡侯赵直[21]
 
 
 
 
节乡侯赵淑[22]

延伸阅读

[]

 后汉书/卷26》,出自范晔后汉书
 东观汉记

参考文献

  1. ^ 后汉书》(卷26):“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仇皆卧自搏。后病愈,悉自缚诣憙,憙不与相见,后竟杀之。”
  2. ^ 后汉书》(卷26):“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3. ^ 后汉书》(卷26):“憙因进入颍川,击诸不下者,历汝南界,还宛。更始大悦,谓憙曰:‘卿名家驹,努力勉之。’会王莽遣王寻、王邑将兵出关,更始乃拜憙为五威偏将军,使助诸将拒寻、邑于昆阳。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4. ^ 后汉书》(卷26):“更始败,憙为赤眉兵所围,迫急,乃逾屋亡走,与所友善韩仲伯等数十人,携小弱,越山阻,径出武关。仲伯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已受其害,欲弃之于道。憙责怒不听,因以泥涂伯仲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每道逢贼,或欲逼略,憙辄言其病状,以此得免。既入丹水,遇更始亲属,皆裸跣涂炭,饥困不能前。憙见之悲感,所装缣制资粮,悉以与之,将护归乡里。”
  5. ^ 后汉书》(卷26):“时,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方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即征憙,引见,赐鞍马,待诏公车。”
  6. ^ 后汉书》(卷26):“时,江南未宾,道路不通,以憙守简阳侯相。憙不肯受兵,单车驰之简阳。吏民不欲内憙憙,憙乃告譬,呼城中大人,示以国家威信,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由是诸营壁悉降。荆州牧奏憙才任理剧,诏以为平林侯相。攻击群贼,安集已降者,县邑平定。”
  7. ^ 后汉书》(卷26):“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既薨,帝追感赵王,乃贳出子春。”
  8. ^ 资治通鉴》(卷43):“春,正月,赵孝公良薨。初,怀县大姓李子春二孙杀人,怀令赵熹穷治其奸,二孙自杀,收系子春。京师贵戚为请者数十,熹终不听。及良病,上临视之,问所欲言,良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熹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良无复言。既薨,上追思良,乃贳出子春。迁熹为平原太守。”
  9. ^ 后汉书》(卷26):“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10. ^ 后汉书》(卷26):“二十六年,帝延集内戚宴会,欢甚,诸夫人各各前言‘赵憙笃义多恩,往遭赤眉出长安,皆为憙所济活’。帝甚嘉之。后征憙入为太仆,引见谓曰:‘卿非但为英雄所保也,妇人亦怀卿之恩。’厚加赏赐。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11. ^ 资治通鉴》(卷44):“五月,丁丑,诏司徒、司空并去“大”名,改大司马为太尉。骠骑大将军行大司马刘隆即日罢,以太仆赵熹为太尉,大司农冯勤为司徒。”
  12. ^ 后汉书》(卷26):“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插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憙上复缘边诸郡,幽、并二州由是而定。”
  13. ^ 资治通鉴》(卷44):“上问赵熹以久长之计,熹请遣诸王就国。冬,上始遣鲁王兴、齐王石就国。”
  14. ^ 后汉书》(卷26):“三十年,憙上言宜封禅,正三雍之礼。中元元年,从封泰山。”
  15. ^ 资治通鉴》(卷44):“太尉赵熹典丧事。时经王莽之乱,旧典不存,皇太子与诸王杂止同席,籓国官属出入宫省,与百僚无别。熹正色,横剑殿阶,扶下诸王以明尊卑;奏遣谒者将护官属分止它县,诸王并令就邸,唯得朝晡入临;整礼仪,严门卫,内外肃然。”
  16. ^ 后汉书》(卷26):“及帝崩,憙受遗诏,典丧礼。是时,藩王皆在京师,自王莽篡乱,旧典不存,皇太子与东海王等杂止同席,宪章无序。憙乃正色,横剑殿阶,扶下诸王,以明尊卑。时藩国官属出入宫省,与百僚无别,憙乃表奏谒者将护,分止它县,诸王并令就邸,唯朝晡入临。整礼仪,严门卫,内外肃然。”
  17. ^ 后汉书》(卷26):“永平元年,封节乡侯。三年春,坐考中山相薛脩事不实免。其冬,代窦融为卫尉。八年,代虞延行太尉事,居府如真。后遭母忧,上疏乞身行丧礼,显宗不许,遣使者为释服,赏赐恩宠甚渥。憙内典宿卫,外干宰职,正身立朝,未尝懈惰。及帝崩,复典丧事,再奉大行,礼事修举。肃宗即位,进为太傅,录尚书事。擢诸子为郎吏者七人。长子代,给事黄门。”
  18. ^ 资治通鉴》(卷46):“夏,五月……戊辰,太傅赵熹薨。”
  19. ^ 后汉书》(卷26):“及帝崩,复典丧事,再奉大行,礼事修举。肃宗即位,进为太傅,录尚书事。擢诸子为郎吏者七人。长子代,给事黄门。”
  20. ^ 后汉书》(卷26):“子代嗣,官至越骑校尉。永元中,副行征西将军刘尚征羌,坐事下狱,疾病物故。和帝怜之,赐秘器钱布,赠越骑校尉、节乡侯印绶。”
  21. ^ 后汉书》(卷26):“子直嗣,官至步兵校尉。”
  22. ^ 后汉书》(卷26):“直卒,子淑嗣,无子,国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