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半岛

奥斯曼帝国从1517年起便统治著阿拉伯半岛,直到1917年为止,期间的统治力道视奥斯曼帝国中央政府的盛衰而定。[1][2]

奥斯曼帝国属阿拉伯
الدولة العثمانية في شبه الجزيرة 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1517年—1918年
旗帜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半岛 的位置
常用语言阿拉伯语
宗教
伊斯兰教
政府
贝勒贝伊帕夏阿迦, 迪伊 
历史 
1517年
1918年
今属于阿拉伯国家联盟

历史

早期

奥斯曼帝国在16世纪将红海波斯湾沿岸(汉志阿西尔哈萨绿洲)纳入其版图,并宣称对以外之内陆有其宗主权。这是为了阻止葡萄牙势力入侵红海与印度洋区域。[3]1578年,麦加谢里夫曾派军惩罚袭击汉志部落的内志部落[4]

1744年,位于内志的沙特王朝崛起。当时的沙特王朝创始人穆罕默德·本·沙特瓦哈比派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联手[5][6]:此联合为18世纪沙特王朝的扩张提供了意识形态之动力,并成为至今沙特阿拉伯国家之基础。[7]

沙特王朝的崛起

第一个沙特王朝国家于1744年建立,首都为利雅得,他后来迅速扩张并拥有今沙特阿拉伯的大部分领土。[8]当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在1773年放弃伊玛目之位时,沙特王朝已经基本控制内志中部与南部。[9]1780年代晚期,沙特控制内志北部。[9]1792年,沙特控制哈萨绿洲[9]之后沙特甚至在1802与1804年分别控制了塔伊夫麦地那[9]

后来该国于1818年被奥斯曼帝国与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摧毁。[10]尔后,一个领土范围小于德拉伊耶酋长国的内志酋长国于1824年建立。在整个19世纪的余下时间,沙特王朝都在与另一个阿拉伯统治王朝:拉希德王朝英语al Rashid争夺沙特阿拉伯的内部控制权。最终在1891年,拉希德王朝胜利,沙特王朝被流放到科威特[11]

奥斯曼帝国的解体

一直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继续拥有、控制对阿拉伯半岛的宗主权(尽管是名义上的)。碍于此况,阿拉伯地区在位高权重的麦加谢里夫统治下[12],由大量的部落酋长拼凑而成。[13][14]

1902年,阿卜杜勒-阿齐兹·本·阿卜杜拉赫曼·本·费萨尔·阿勒沙特(西方称之为伊本·沙特)重新控制了位于内志的利雅得,并将沙特王朝带回内志。很快地,伊本·沙特得到伊赫万──一支由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启发,并由苏丹·本·巴哈德·奥泰比英语Sultan bin Bajad Al Otaibi费萨尔·杜瓦伊什英语Faisal al-Duwaish统领的部落军队──的支持。该军队在1912年成立后迅速壮大。[15]后来在伊赫万协助下,伊本·沙特夺回了由奥斯曼人控制的哈萨绿洲。[16]

1916年,在协约国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奥斯曼帝国为敌)之协助与支持下,麦加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发动阿拉伯起义,反对奥斯曼的统治,并寻求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17]尽管最终目标未能实现,但协约国的胜利最终促使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地区的宗主控制权就此告终。[18]

朝圣活动(16-17世纪)

当奥斯曼人于1517年征服了马穆鲁克的领土后[19],获得汉志的奥斯曼苏丹便开始优先照看两圣地(麦加与麦地那),并让来自四面八方的穆斯林有条安全的通道前往朝圣。[20]奥斯曼苏丹虽被赋予“两圣地监护人”之称号,但他们并没有继承先知穆罕默德的血统[21],是以,他透过建设当地、并给予财政支持与照料来维持在那里保有权力与虔诚之形象。

历史上并没有任何奥斯曼苏丹前往麦加朝圣的纪录[22],但根据初步的纪录显示,奥斯曼的皇子与公主会被派去麦加朝圣(或者访问)。[23]伊斯坦布尔离该城市的距离,以及期间的漫长、危险的旅途可能是苏丹一直没有去麦加朝圣的原因。[23]

事实上,自阿拔斯王朝以来,麦加和麦地那的地区管理权就留在了麦加谢里夫或当地的管家手中。是以,谢里夫在奥斯曼苏丹的统治下仍保持一定的自治权;然,苏丹在权衡利弊的考量下,将自己信任的加的斯与次级官员安排进去。[24]起初这些刚上任的加的斯被认为是个低等职业,但随着奥斯曼帝国宗教文化的愈发重要,他在两圣地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25]

汉志的居民基本上除了吉达关税外,无须向帝国缴税;[26]城市的财政由帝国各处的宗教基金财产来支撑,并致力让两圣地的居民做出有意义的慈善行为,凸显两圣地的神圣性。[27]

奥斯曼中央政府控制着通往麦加的商队路线,并义务性的保护沿途的朝圣者,包括给朝圣者食物与水等等。[28]此外政府也会提供贝都因部落补贴,而来自这些部落的有限资源则分别给朝圣路线支线(多为大马士革开罗)的朝圣者使用。[22][29]

然而有时候,政治联姻与冲突都会导致一些朝圣路线被开启/关闭,特别是针对萨非王朝:奥斯曼帝国会关闭什叶派穆斯林穿越波斯湾进入阿拉伯半岛的最短路线,也就是从巴士拉进入麦加的这条路线,[30][31]然后,这些什叶派穆斯林会被要求从大马士革、开罗,甚至也门的官方商道路线进入。[30]莫卧儿帝国的部分,其海上通道被葡萄牙舰队封锁;而中亚部分,萨非王朝与乌兹别克斯坦人的战争也使得商路变得更加复杂。是以大部分中亚朝圣者选择从伊斯坦布尔或者德里来加速朝圣大篷车队的行列。[24]其贸易路线也因为沿着朝圣路线而变得繁荣:这多亏了相关基础设施与保护措施已然建立,以及朝圣者对产品的需求之因素。[31]

由于城市的位置与进口材料的需求,两圣地之宗教场所的建造、维修和扩建费用往往十分昂贵,然这就是苏丹权力与慷慨的象征。[32]1630年的洪水过后,维修天房──这座拥有宗教意义的建筑──的措施存在争议。[33]该修复被称作是保护场地之结构完整性,然而当地的宗教学家认为修缮进度往往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这是因为负责监督维修作业的李德万·阿格哈乃苏丹派出的代表,而非当地的汉志精英。[34]其他部分包括建造、维修和维护为朝圣者服务的水管,及在该地区建立施粥所、学校和慈善基金会。[35]

行政区划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现代的沙特阿拉伯被划分成以下区域:[来源请求]

参考来源

注脚

  1. ^ Bowen (2007), p. 168
  2. ^ Chatterji (1973), p. 168
  3. ^ Bernstein (2008), p. 191
  4. ^ Wynbrandt (2010), p. 101
  5. ^ Bowen (2007), pp. 69–70
  6. ^ Harris 等人 (1992), p. 369
  7. ^ Faksh (1997), pp. 89–90
  8. ^ "Reining in Riyad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D. Gold, 6 April 2003, NYpost (JCPA)
  9. ^ 9.0 9.1 9.2 9.3 Niblock (2013), p. 12
  10. ^ "The Saud Family and Wahhabi Isla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11. ^ History of Arab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7 June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3). 
  12. ^ Anderson & Fisher (2000), p. 106
  13. ^ Murphy (2008), pp. 5–8
  14. ^ Al Rasheed (1997), p. 81
  15. ^ Dekmejian (1994), p. 131
  16. ^ Mohamed Zayyan Aljazairi. Diplomatic history of Saudi Arabia, 1903-1960's (PDF). University of Arizona: 26. 1968 [29 Nov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12). 
  17. ^ Tucker & Roberts (2005), p. 565
  18. ^ Hourani (2005), pp. 315–319
  19. ^ Faroqhi (1994), p. 3
  20. ^ Faroqhi (1994), p. 7
  21. ^ Faroqhi (1994), p. 74
  22. ^ 22.0 22.1 Wasti (2005), p. 197
  23. ^ 23.0 23.1 Faroqhi (1994), p. 130
  24. ^ 24.0 24.1 Faroqhi (1994), p. 147
  25. ^ Faroqhi (1994), p. 152
  26. ^ Faroqhi (1994), p. 126
  27. ^ "Wakf." Brill Encyclopedia of Islam. Online
  28. ^ Salibi (1979), p. 73
  29. ^ Faroqhi (1994), p. 58
  30. ^ 30.0 30.1 Faroqhi (1994), p. 135
  31. ^ 31.0 31.1 Casale (2006), p. 187
  32. ^ Faroqhi (1994), p. 194
  33. ^ Faroqhi (1994), p. 113
  34. ^ Faroqhi (1994), p. 115
  35. ^ Singer (2005)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