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朝圣

野外朝圣》(英语:Wild Pilgrimage)是美国艺术家林德·沃德英语Lynd Ward的第三部无字小说作品,于1932年出版。该作品以108幅单色的木刻画英语Wood engraving制成,并以双色油墨印刷:以黑色油墨描绘现实,橙色油墨则用以描绘主人翁的幻想。故事讲述一个工厂工人离开他的工作场所,以寻求自由的生活;在他的游历中,他目睹了私刑、对一名农夫的妻子施暴、与一个隐士一同学习,并在回到工厂后,领导了不成功的工人起义。主人公发现他在与自己对立的二元性作斗争,如自由与责任、个人与社会,以及爱情与死亡。

《野外朝圣》在主人翁的现实(黑色)与幻想(橙色)之间相互交替。

沃德在前作《狂人之鼓》(1930年)中更复杂的小说故事后简化自己的创作方式,回归了第一部作品《上帝之人》的简单风格。相对于首两部作品而言,《野外朝圣》的节奏更流畅、意象更丰富,并融合了美国地区主义英语Regionalism (art)未来主义等艺术运动的影响。

剧情撮要

一个工厂工人离开他工作的地方,过一个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深入树林,目睹一场私刑。在树林深处,他找到一份农场工作,但工作为时不长——自从他被发现对农夫的妻子试图践行他的性幻想时,他被强迫离开农场。他在一个隐士那里找到藏身之处:这名隐士容许他暂住在自己的小屋里,并教他种植水果和蔬菜。这个工人透过隐士的书来自我学习。他发现自己陷入一场幻想当中——在幻想中,他和隐士与一个拥有奴隶的资本家作战。后来,他返回原先工作的地方,并激起一场工人运动。在冲突过程中,他幻想自己砍掉雇主的头;但当他把头举起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是自己的头。当他从幻想中醒来时,他在战场中央被击倒。[1]

背景

林德·沃德英语Lynd Ward(1905-1985年)生于芝加哥,[2]循道宗牧师哈里·F·沃德英语Harry F. Ward(1873-1966年,社会活动家、美国公民自由联盟首任主席)的儿子。在沃德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他父亲对社会不公感兴趣的影响。[3]年轻时期的沃德很早就被艺术所吸引,[4]并曾向高中和大学的校报投稿(包括艺术及文字作品)。[5]

 
沃德在德国学习期间,曾阅读法朗士·麦绥莱勒的无字小说《太阳英语The Sun (wordless novel)》(1919年,如图中所示)。

1926年大学毕业后,[6]沃德与作家梅·麦克尼尔英语May McNeer结婚,并前往欧洲度蜜月。[7]沃德曾于德国莱比锡花费一年时间修读木刻术英语Wood engraving,他于当地曾接触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并曾阅读法兰德斯木刻艺术家法朗士·麦绥莱勒(1889-1972年)的无字小说作品《太阳英语The Sun (wordless novel)[a](1919年)。及后,沃德重返美国,并当一名自由插画师。1929年,他在纽约城偶然看到德国艺术家奥托·努克尔英语Otto Nückel的无字小说《命运[b](1926年)。[8]《命》是努克尔于该类作品上的唯一一部作品,讲述一个娼妓的生与死;努克尔的风格灵感虽然来自于麦绥莱勒,但以一种更大电影流(cinematic flow)的方式呈现。[6]该作品令沃德获取灵感以创作一部属于自己的无字小说——《上帝之人》(1929年),[8]并于翌年推出第二部作品《狂人之鼓》,在故事情节及角色上均较前作复杂。[9]沃德于《野外朝圣》中,重回首部作品中那种更简单、更精简的风格。[10]

制作与出版史

《野外朝圣》的108幅版画[10]较沃德前两部作品为大;在测量下,该书的原始版画大小为10乘7英寸(25乘18厘米)。“现实”部分以黑色油墨印刷,而“幻想”部分则以橙色油墨印刷。[1]该书于1932年11月,由哈里森·史密斯(Harrison Smith)及罗伯特·哈斯英语Robert Haas (calligrapher)出版。[11]

风格与分析

与沃德之前的作品在幕与幕之间安插标题不同,《野外朝圣》并没有给读者任何文字线索。[12]1937年,欧文·哈斯(Irvin Haas)称《野外朝圣》是一本“沃德成为自我手法大师(a master of his medium)”的书籍,尤其称赞沃德在画作上的清晰和丰富性。[13]

这部具象征性的作品充斥着大量二元对立,包括自由与责任、个人与社会,以及爱情与死亡。[10]漫画家阿尔玆·施皮格尔曼英语Art Spiegelman认为沃德在第三部著作中已经掌握了流畅的节奏,实现了一种流动,使读者在翻到下一页前花时间理解刻画背后在说什么,同时鼓励多重阅读和诠释。施皮格尔曼同时提到,这些刻画值得一读再读。[14]

 
美国地区主义英语Regionalism (art)和其他运动影响了沃德的艺术作品。
托马斯·哈特·本顿英语Thomas Hart Benton (painter)《奇尔马克人》,1920年

沃德的刻画有着各式各样的结构、色调、细节与构图,亦结合了美国地区主义英语Regionalism (art)未来主义等运动的影响。[14]艺术作品中表面上的同性恋(如主人公显眼的背部画像)引起人们注意。这种意象驱使苏珊·桑塔格在1964年的论文《坎普札记》(Notes on 'Camp')中提及沃德的作品。作家莎拉·鲍克瑟 (Sarah Boxer)发现该等突出的刻画会让人分心。[15]有些评论家嘲讽沃德的艺术作品与托马斯·哈特·本顿英语Thomas Hart Benton (painter)“迷信的人像和风景画”[14]芬兰汤姆的同性恋艺术;施皮格尔曼为《野》一书作辩护,称该书的“激情,甚至是它与性无关的、潜藏在内心的情感(subcurrents),都是它的优点所在”,[14]并称它“在某些程度上是最通俗易懂、最令人满意的”沃德著作。[14]

注释

  1. ^ 德语:Die Sonne
  2. ^ 德语:Schicksal : eine Geschichte in Bildern

参考资料

  1. ^ 1.0 1.1 Beronä 2008,第58页.
  2. ^ Spiegelman 2010b,第799页.
  3. ^ Beronä 2008,第41页.
  4. ^ Spiegelman 2010b,第801页.
  5. ^ Spiegelman 2010b,第802–803页.
  6. ^ 6.0 6.1 Spiegelman 2010a,第x页.
  7. ^ Spiegelman 2010b,第803–804页.
  8. ^ 8.0 8.1 Spiegelman 2010b,第804–805页.
  9. ^ Spiegelman 2010a,第xiv–xv页.
  10. ^ 10.0 10.1 10.2 Spiegelman 2010a,第xvi页.
  11. ^ Spiegelman 2010b,第807页.
  12. ^ Time staff 1933.
  13. ^ Haas 1937,第84–86页.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Spiegelman 2010a,第xvii页.
  15. ^ Boxer 2010.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