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钟螺

分布於金門的軟體動物

金门钟螺学名Calliostoma hungi)为钟螺目钟螺科丽口螺属下的软体动物种,分布于中华民国福建省金门县金门国家公园[1][2]

金门钟螺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纲: 腹足纲 Gastropoda
目: 钟螺目 Trochida
总科: 钟螺总科 Trochoidea
科: 钟螺科 Trochidae
属: 丽口螺属 Calliostoma
种:
金门钟螺 C. hungi
二名法
Calliostoma hungi
Huang & Fu, 2019

发现

2016年,金门县战地史迹学会常务理事洪清漳于烈屿地区采集发现286种潮间带生物,其中包括新钟螺物种“金门钟螺”[3],其于2018年送交学者黄式毅与傅译锋鉴定,后于同年2月发表于《VISAYA》期刊。[4]

金门钟螺是首个以金门地名命名的物种,其学名的种小名中“hungi”为发现人洪清漳的拉丁文姓,“Huang”和“Fu”分别代表鉴定物种的黄式毅与傅译锋的姓氏。[5]

特征

金门钟螺最高达8毫米,外壳坚固且呈金字塔形,前两个螺旋纹为米色和粉红色,其余部分为深紫色或淡紫色,缝隙内有褐色线状,脐带表面呈现虹彩状,螺旋雕塑由圆珠状所组成。[1]

参考资料

  1. ^ 1.0 1.1 姚崇仁. 世界新物種「金門鐘螺」 登上國外期刊. 中华民国保护动物协会. 台湾动物新闻网. 2019-05-03 [2021-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8) (中文(繁体)). 
  2. ^ 李金生. 烈嶼發現世界新物種「金門鐘螺」登上國際期刊. 中时电子报. 2019-05-02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中文(繁体)). 
  3. ^ 黄紫缇. 台灣再添生物多樣性 新物種「金門鐘螺」現蹤. 台湾英文新闻. 2019-05-02 [2021-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8) (中文(繁体)). 
  4. ^ 吴正庭. 小金門發現世界新物種「金門鐘螺」 登上國際期刊. 自由时报. 2019-05-02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 (中文(繁体)). 
  5. ^ 黄慧敏. 吴佳颖 , 编. 世界新物種金門鐘螺 烈嶼全球首發表. 金门: 中央通讯社. 2019-05-02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