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蕉琴
陈蕉琴博士,OBE,JP[?](英语:Dr Chan Chiu-kam, Pauline,1915年3月11日—2011年2月7日),香港女性企业家和慈善家,1957年与“光学仪器大王”黄克竞创办宝源基业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从事生产各式光学仪器和摄影器材,后来成为该公司的永远董事总经理。
陈蕉琴博士 Dr Pauline Chan | |
---|---|
出生 | 1915年3月11日 英属香港 |
逝世 | 2011年2月7日 香港 | (95岁)
职业 | 企业家、慈善家 |
陈蕉琴早年受教于玛利诺修院学校和香港大学,1945年加入香港树胶制造厂有限公司担任文职,并认识任职总经理的黄克竞。四年后,两人合作成立宝源工业(牙刷)有限公司,由黄克竞任董事长、陈蕉琴任总经理,该公司在五十年代曾经是亚洲最大规模的尼龙牙刷生产商之一。1957年,陈蕉琴与黄克竞开始生产市场上较少竞争的光学仪器和摄影器材,但受生产水平所限,加上缺乏经验,他们初期遇上不少困难,并需要从日本和西德等地引入技术和人材,过了数年生意才渐上轨道,而旗下在香港制造的“夏莲娜”塑胶照相机更打进了英国和美国等国际市场。此后,宝源基业的光学和摄影器材生产业务不断发展,到九十年代以后才逐渐式微。
作为香港战后少有的女性企业家,陈蕉琴自五十年代初已积极参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的工作,并获香港政府委以多项公职。本身是香港大学校友的她还在历年来多次捐助香港大学医学院。位于沙宣道属于医学院的陈蕉琴楼,即由她协助捐建,并以她本人命名。除了香港大学外,她又曾捐助香港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身)和英国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等多家海内外高等院校。为肯定她对教育方面的支持和在工业界方面的表现,她在1985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生平
早年生涯
陈蕉琴祖籍福建漳浦,1915年3月11日生于香港,是香港殷商陈树阶(1893年12月4日-1972年8月28日)与其元配李淑贞(1893年5月19日-1968年12月22日)所生的长女。[1][2][3][4][5][6]陈蕉琴的祖父陈望曾(1853年-1929年)是清代科举进士,曾任广东劝业道等地方要职,父亲陈树阶则是香港红卍字会创办人兼副会长。[7]陈蕉琴的母亲李淑贞原籍四川邻水县,其父李征庸(1848年-1902年,又名李铁船)也是科举进士出身,历任督办四川矿务商务大臣等要职,获追赠内阁学士及礼部侍郎等荣衔;[4]李淑贞的兄长李准(1871年-1936年)也曾在清廷担任广东水师提督,民国时期历任广东宣慰使等职。[4]
陈蕉琴的父母育有两子两女,她的三兄妹分别名陈祖恩、陈炎明和陈舜琴,其中陈炎明曾任明德电影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和香港保龄球总会主席,曾活跃于香港体育界。[3][4][7]陈蕉琴的母亲是元配,家中另有三房弟妹合共11人。[3]受限于传统社会的重男轻女观念,陈蕉琴年幼时原本不能跟家中男丁一样到书塾听书,但求学心重的她却坚持在书塾外偷听授课内容,最终她的祖父立场软化,让她与其他男丁一同上课。[8]长大后,陈蕉琴升读玛利诺修院学校,并且是该校首位参加香港大学入学试的女生。[8]虽然陈蕉琴热爱中国文化,但玛利诺学校没有中文科,因此她只能选修法文作为大学入学试其中一科应考科目。[8]然而,她后来索性放弃法文科,改为自修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最终顺利考入香港大学。[8]陈蕉琴原本打算在港大主修医科,但眼见社会上只有有钱人才有能力看医生,因此最终决定主修教育,并立志成为教师。[8]
企业家生涯
1940年,陈蕉琴从香港大学取得文学士(B.A.)学位毕业,[9]另外又获得教育文凭,[10]旋获母校玛利诺修院学校聘任为教师。[8]可是不久以后,玛利诺学校却因为1941年12月日本侵略香港和香港沦陷而暂时停办,结果陈蕉琴也被迫放弃她的执教工作。[8]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和香港重光后,陈蕉琴没有选择重执教鞭,[1]相反,她一度协助英国临时军政府从事社会福利工作,但其后于1945年12月加入香港树胶制造厂有限公司担任文职,并与在该公司任职总经理的实业家黄克竞共事,从此与黄克竞展开多年的合作关系。[8]
当时,香港树胶制造厂主力生产帆布鞋,对此原本一窍不通的陈蕉琴遂日夜学习生产帆布鞋的原理和工序,又从英美订来工具书加以研习,逐渐对帆布鞋的生产有相当的认识,使她在两年后获起用为质量监督。[1]未几,制造厂有意接洽来自南京一宗价值50万港元的大额帆布鞋订单,期间陈蕉琴负责以国语跟来自南京的买家展开多番洽商,最终成功为制造厂取得订单,事后更因此获擢升为商务经理。[8]1949年,陈蕉琴与黄克竞看准生产尼龙牙刷的商机,决定离开香港树胶制造厂,于香港岛西营盘合资创立宝源工业(牙刷)有限公司,由黄克竞任董事长,陈蕉琴出任总经理。[1][8]最初,公司仅依靠两部植毛机和12名工人生产尼龙牙刷,[1]但此后业务急速扩张,到1951年的时候公司已聘任男女工200多人、厂房设有大小型植毛机各20部。[11]同时间,公司资产总值升至180多万港元,每日生产最多可达25万枝牙刷,逐渐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尼龙牙刷生产商之一。[8][1]不过,黄克竞与陈蕉琴的尼龙牙刷生意也不是一帆风顺,例如在1952年5月,宝源工业厂房发生一场大火,烧毁约值千万港元的货物,对厂房设备和结构也造成一定的损毁。[12]虽然如此,在陈蕉琴指挥下,工厂用了仅仅两星期的时间便成功恢复生产,生产量更回复至每日10万枝牙刷的水平,使工厂避过长期停产的危机。[12]
尽管陈蕉琴与黄克竞在尼龙牙刷生产生意上取得成功,但随着不少后起者加入,再加上同业的割喉式竞争,两人又开始探索其他商机。[8]1957年,陈蕉琴与黄克竞决定进军属于较高端的光学仪器制造工业,成立宝源基业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家生产光学仪器及摄影器材的工厂,并继续由黄克竞任董事长、陈蕉琴任总经理。[8]然而,虽然光学仪器工业的竞争不如牙刷生产般激烈,但由于陈蕉琴和黄克竞两本身没有从事光学仪器生产的经验,再加上香港缺乏光学及摄影仪器的生产技术和人才,因此两人在初期遇上不少困难。[8]他们一方面要从日本和西德聘请专才和引入技术协助开发产品,另一方面陈蕉琴还要透过自修重新了解和认识相关科技、原理和行业的最新发展。[8][1]
宝源基业成立首三年原本持续录得亏损,但经过一番努力后,宝源基业终于生产出自己的照相机、望远镜、投影机和显微镜等。[8][1]到1965年的时候,公司已雇用1,500多人,旗下在香港制造的“夏莲娜”(Halina)塑胶照相机更出口到英国和美国等国际市场,最便宜的款式在美国仅售17美仙,而最贵的35毫米镜头照相机则可售11.5美元。[1]经过多年发展,随着宝源基业的业务渐上轨道,公司踏入八十年代一共设有15座厂房,在香港、日本和美国都设有研发及设计团队,每日生产目标可达5,000部望远镜和30,000部相机,公司在1984年的全年生产总值更达7,000万港元。[8]宝源基业的成功使黄克竞有“光学仪器大王”的称号,[13]而陈蕉琴也成为了该公司的永远董事总经理。[2]在公司业务快速扩展的同时,陈蕉琴也不忘关注旗下员工的权益,并时常对有需要的职工加以接济,早在六十年代香港劳工权益法例尚未发展成熟的时候,她已经制订公司政策为职工提供退休金、医疗福利和保险金等基本雇员福利。[1]她对员工的要求也十分之高,并坚持要自行面试挑选公司上下所有员工,在公司内被下属尊称为“陈姑娘”。[1]
社会公益
作为香港战后初年少有的女性企业家,陈蕉琴自五十年代初已活跃于香港工业界圈子,并积极参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的工作,历任义务干事等职务,曾多次代表厂商会率团到外地考察。[2][14][11][15][16]另外,她多次受香港政府邀请参与贸易代表团外访的工作,当中包括在1952年出任香港英国工展委员会委员,以香港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英国工展会,以及在1984年随香港总督尤德爵士和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锺士元爵士等人参加香港经济代表团访问日本等。[17][18]她其他担任过的公职还包括工商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防止贪污咨询委员会委员、环境污染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出口保险信托咨询委员会委员、税务上诉委员会委员和租金复核委员会委员等职。[8][2]港府在1966年成立香港贸易发展局后,也曾委任陈蕉琴为该局理事,期间她于1968年协助该局组办瑞典工业商讨团。[2]
陈蕉琴历年来也捐助香港和英国多家教育团体,当中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9]另外又于1979年捐出20万港元予香港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身)成立陈蕉琴基本设计奖学金。[20]陈蕉琴年少时曾打算学医,虽然后来没有实现这个念头,但她却相当支持母校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发展,对医学院作出多次捐款,其中于1979年捐出75万港元成立陈蕉琴医疗研究基金,支持医学院全职教学人员的研究工作;[8][21]以及于同一年与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各捐25万美元成立陈蕉琴图书馆基金,用作添置医学书籍和期刊。[22]
陈蕉琴与香港大学的密切关系,促成校方于1980年建成以她命名的陈蕉琴楼,陈蕉琴楼楼高六层、面积达2,633平方米,是沙宣道医学院校园内一座供教职员和学生使用的综合大楼。[23]陈蕉琴楼造价约774万港元,其中200万港元费用由陈蕉琴本人捐出,大楼其后由她本人及时任香港大学校长黄丽松教授于同年10月31日主持启用仪式。[23][24]1984年,陈蕉琴进一步获香港大学委任为校务委员会委员,后来又成为校董。[10][25]为感谢她对教育方面的支持和在工业界方面的表现,她在1982年当选为牛津大学圣希尔达学院荣誉院士,[8]1985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另外,英廷于1972年向她颁授OBE勋衔,[26]继后港府又于1976年委任她为非官守太平绅士,以作表扬。[27]
晚年生涯
陈蕉琴踏入九十年代,个人财产估值高达3亿港元。[28]可是,面对国际间的照相机制造业竞争越趋激烈,加上九十年代后期新式数码相机开始取代传统照相机,宝源基业的收益和竞争力已不复当年。[29]黄克竞在1996年逝世后,陈蕉琴接任董事长一位,至2000年卸任,并由黄克竞其中一名女儿黄肇玲接任。[30]虽然如此,黄家后人自黄克竞逝世后已逐渐淡出宝源基业的业务,[29]到2000年,黄克竞其中三名儿子更入禀法院要求把宝源基业清算。[13][31]其后,黄氏家族在2002年把宝源基业出售予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常董戴泽良及罗台秦夫妇,此后宝源基业把业务分散,裁减光学仪器和摄影器材的生产规模,改为投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才把业绩扭亏为盈。[29]
陈蕉琴晚年过着十分低调的生活,她的慈善捐助项目主要由她在1994年成立的陈蕉琴博士慈善基金负责。[32]2011年2月7日,陈蕉琴于香港逝世,终年95岁,遗体安葬于柴湾歌连臣角天主教圣十字架坟场。[33][6]由于陈蕉琴在20世纪八十年代积极支持英国的教育发展,所以与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谂熟。[34]撒切尔夫人于2013年4月逝世后,其家属计划邀请陈蕉琴到英国伦敦出席丧礼,惟当时陈蕉琴已经逝世。[34]
个人生活
陈蕉琴生前十分投入工作,曾表示工作和学习是她的唯一兴趣,在宝源任职期间她曾每天工作12至15小时,往往早上8时便回到公司上班,然后到晚上9时后才下班。[1]陈蕉琴终身不婚,没有子女;[1]她生前与已婚的黄克竞在工作上关系密切,两人也经常代表公司和其他贸易代表团出访外地,遍及南洋、日本、欧美等地。[35][16][36][13]宝源基业所生产的“夏莲娜”(Halina)照相机,即以黄克竞和陈蕉琴两人的英文名“Haking”和“Pauline”合并而成。[37]传媒除了形容两人为“商业拍档”外,又形容陈蕉琴是黄克竞的“红颜知己”。[13][34]
荣誉
殊勋
荣誉学位
- 荣誉法学博士
- 荣誉院士
- 牛津大学圣希尔达学院 (英国,1982年[8])
以她命名的事物
- 陈蕉琴基本设计奖学金:1979年设于香港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身)。[20]
- 陈蕉琴医疗研究基金(Pauline Chan Medical Research Fund):1979年为香港大学医学院设立,支持医学院全职教学人员的研究工作。[21]
- 陈蕉琴图书馆基金(Pauline Chan Library Endowment Fund)1979年为香港大学医学院而设立,用作添置医学书籍和期刊。[22]
- 陈蕉琴楼(Pauline Chan Building):位于香港薄扶林沙宣道,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一座综合大楼,1980年10月30日落成启用。[38]
- 陈蕉琴博士慈善基金(Dr Pauline Chan Charitable Foundation):成立于1994年。[32]
相关条目
注脚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Wei (17 May 1965)
- ^ 2.0 2.1 2.2 2.3 2.4 〈英女王寿辰授勋,六十多人获勋衔〉(1972年6月3日)
- ^ 3.0 3.1 3.2 〈讣闻〉(1968年12月25日)
- ^ 4.0 4.1 4.2 4.3 〈陈蕉琴女士令寿堂李太夫人昨仙逝〉(1968年12月25日)
- ^ 〈讣闻〉(1972年8月29日)
- ^ 6.0 6.1 Lai (6 May 2012)
- ^ 7.0 7.1 〈陈炎明陈蕉琴等丁忧,陈树阶逝世明午举殡〉(1972年8月29日)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8.20 "124th Congregation: Pauline CHAN Chiu Kam" (1985)
- ^ Cheng (2002), p.60.
- ^ 10.0 10.1 Evans (1987), p.280.
- ^ 11.0 11.1 〈宝源实业公司尼龙牙刷工场访问记〉(1951年11月8日)
- ^ 12.0 12.1 〈工业界的奇迹〉(1952年5月29日)
- ^ 13.0 13.1 13.2 13.3 〈“光学仪器大王”擅长造望远镜〉(2010年3月2日)
- ^ 〈宝源实业公司经理陈蕉琴谈南洋考察展览效应〉(1951年11月6日)
- ^ 〈中华厂商联合会选出全体新职员〉(1952年6月13日)
- ^ 16.0 16.1 〈厂商赴美参观展览会,黄克兢陈蕉琴昨首途〉(1957年4月8日)
- ^ 〈参加英工展陈蕉琴将任团长〉(1952年2月2日)
- ^ 〈锺士元率团〉(1984年12月10日)
- ^ 19.0 19.1 19.2 〈陈蕉琴朱光潜及柏德逊将获港大颁授名誉学位〉(1985年1月19日)
- ^ 20.0 20.1 〈理工成立设计奖学金,赠设计课程优秀学生〉(1979年3月10日)
- ^ 21.0 21.1 Evans (1987), p.189.
- ^ 22.0 22.1 Evans (1987), p.190.
- ^ 23.0 23.1 〈港大医学院综合建筑物,陈蕉琴楼提高员生福利〉(1980年11月1日)
- ^ Evans (1987), p.202.
- ^ Cheng (2002), p.63.
- ^ 26.0 26.1 "Supplement to Issue 4567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ndon Gazette, 23 May 1972, p.6272.
- ^ 27.0 27.1 "Justices of the Peace" (retrieved on 7 February 2001)
- ^ 〈香港十大女富豪均有极出色表现〉(1991年8月18日)
- ^ 29.0 29.1 29.2 〈焦点人物—专访罗台秦博士〉(2012年7月19日)
- ^ DCCJ6048/2002
- ^ HCCW1166/2000
- ^ 32.0 32.1 〈陈蕉琴博士慈善基金〉(造访于2014年12月6日)
- ^ "Chan, Pauline Chiu Kam" (retrieved on 6 December 2014)
- ^ 34.0 34.1 34.2 〈曾捐巨款,李嘉诚获邀送别铁娘子〉(2013年4月15日)
- ^ 〈黄克兢陈蕉琴前日南飞〉(1953年4月20日)
- ^ 〈本港三位工业家赴台湾考察〉(1964年1月7日)
- ^ 〈厂出名堂〉(2012年3月26日)
- ^ 〈陈蕉琴楼后日启用,太古楼定下月开幕〉(1980年10月29日)
参考资料
中文资料
- 〈宝源实业公司经理陈蕉琴谈南洋考察展览效应〉,《华侨日报》第二张第四页,1951年11月6日。
- 〈宝源实业公司尼龙牙刷工场访问记〉,《华侨日报》第二张第四页,1951年11月8日。
- 〈参加英工展陈蕉琴将任团长〉,《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一页,1952年2月2日。
- 〈工业界的奇迹〉,《华侨日报第四张第二页》,1952年5月29日。
- 〈中华厂商联合会选出全体新职员〉,《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一页,1952年6月13日。
- 〈黄克兢陈蕉琴前日南飞〉,《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二页,1953年4月20日。
- 〈厂商赴美参观展览会,黄克兢陈蕉琴昨首途〉,《香港工商日报》第五页,1957年4月8日。
- 〈本港三位工业家赴台湾考察〉,《香港工商日报》第七页,1964年1月7日。
- 〈讣闻〉,《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二页,1968年12月25日。
- 〈陈蕉琴女士令寿堂李太夫人昨仙逝〉,《华侨日报》第二张第二页,1968年12月25日。
- 〈英女王寿辰授勋,六十多人获勋衔〉,《华侨日报》第三张第二页,1972年6月3日。
- 〈讣闻〉,《香港工商日报》第二页,1972年8月29日。
- 〈陈炎明陈蕉琴等丁忧,陈树阶逝世明午举殡〉,《香港工商日报》第九页,1972年8月29日。
- 〈理工成立设计奖学金,赠设计课程优秀学生〉,《华侨日报》第三张第四页,1979年3月10日。
- 〈陈蕉琴楼后日启用,太古楼定下月开幕〉,《华侨日报》第八张第一页,1980年10月29日。
- 〈港大医学院综合建筑物,陈蕉琴楼提高员生福利〉,《华侨日报》第六张第二页,1980年11月1日。
- 〈锺士元率团〉,《大公报》第一张第四版,1984年12月10日。
- 〈陈蕉琴朱光潜及柏德逊将获港大颁授名誉学位〉,《大公报》第二张第六版,1985年1月19日。
- 〈香港十大女富豪均有极出色表现〉,《华侨日报》第12页,1991年8月18日。
- 〈“光学仪器大王”擅长造望远镜〉,《星岛日报》温哥华版,2010年3月2日。
- 〈厂出名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故事》第19辑。香港:香港电台,2012年3月26日。
- 〈焦点人物—专访罗台秦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基金》,2012年7月19日。
- 〈曾捐巨款,李嘉诚获邀送别铁娘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苹果日报》,2013年4月15日。
- 〈陈蕉琴博士慈善基金〉,《公司注册查询、企业信息大全》,造访于2014年12月6日。
英文资料
- Wei, Ronald, "In Hong Kong Factory a Woman is the Boss", The Free Lance-Star, 17 May 1965, page 4.
- "124th Congregation: Pauline CHAN Chiu Ka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Honorary Graduates.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5.
- Evans, Dafydd Emrys, Constancy of Purpose: An Account of the Foundation and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College of Medicine and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887-198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7.
- Wong Wan Huen Frederick and Others v W. Haking Enterprises Ltd. and Others HCCW1166/2000
- Haking Enterprises Ltd. v Wong Ignatius Wan Chiu and Another DCCJ6048/2002
- Edited by Cheng, Kai-ming, Growing with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and Its Graduates: the First 90 Yea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9-62209-613-4
- Lai, Bernard, "Holy Cross Cemetery, Chai W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lickr, 6 May 2012.
- "Justices of the Peace", Miscellaneous Lists in connexion with the Civil Establishment. Hong Kong: The Government of HKSAR, retrieved on 7 February 2001.
- "Chan, Pauline Chiu Ka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ebb-site Who's Who, retrieved on 6 December 2014.
延伸阅读
- 《陈蕉琴博士,1915-2011》。香港:陈慧芬,2011年。
外部链接
- 陈蕉琴博士赞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大学(1985年)
- 厂出名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THK香港故事第19辑
- 宝源基业有限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