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恩博斯特尔-萨克斯分类法
乐器分类法
霍恩博斯特尔-萨克斯分类法(Hornbostel-Sachs,简称H-S分类法)是一种系统式的乐器分类法,由研究音乐学的德国学者萨克斯及研究民族音乐学的奥地利学者霍恩博斯特尔所创立,1914年于《民族学杂志》(德语:Zeitschrift für Ethnologie)中首先发表[1],不过要等待至1961年才被翻译成英文,于音乐期刊Galpin Society Journal刊载。现时此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民族音乐学和乐器学上。2011年7月,透过“网上国际乐器博物馆”的协助,进行了最新一次的版本更新[2]。
萨克斯与霍恩博斯特尔以19世纪于布鲁塞尔音乐学院任职乐器馆长的维克托-夏尔·马永的想法为蓝本。马永把乐器按它们的发声体分为四大类:气柱、弦线、膜及乐器自身。不过,马永本身不想将这个系统弄得太复杂,因此只限于在欧洲找到的乐器为主,萨克斯与霍恩博斯特尔则认为马永的构想可以扩展至世界上的所有乐器,因而开展了这个大规模的计划。
H-S分类法参照了杜威图书分类法的模式,将乐器分为五大类,并且再细分为多个子类及分类,整个系统共涵盖超过300个分类。
分类
体鸣乐器(1)
- 由乐器本身固体振动的发声法,包括棒振动、板振动等。
- 11 击奏体鸣乐器
- 111 直接击奏
- 111.1互击
- 111.11互击棒(拍子木。越南、印尼)
- 111.12互击板(笏、板、拍板)
- 111.13互击槽
- 111.14互击容器
- 111.141响板类(响板)
- 111.142铙、钹类(铙、钹)
- 111.2单击
- 111.21单击棒
- 111.211单式单击棒(三角铁)
- 111.212复式单击棒(木琴、钢板琴)
- 111.22单击板
- 111.221单式单击板(木铎、鱼板、特磬)
- 111.222复式单击板(编磬、钟琴)
- 111.23单击管
- 111.231单式单击管(新几内亚)
- 111.232复式单击管(管钟琴)
- 111.24单击容器
- 111.241锣
- 111.241.1单式锣(锣、钲、大抄锣)
- 111.241.2复式锣(云锣、排锣)
- 111.242钟或铃
- 111.242.1单式钟
- 111.242.11单式置钟(库农、罄)
- 111.242.12单式悬钟
- 111.242.121槌击式悬钟或铃(特钟、梵钟、半钟)
- 111.242.122舌振式悬钟或铃
- 111.242.2复式钟
- 111.242.21复式置钟
- 111.242.22复式悬钟
- 111.242.221槌击式悬钟(编钟)
- 111.242.222舌振式悬钟(组钟carillon)
- 111.242.1单式钟
- 111.241锣
- 111.21单击棒
- 111.1互击
- 112 间接击奏
- 111 直接击奏
- 12 拨奏体鸣乐器
- 13 擦奏体鸣乐器:如钉琴
- 14 吹奏体鸣乐器
- 11 击奏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2)
弦鸣乐器(3)
气鸣乐器(4)
- 单纯以空气的震动来发声,大部分管乐器都归入此类,另有小部分借助风的流动而发声的敲击乐器也属于这类。
电鸣乐器(5)
- 借助电源而获得能量发声的,都归入此,是萨克斯于1940年代才新加入的类别。
- 51 有以电子控制的操作,例如有以电子控制活门的开关
- 52 有电子放大器者,例如1931年制造的Neo-Bechstein钢琴,装有18个咪高峰
- 53 以电子方式产生声音者,例如特雷门
- 54 数码制式产生声音者
- 55 模拟/数码混合方式产生声音者
- 56 软件
有些研究者如Margaret Kartomi和Ellingson(PhD dissertation, 1979, p. 544)认为,只有53一类才真正独立于其他4类。
例子举隅
以自然小号为例子:
- 4 – 气鸣乐器
- 42 – 空气的震动限于乐器内
- 423 – 演奏者以咀唇直接令空气震动(异于震动簧片的单簧管、或将空气吹入乐器内的长笛)
- 423.1 – 演奏者只靠咀唇的活动去改变音高(即没有附加阀门或按键改变音高)
- 423.12 – 圆筒型乐器(有别于海螺般尖筒形的外形)
- 423.121 – 从尾部吹气
- 423.121.2 – 曲管形
- 423.121.22 – 附有吹咀
因此自然小号于H-S分类法中的编号为423.121.22。要留意的是同一个编号下可包涵多于一种乐器,因此并不是唯一性的,正如423.121.22同样可以适用于鲁尔号,一种可追溯至青铜时代的原始乐器。
外部链接
- 网上霍恩博斯特尔-萨克斯分类法查阅,欧洲网上乐器博物馆。
注释
- ^ Volume 46 (1914) of the Zeitschrift is available online in a variety of formats, as part of the digital collec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he article by Hornbostel and Sachs is to be found on pages 553–90.
- ^ MIMO Project - Musical Instrument Museums Online. [2020-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