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温室气体

ThomasYehYeh在话题“扩充温室气体篇幅”中的最新留言:10个月前
基础条目 温室气体属于维基百科自然科学主题地球科学类的基础条目第五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地质专题 (获评初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地质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地质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环境专题 (获评初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环境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环境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初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气象专题 (获评初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气象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气象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讨论

为什么说水汽也是温室气体之一呢?(挥~ 2007年10月3日 (三) 09:35 (UTC))回复


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辞海》资料:

大气保温效应 大气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透入大气低层,并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逸出大气层的作用。这种作用使大气温度保持较高的水平,故名。20世纪初期以前,人们曾误认为玻璃温室(不经人工加热的养花房)保温机制与大气这种保温机制相同,因而称它为“温室效益”。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伍德(Robert Williams Wood, 1868—1955)分别用岩盐(对长短波辐射都透明,不会截留长波辐射)和玻璃(有透过短波辐射而截留长波辐射的能力)做成温室(花房)试验,结果两个温室内的温度一样高。这表明温室的保温作用,主要不在于是否阻截或吸收长波辐射,而在于玻璃或岩盐壁阻止室内(暖)外(冷)空气以对流或湍流方式的热交换。据研究,这种阻止空气在室内外热交换作用,比大气保温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制暖作用大3~4倍,因此,大气保温效应与温室效应意义并不相同,应加以区别。

大气保温气体 在20世纪除期前,人们不知大气保温气体的作用,仅笼统地认为大气本身具有与温室(花房)玻璃相似的保温效应。后来,人们发现大气保温气体,就把这类气体视为具有温室保温效应的气体,就简化称之为“温室气体”。实验证明,大气保温效应与温室保温效应并不相同,所以称“温室气体”已失去科学依据。另外,“温室气体”一词,易被误认为“在温室中之气体”,也不确切。只是因为它的使用时间已久,有一定影响,故只能将“温室气体”一词作为“大气保温气体”的俗称。

Loveliaoyan (留言) 2009年9月2日 (三) 01:20 (UTC)回复


小弟是lcm852

小弟有一条小小的问题想问大家..........

希望不被删除吧........

小弟想请教大家 , 温室气体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为什么都可以锁住热力呢?

有什么错误的话.....请体谅......随时欢迎修正

此留言由User:lcm852于2010年3月24日(星期三)下午八时三十四分发表


  • 我想关于“温室效应气体”应该分成几个方向来看。
    1. 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2. 吸收地球的红外线辐射。
    3. 吸收辐射热之后,提升电子位能,当然位能还是有可能再转为热能释放出来,但吸热与散热是同时发生。
  • 因为此非我所长,或许其他人有更好的解释……。这应该属于物理学的领域吧?
-P1ayer (留言) 2010年3月24日 (三) 13:17 (UTC)回复

温室气体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对可见光透明,对红外线不透明。由于太阳辐射以可见光居多,这些可见光可直接穿透大气层,到达并加热地面。

而加热后的地面会发射红外线从而释放热量,但这些红外线不能穿透大气层,因此热量就保留在地面附近的大气中,从而造成温室现象。

水蒸汽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但与二氧化碳不同,水蒸汽可以凝结成水。因此大气中的水蒸汽含量基本稳定,不会出现二氧化碳的那种累积现象。因此现在讨论温室气体时都不考虑水蒸汽。

- lam1

扩充温室气体篇幅

--ThomasYehYeh留言2024年2月26日 (一) 07:52 (UTC)回复

返回到“温室气体”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