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Yolopertz/沙盒/第三号沙盒

甘弼仕爵士
Sir Henry Gompertz
马来联邦首席法官
任期
1925年—1929年
前任威德华爵士
继任兰斯洛特·埃尔芬斯顿爵士
香港最高法院副按察司
任期
1909年—1925年
前任韦仕
继任活约翰
个人资料
出生1867年8月31日
 英属印度纳恩迪亚尔
逝世1930年2月4日(1930岁—02—04)(62岁)
 意大利阿拉西奥

甘弼仕爵士(英语:Sir Henry Hessey Johnston Gompertz,1867年8月31日—1930年2月4日),又名甘弼士金弼士,是一名活跃于香港和马来联邦的法官,曾担任香港最高法院副按察司以及马来联邦首席法官。

早年生涯

甘弼仕在1867年8月31日生于英属印度纳恩迪亚尔,是亨利·詹姆斯·科利·贡伯茨(Henry James Colley Gompertz)的长子[1]。甘弼仕早年入读贝德福德学校(Bedford School),后负笈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1]。1890年,他以人文学科二级荣誉毕业,并获得文学士学位[2]

殖民地生涯

大学毕业同年,甘弼仕以官学生身份加入海峡殖民地政府,并于1893年通过天津话考核。通过考试后,甘弼仕于海峡殖民地政府担任不同公职,包括于1893年担任槟城最高法院助理司法常务官、1894年署任槟城第三裁判官、1897年担任第二助理华民政务官一职。同年,甘弼仕被调派至香港出任助理总登记官。未几,他于1899年他入读林肯律师学院,并取得律师资格。1900年,他获委任为助理辅政司兼兼行政立法两局秘书,后于1902年获委任为田土法庭主席[2][3]

田土法庭主席任内,他协助土地划界事宜以及负责统筹土地登记事宜,并通知村民申报土地拥有权[4]:34。但是初期土地登记工作进度相当缓慢,因为村民不肯呈报所拥有的山坡地,遇上节庆和播种、收割季节时无法从村民收集资料,而且宗族和农民之间有着利益分歧,两者均对政府的介入有所避忌[4]:34。另外,甘弼仕亦认为村民以为按香港法例登记地契后便完成一切的工作,以致村民对申报土地拥有权一事相当冷淡[4]:35。纵使登记工作困难重重,划界工作最终于1903年完成[5]

1904年,甘弼仕辞去田土法庭主席职务[5],转而署任警察裁判司,至1906年更一度署任律政司一职[2]。另外,他于1907年获委任为首席裁判司,更两度署任最高法院副按察司一职,并兼任寮屋委员会主席和香港法律汇报编辑[2]。1909年,他正式成为最高法院副按察司,展开长达16年的任期[2]

副按察司

迪克森案

甘弼仕担任副按察司期间曾参与审理不同性质的案件。1909年,甘弼仕曾与正按察司碧葛爵士开庭以决定是否剥夺涉嫌侵吞财产的律师克莱夫·弗莱彻·迪克森(Clive Fletcher Dixon)的执业资格[6]。庭上,甘弼仕同意碧葛就著调查迪克森召开全席庭的决定[6]。之后甘弼仕亦就著迪克森是否有还清借款,以及迪克森与其雇主黑斯廷斯与黑斯廷斯律师行(Messr. Hastings and Hastings)的雇用条款等问题质问控方律师埃尔登·波特(Eldon Potter)[7];另外亦就著迪克森是否抵触《1888年律师法令》(Solicitors Act of 1888)一事质问辩方律师卡尔斯罗普(Calthrop)。他亦质问证人为何部分交易没有收据,证人表示他是奉命不为[8]。此外,由于律师行口译员洪锦宁(Hung Kam Ling,音译)亦有涉及交易,但他之后离职,所以甘弼仕亦对律师行更换口译员一事询问证人[9]。甘弼仕听取控辩双方理据以及证人供词后后宣读判词,认为迪克森虽然是一位能干的律师,但他拿下律师行的财产后,主动离开律师行,欲自立门户;亦认为私底下与迪克森讨论交易一事的洪的供词不尽不实,是不可靠证人。他基于以上证据认为迪克森侵吞财产,违反律师操守。他与碧葛裁定剥夺迪克森律师执业资格三年[10]

马来联邦首席法官

晚年生活

甘弼仕于1929年[11] 退休,1930年2月4日于阿拉西奥逝世。[12]

参考文献

  1. ^ 1.0 1.1 Exeter College; Boase, Charles William. Registrum Collegii Exoniensis. W. Pollard. 1894: 259 (英语). 
  2. ^ 2.0 2.1 2.2 2.3 2.4 Office, Great Britain Colonial. The Colonial Office List for the year 1924. Harrison. 1924: 632 (英语). 
  3. ^ THE PUISNE JUDGESHIP: Mr. Justice Gompertz Appointed.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09-03-18. 
  4. ^ 4.0 4.1 4.2 Hayes, James. The Great Difference: Hong Kong's New Territories and Its People 1898-2004.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07-01. ISBN 978-988-8139-75-0 (英语). 
  5. ^ 5.0 5.1 Wood, J. R. New Territories: Report on the Land Court from 1900 to 1905 (PDF). Sessional Papers: 146. 
  6. ^ 6.0 6.1 AN UNUSUAL CASE: Solicitor Called on to Show Cause Argument Before the Full Cour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09-06-15. 
  7. ^ AN UNUSUAL CASE: Solicitor Called on to Show Cause Evidence for the Plaintiff.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09-06-16. 
  8. ^ IMPORTANT LEGAL CASE: Solicitor Called on to Show Cause Evidence for the Plaintiff.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09-06-22. 
  9. ^ IMPORTANT LEGAL CASE: Solicitor Called on to Show Cause Evidence for the Plaintiff.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09-06-23. 
  10. ^ IMPORTANT LEGAL DECISION: Judgment in the Dixon Case Suspended from Practice for Three Year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09-07-06. 
  11. ^ The Straits Times, 19 December 1928, p.9
  12. ^ Obituary, The Straits Times, 11 February 1930,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