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同行评审/马卓安

未能入选特色条目

(自荐) 大家好!我是一位新用者,这是我从英文版维基翻译过来的一篇文章,英文版本身已经是“特色条目”,所以我相信经翻译后,中文版也应该可以,多谢!!--Hayden 17:20 2006年5月1日 (UTC)

  • (+)支持翻译的很棒Sangye 17:41 2006年5月1日 (UTC)
  • (!)意见对于内部链接已存在词条就不必加英文注释了,例如克林顿。--Hennessy 09:38 2006年5月2日 (UTC)
    • 已作出了修订。--Hayden 04:35 2006年5月3日 (UTC)
  • (=)中立,大致上支持成为特色条目,只有数点问题:“但似乎马卓安会婉拒这项殊荣,或声明不会接受。”用“似乎...会”有未来式的意思。“其实,我们从今日回顾的话,不难发现,大众对马卓安首相有如此评价,或多或少显得有欠公允。因为毕竟,他始终开启了和爱尔兰共和军的对话,也成功使英国疲惫不堪的经济从黑色星期三以后慢慢复苏过来。”这一句会不会有点主观。Stewart><恶龙 06:04 2006年5月3日 (UTC)
    • 就第一点而言,因为英文版用了"likely"一字,所以应该含有猜测的意思。至于第二点,我也说不清,有可能是英文版作者的观点,但也有可能是为马卓安不太好的政绩,补回一些美言--Hayden 07:51 2006年5月3日 (UTC)
      • 会如何修改?只依原文?!Stewart><恶龙 08:51 2006年5月6日 (UTC)
        • 我认为两点都不需修改。以第一项提问而言,因为马卓安已曾经拒绝过接受终身爵位,故英文版有这样的揣测实正常不过,而中文依照原文翻译亦无不妥。而以第二项提问而言,我整体重新看过后认为,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若没有了这一段,整体上反而会使人以为,马卓安在任内全无善政,这对他不公平之余,亦有片面评述之嫌。希望你会认同,多谢!--Hayden 11:52 2006年5月6日 (UTC)
  • (+)支持内容相当完整,以政治人物的条目来说绝对称的上特色条目。Lecter 17:32 2006年5月8日 (UTC)
  • (-)反对。文中还有一些英文没有翻译。另外“杂记”部分有些不伦不类,有必要存在么?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03 2006年5月10日 (UTC)
    • 其实,只要有留心看的话,便不难发现文中的英文都是“中英对照”的,这些主要是人名,地名和机构名,原因是中文维基有关英国的条目实在十分不足,所以才中英对照,方便日后创作条目时避免在翻译上出现差异。另外有些中英对照是名家之言和著名语句,故此列出英文原文,相信是无可厚非的。至于"杂记",其实应该用"花絮"称呼更好,虽然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却能活化僵硬的正文,又能补充正史所不能提供的资料,更可以从另一面分析,有何不好呢?而杂记的第一、二项分别取自《泰晤士报》和《卫报》,读回原文,着实也有意思,不可说没有价值,又何来"不伦不类"?古时司马光著《资治通鉴》,既取官修史著,但可信的野史也绝不拒之于外,以对史事有恰当评论,所以,我想"杂记"(或花絮)有其存在价值。--Hayden 11:55 2006年5月10日 (UTC)

投票结果:4人投票,2票赞成,1票中立,1票反对,未满5票支持,未能入选。但精神可嘉,鼓励继续努力令条目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