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2运输机 (台湾)

XC-2运输机中华民国空军航空工业发展中心(航发中心)研制的中型运输机,预计替换逐渐老化的C-47运输机C-119运输机。该计划仅生产一架原型机,后因性能不足与研发重心转移等问题而遭终止。

XC-2运输机
于汉翔飞机公园中展出的XC-2
概观
类型运输机
乘员3人(正副驾驶与飞航工程师
首飞1979年2月26日
设计航空工业发展中心
(现为汉翔航空工业
产量1架
现况计划终止
技术数据([1]
长度20.1米
翼展24.9米
高度7.72米
翼面积65.4平方米
空重7,031公斤
负载重量3,855公斤
货舱容积45.45立方米
最大起飞重量12,474公斤
最大着陆重量12,247公斤
发动机T53-L-701A英语Lycoming T53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功率1,451匹马力
最大燃油量3,028升
性能数据([1]
最大速度392公里/时
巡航速度333公里/时
爬升率457米/分
实用升限8,015米
巡航半径1,661公里
翼负荷190.7公斤/平方米
滑跑距离625米

发展

缘起

随着时间进入1970年代,中华民国空军的C-47与C-119运输机因飞行时数长而导致机体老旧,两型机采用的往复式发动机也因零件停产而出现后勤问题,使运输机队的妥善率持续下滑。空军曾尝试向美国采购C-130运输机以汰旧换新,然美国政府因政治问题而拒绝向台湾出售C-130。为降低政治敏感度,有意促成交易的洛克希德公司又推出航程更短、发动机数目更少的L-400型运输机以期获得输出许可,但美国政府仍不愿意批准输出。此时,航发中心刚完成中兴号教练机的细部设计,已有多余能量进行研发工作,故于1972年10月正式启动新式中型运输机的初步设计,航空研究院(现为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航空研究所)气动力课也于同年12月8日获得新台币80万元的经费以进行研究。[2]:44-45

原型机产制与测试

初步设计阶段完成后,空军总部(现为国防部空军司令部)与国防部评估此阶段规划的构型符合部队的需求,且具有外销的潜力,故于1973年编列新台币490万元的预算以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工作,预计自1974年起花费三年的时间完成设计,再用两年的时间制造原型机以进行测试,最后决定是否量产。为算出更加准确的参数,航发中心于1976年以新台币3,200万元的预算委托美国航空实验公司(Aerolab LLC)建造一座低速风洞,另在风洞尚未完工时委托美国卫奇塔州立大学航空系进行XC-2的风洞试验,航发中心也派遣人员参加测试。[3]:440-442

1976年4月19日,国防部核定以新台币800万元的预算制造一架XC-2原型机,并要求航发中心于40个月内完成此架飞机。由于经费严重不足,航发中心先向空军借了两组中兴号教练机使用的T53-L-701A英语Lycoming T53发动机,再用C-47、C-119、UH-1HF-86F-5等机的剩余料件来组装首架XC-2。除此之外,航发中心也向空军439混合联队借调经验丰富的运输机飞行员以进行测试。同年10月31日,首架编号为3701的原型机于航发中心介寿一厂二号机棚举行出厂典礼,并在1979年2月26日由高仲源中校(机长)、邓安全少校(副机长)与林富民机工长完成了首飞。3701随后执行了16架次的试飞任务,飞行时数为17小时35分钟。[4]

计划终止

航发中心在进行各项测试时发现了许多问题。由于此前没有设计运输机的经验,航发中心在XC-2的机体结构上用了较多材料以确保其结构强度,但这导致全机超重2,000余磅,取自F-86的前起落架与鼻轮也在滑行测试时断裂。为此,航发中心为3701号机换上较为坚固的HU-16水上飞机英语Grumman HU-16 Albatross起落架,但这使超重问题更加恶化,XC-2也完整继承了HU-16滑行速度超过60哩时鼻轮会严重抖动的问题。除此之外,XC-2的飞行速度无法满足空军的需求,单发动机失效时更会导致飞机无法正常飞行,影响飞航安全。[4]

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部门提出可修改原设计以减轻结构重量,另可换装马力更大的发动机并研发新型起落架。然而这些修改需要投入大量研发人力,而当时的航发中心因空军总部“以喷射教练机为最优先”的政策而将研发能量集中到AT-3教练机的设计工作上,且国防部不愿核准制造第二架原型机,导致全案在1980年4月底终止,3701号原型机即被移置飞机公园陈展至今。[2]:50-51

1984年6月18日,美国宣布向台湾出售12架C-130H运输机,中华民国空军也于翌年启动代号为“大武山专案”的运输机替换计划,随即退役已不堪使用的C-119运输机。自此,运输机老化的问题已被解决[5]:151-153,新式中型运输机的采购案则到三十余年后的2010年才被提出,但因预算排挤等因素而未能成案。[6]

图集

另见

参考资料

  1. ^ Taylor, John William Ransom. Jane's All The World's Aircraft 1980-81. 詹氏资讯集团. 1980: 177-178. ISBN 0710607059. 
  2. ^ 2.0 2.1 李适彰. 航空憶往:XC-2中運機的故事. 全球防卫杂志 (全球防卫杂志社). 2003-07, (227): 44-51. 
  3. ^ 李, 适彰. 一脈相傳: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 (PDF). 黎明文化. 2018: 438–454 [2022-06-29]. ISBN 97895716089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5-31). 
  4. ^ 4.0 4.1 XC-2首席試飛員高仲源委員專訪. 全球防卫杂志 (全球防卫杂志社). 2003-07, (227): 52-53. 
  5. ^ 唐飞. 空軍空運機部隊史—第三篇:新機換裝訓練. 空军学术双月刊 (国防部空军司令部). 2019-02, (668): 145-154. 
  6. ^ 张丰麟. 老驥伏櫪還是後繼無力的台灣空運機隊. 上报. 2018-01-18 [202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