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式战斗机

九一式战斗机是由中岛重工飞机工程师小山悌在法国飞机工程师安德鲁.马里协助之下研发的单翼战斗机,目的是要取代日本陆军航空队使用的法国战斗机而能完成日本战斗机的国产化,1927年由日本陆军提出方案并交由中岛、三菱川崎投标,陆军的要求是此新式战斗机要够快速和良好的爬昇性能故要求以高单翼战斗机的设计为主,川崎的KDA-3首先出局,三菱的隼型试作战斗机表现良好但却在时速达到400公里/小时发生空中解体意外,最后祇剩下中岛的NC试作机于1931年6月中标,由于该年为日本皇纪2591年而被命名为九一式战斗机。

九一式战斗机
概况
类型单翼战斗机
原产国日本
制造商中岛重工
设计者安德鲁.马里/小山悌
主要用户日本帝国陆军
中华民国广西空军
中华民国中央空军
中华民国空军
制造数量444架
历史
起役日期1931年

基本资料(九一式一型)

  • 机长: 7.27米
  • 翼展: 11米
  • 机高: 2.79米
  • 翼面积: 20平方米
  • 空重: 1,075公斤
  • 载重: 1,530公斤
  • 发动机: 一俱仿英国木星风冷式发动机(520匹马力)
  • 最快时速: 320公里/小时
  • 航程: 700公里
  • 武装: 机头两支7.7毫米口径八九式机枪

主要机型

  • 九一式一型

九一式初期型,使用中岛仿制的英国木星发动机

  • 九一式二型

发动机改为中岛寿发动机

实战

 
中岛九一式战斗机

1932年一·二八上海事变,日军首次把九一式投入中国战场但未遇上中国空军战斗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九一式战斗机用于华北战场并在山西与中国空军交战但不久就被其他日本战斗机取代,值得一提的是,九一式战斗机是当时中国空军少有的日本制战斗机而且不是透过掳获而是正式购买。

1933年发生“闽变”,当时的福建组成了反对蒋介石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向日本购买了12架九一式战斗机,但因“闽变”失败收场,此12架九一式改为广西空军接收。

抗战开始后,广西空军加入中央空军共同抗日。

1938年1月8日,日本海军派出九四式水上侦察机九五式水上侦察机空袭广西南宁,中华民国空军第32中队的日制九一式战斗机起飞迎敌而发生了空战,是抗战后期当中少有的日本飞机对日本飞机的空战,副队长韦一青和分队长韦鼎烈分别驾驶九一式各击落一架日本飞机,队员蒋盛祐被击落,跳伞后重伤不治,之后广西空军北上接收苏制I-152战斗机并编成空军第3大队,九一式战斗机在柳州退役。

使用国家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