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公潭桥


伯公潭桥位于桃园市平镇区新光路2段,是一座红砖糯米拱桥[注 1],为平镇区三座红砖桥之一[1]。桥共有三孔圆拱,推测初建于日本大正年间(1920年代)[1][2]

伯公潭桥
地点台湾桃园市平镇区新光路2段
业主桃园市政府
设计参数
建筑材料红砖、钢筋混凝土

历史

在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下,台湾的房屋或桥梁大量应用西洋建筑的设计与营造方法。当时缺乏钢筋、水泥材料,因而模仿骑楼拱柱模样,设计成半圆三拱,使所有重量平均分散在拱桥桥柱上[2]

现况

伯公潭桥年代久远,为了因应人口增加与工商业快速发展,便在2013年9月,于桥的上游侧拆除矮护栏,并以钢筋混凝土加高加宽桥面,形成一座桥有两种建材的景象[2]

2017年9月20日,“伯公潭客家信仰圈水利景观工程”开工,计画整治伯公潭桥及其周边,将伯公潭桥改建成双桥设计,预计2018年1月完工[3]

2017年12月24日,为兴建自行车道工程,砍掉沿岸多棵樟树。附近居民觉得可惜,一些人捡取被砍下的部份樟树枝块回去。民众认为应有办法将樟树与车道结合,使其富有绿意与人文气息。[4]

参考文献

  1. ^ 1.0 1.1 伯公潭橋. 客家云. 2016-08-16 [201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2. ^ 2.0 2.1 2.2 客庄典藏 - 平鎮伯公潭橋. archives.hakka.gov.tw. [201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3. ^ 黄骏骐. 發展平鎮歷史及生態特色 伯公潭水利景觀工程開工. 台湾好新闻 TaiwanHot.net. 2017-09-21 [201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台湾)). 
  4. ^ 丘晓地. 平鎮伯公潭客家信仰圈水利景觀工程 砍河邊樟樹引民怨. 亚太新闻网 ATA News. 2017-12-24 [201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注解

  1. ^ 南投糯米橋. 大纪元. 2005-11-20 [201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中文(台湾)). 先民们利用糯米混合红糖、石灰等物质作为黏合石块的材料,这就是糯米桥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