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沃夫历史

利沃夫乌克兰语Львів,Lviv;波兰语Lwów意第绪语לעמבערג‎;俄语:Львов罗马化Lvov),又名利维夫伦贝格伦堡(德语:Lemberg ,古语称Leopoldstadt;拉丁语Leopolis[1][2],是乌克兰西部的行政中心之一,其作为定居点的历史可上溯一千年,而作为一个城镇的历史就达到七个多世纪。在乌克兰现代国家建立之前,利沃夫曾归属众多王国和帝国:在波兰和后来的波兰立陶宛联邦统治下,利沃夫以Lwów为名;在奥地利奥匈帝国统治下下以Lemberg为名;一战后短命的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波兰和苏联亦有管辖过该地。

远眺利沃夫旧城

在利沃夫建城以降的13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亚美尼亚商人就开始定居于此。而由最初开始的利沃夫就是一个具多族群特征的城镇,入驻诸先民有鲁塞尼亚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鞑靼人萨拉森人;13世纪中叶,鲁塞尼亚王公丹尼尔还招徕了众多德意志商人及手工艺人来到这里,他们主要是来自于波兰和西里西亚。当时入驻城镇的“诸民族”都有获得王公和其继承者们的保护[2]。历史上瑞典人奥斯曼土耳其人亦曾试图占据该地,但未有成功过。

早期

据较新近的考古发掘表明,至少在公元5世纪,利沃夫一带就开始有定居者[3],即有一部分地域曾有白克罗地亚人落脚[4][5][6][7]

该址的切尔文城英语Cherven Cities在981年被沃洛迪米尔大帝占领,纳入基辅罗斯管治范围,基辅罗斯远征后,其又被皮雅斯特君主早期时代的勇敢的波列斯瓦夫梅什科二世(1018-1031)所控制,在1031年再度由基辅王公智者雅罗斯拉夫占据。

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公国

1256年,利沃夫作为一座城市首次见于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编年史的记载。是时,鲁塞尼亚公国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内由丹尼尔·罗曼诺维奇正式成立,丹尼尔·罗曼诺维奇以其儿子列夫而命名该地[8]

1261年,鞑靼人入侵利沃夫[9]。在翻查与这起事件有关的各种信源里,无论从(记述)城堡被毁去到(记述)城市被彻底夷为平地,所有记述都认定全是当时的蒙古将军孛栾台下令而造成的。据舍甫琴科科学协会出版Naukove tovarystvo im. Shevchenka所述,孛栾台当时有降低过夷平令的波及程度,据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编年史记载在1261年“孛栾台对Vasylko说:‘如果你想要和谈放弃与我对抗的话,就毁掉你所有的城堡吧’”[10]。贝西·德米特里辛(Basil Dmytryshyn)表示,其是表述了要求对方毁掉自己城内所有的防御设施[11]。根据Universal-Lexicon der Gegenwart und Vergangenheit,城镇创建者是被迫令亲自摧毁了这个城池[12]

丹尼尔离世后,列夫在约莫1270年时重建了这里,并选择利沃夫作为自己的驻居所[9],利沃夫由此成为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的首府[13]。利沃夫之后作为主要的贸易中心,吸引了来自德意志、亚美尼亚等地的商人。由于波兰克拉科夫波兰人在遭受大饥荒后也拥入该地,令城镇发展迅猛[12]。在1280年左右,许多生活于加利西亚的亚美尼亚人,主要都定居在利沃夫,而在这里他们还拥有著属于自己社区的大主教[14]

1323年时,作为留里克分支管治该地的罗曼诺维奇家族绝嗣,之后城镇是由马索维亚的博莱斯劳斯所继承,他的父系来自皮雅斯特家族,母系则属于罗曼诺维奇家族。他取名为“尤里”并皈依东正教,但未能得到在地波雅尔贵族支持而最终被他们毒杀。

在1340年此后,该城镇被立陶宛大公国所继承统辖,转由时立陶宛大公柳巴尔塔斯英语Liubartas最宠幸的沃伊沃德德米特罗·德科英语Dmytro Dedko管治直到1349年[15]

加利西亚-沃里尼亚战争和波兰王国

在1340年博莱斯劳斯·尤里过世后,他名下的领地权利就被传位予皮雅斯特兼其堂兄,卡齐米日三世。在卡齐米日三世1340年远征利沃夫并焚毁了古老的王公城堡时,波雅尔贵族们则自行选举出德米特罗·德科英语Dmytro Dedko作为当地新的统治者,并在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公国的继承权战争里击退了波兰人的入侵[9]

在德米特罗·德科死后,卡齐米日卷土重来,其军队最终在1349年占据了利沃夫和剩馀的红鲁塞尼亚地区,过程同时卡齐米日也在当地建造了两座新城堡[9]。从这时起,在地人口就开始经历了波兰化和天主教化的趋向[16]。而在易主波兰后在地的天主教徒是获得到波兰君主的支持,相较之在地信仰天主教的德意志市民(cives catholici),也就因而在城内诸社区里占得主导[2]。另一方面,卡齐米日三世在1356年,是授予该地德意志城镇法 (ius theutonicum) ——即马德堡权利,进而城镇也获名Lemberg(Lemburga&Leopolis)。其他族群背景的城镇居民的权利,也就随著该法赋予城镇而获认可和确认[2]。该地法定地位的变化,同时也意味了当时所有的市镇事务,都将由富有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来解决。这开始了一段加速发展的时期:在大规模兴建的设施里除如拉丁大教堂,大约同一时期也有在现代圣乔治大教堂的位置建起一座教堂。除此之外,在当时有了新的自治政府下,也引起在地亚美尼亚社区有了更大发展,如于1363年时其建立起属于自己社区的亚美尼亚大教堂

卡齐米日三世在位时也继认了大波兰公爵虔诚者波列斯瓦夫英语Bolesław the Pious1264年所颁、为犹太人提供特别保护[17][18]:496卡利什法,作为王国容留犹太人的司法基础,并以此为依据再于1367年授予利沃夫犹太人对应的法定地位[2]

在1370年卡齐米日离世后,其侄子匈牙利路易一世继位,之后在1372年将利沃夫与加利西亚-沃利尼亚地区,并入其亲戚奥波莱公爵瓦迪斯瓦夫的管辖之下。[9]当瓦迪斯瓦夫在1387年退下其总督职位时,加利西亚-沃里尼亚是被匈牙利人所占据,但很快,立陶宛大公雅盖沃的伴侣即波兰的君主雅德维加,就攻陷该地,并将其纳为雅德维加王冠领地一部分[9]。该城镇在往后是成为了波兰国王一些附庸的祭祀地点。

波兰立陶宛联邦

 
扬三世索别斯基故居内的文艺复兴式庭院。

在归属于波兰(和之后的波兰立陶宛联邦)一部分后,该城镇被称呼作Lwów,并成为了鲁塞尼亚省首府,辖区有五个地方:Lwów、Chełm乌克兰语Kholm),SanokHalicz乌克兰语Halych)和Przemyśl乌克兰语Peremyshl)。这座城镇也被授予过境权(right of transit),而开始在黑海波罗的海间的货品运输里获得可观的收益。在紧随之后的几个世纪,城镇人口是迅速增长,而利沃夫很快成为了一个多族裔及多宗教的城镇,还同时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科学和贸易中心。

这段时期里,该城的防御工事也获得强化,而令利沃夫成为从东南部守卫联邦的最重要堡垒之一。该城也此时期拥有过三大教派主教驻留:罗马天主教(1375年左右)、希腊天主教(东正教)和亚美尼亚天主教。这里也成为了包括德国人犹太人意大利人英国人苏格兰人和许多其他族裔在内,多元背景人口的家园。自16世纪以来,这座城镇的宗教马赛克面貌,也包括了强盛的新教社区。到17世纪上半叶的时候,这座城市据计定居者约有25,000到30,000人。而那时还有涉及一百多个不同专业,将近30个的手工艺组织在活跃著。

联邦衰落时期

利沃夫在到了17世纪时曾被数度围困,但均被解围。由于此时期其有不断和入侵武装相抗争的经历,它获授予了城镇格言Semper fidelis。1649年时,这座城镇被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率领的哥萨克们围攻,他们是占据并摧毁了当地的城堡。然而哥萨克们当时么有继续控制该地并撤出,换以赎金为他们战利所获。到1655年时瑞典军队入侵波兰并迅速夺取了大部分地区。最终到了1656年,波兰国王扬·卡齐米日是在利沃夫拉丁大教堂庄严地宣誓英语Lwów Oath,表示将王国献予天主之母的保护之下,同时宣布她成为了王国诸领土的守护神兼女王。

瑞典人当时有围攻利沃夫,但在夺取到它之前是被迫撤退了。到后一年,特兰西瓦尼亚公爵乔治一世拉科齐的军队也有入侵利沃夫,但这座城市还是没被对方夺取。1672年时的利沃夫,则遭遇到穆罕默德四世的鄂图曼军队围攻,但在城池被夺去之前,战役是被布恰奇条约所画上句号。再到1675年时鄂图曼人和鞑靼人再度袭击了该地,但扬三世·索别斯基的军队在8月24日利沃夫之战上击退了他们。1704年大北方战争时期,这座城市是迎来历史上第一次被瑞典卡尔十二世军队所占据和劫掠。

哈布斯堡时代

 
希腊天主教圣乔治大教堂(1916 年)
 
利沃夫歌剧院,始建于1897年~1900年间。
 
在奥地利统治期间,利沃夫成为其下辖王室领地加利西亚的首府,并拥有自己地区的集议会所(如图)

十八世纪

随著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这座城镇被奥地利所掌控,成为称作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这一奥地利省的首府,其日耳曼语名称为Lemberg。在改换宗主国度的最初,奥地利所实施管治具有一定的自由度。1773年时,利沃夫开始有第一份报章Gazette de Leopoli出版。这座城市在19世纪发展壮大,人口从1772年奥地利兼并时[19]的约莫30,000人,增加到1910年时[20]的196,000人,而三年后再增长至212,000人; [21]同一时期,奥地利加利西亚地区内的贫困问题是有所肆虐[22]

约瑟夫二世皇帝在1783年为希腊天主教于当地建立起一个服务加利西亚教区的综合神学院(General Seminar)[23],选址著鞋者加尔默罗会修院。到1784年约瑟夫二世再让利沃夫大学重新开学,校内讲座除如教牧神学和产科是用波兰语外,其他授课都完全用拉丁语。另外某些课程里主要是医学方面,是以德语作为第二语言。而最终该大学也随之专设起德语教席,而德语也正式成为主要的教学语言。该大学为了教育新一代东仪天主教会神父,在1787年时为非拉丁语背景的学生,建立起鲁塞尼亚科学研究所(Studium Ruthenum)[24],由此令这些学生在学习拉丁语神学之前,先得到两年时间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母语鲁塞尼亚语和波兰语去学习哲学。利沃夫研究所的重要度,直到奥地利在1795年再兼并了克拉科夫这个拥有一所古老而完善大学的波兰城市后,就有所下降。利沃夫在1805年两所学校合并后,是失去了大学城市的地位。然而在利沃夫大学所短暂存在的时期里,是有产生过大量的智识活动,例如约翰·温泽尔·汉恩(Johann Wenzel Hann)是有贡献出诸多作品,他本人从1792年起就担任该大学校长,是杰出的讲师、诗人,还自己学习了波兰语,成为一位将波兰诗歌转译成德语的翻译家。出自该校的医师弗朗茨·马索奇(Franz Masoch)和他助手彼得·克劳斯内克(Peter Krausnecker),则为疫苗接种的发展,和与天花的对抗有做出重大贡献。

1794年该地开设了第一家公共剧院,1814年利沃夫神学院由综合神学院分立出来、选址于后为赤足者加尔默罗会(Discalced Carmelites)修院的位置立校,1817年则于综合神学院址创立奥索林斯基这一间科学研究机构。而早在19世纪,这座城市就成为了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主教长、基辅&哈利奇&罗斯大主教、利沃夫都主教的新驻所。

 
1915年的伦贝格(利沃夫)

十九世纪初期

到19世纪时,奥地利政府是将该地区落后状况归咎于波兰贵族[25],并试图将这座城市的教育和政府机构职能日耳曼化。当地大学1805年关闭后,是直到1817年再作为纯粹的德意志学院而重新开放,并且未有对城市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而大多其他社会和文化组织也一齐被禁制了活动。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该地大量涌入了德意志人和讲德语的捷克官僚,使这座城市到1840年代时,是具有相当的德意志特色,彰显于其秩序表现,兼于当时德意志咖啡馆普遍呈现的外观及大受欢迎的态势[25],另外崭露头角的德意志菁英们也和原波兰菁英们展开相互竞争[25]

另外利沃夫的综合神学院一些学生,在1830年代时既已出版起加利西亚乌克兰方言著作,但当时无论教会或行政当局都并不支持此举——在这些教士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马尔基安·沙什克维奇(Markiian Shashkevych),他是一位世代使用波兰语的贵族后裔,而其他教会人士们也有出版以德语和波兰语书写的乌克兰语语法作品[26]

1848年革命

哈布斯堡奥地利帝国后来实施严苛法例,引致1848年公众异见的大爆发。据当时向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发送的一份请愿书,有关诉求是要求君主重新引入地方自治政府、允许使用波兰语和乌克兰语进行教育,还有要求赋予波兰语成为正式语言的地位。依照当时维也纳革命者的时尚做派,利沃夫当地是有组建起六个国民警卫团,当中有一半是波兰人,另一半是乌克兰人。然而,波兰革命者们很快就迫使乌克兰军团解散,再并入波兰军团,从而加剧了各团体之间的族群关系紧张。

1848年11月2日维也纳起义被镇压后,不满情绪在革命群体里是蔓延开来。在利沃夫,国民警卫队和驻防的奥地利正规军之间很快爆发了争执。时驻军指挥官威廉·弗里德里希·冯·哈默斯坦(William Friedrich von Hammerstein)将军,是限令国民警卫队在他们营房范围活动。哈默斯坦在卫队多次抵触其命令的情况下,是下令逮捕这些军官,导致国民警卫队转而占据了市中心,他们同时还架设起路障[27]

1848年11月6日,奥地利帝国军队在哈默斯坦指挥下,对市中心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轰炸,而引发火势,烧毁了市政厅 ( Rathaus )、学院大楼、图书馆、博物馆和许多街道房屋[28]。由在地头面居民所组成的公共安全委员会,是于当天代表向将军投降。随后在利沃夫是实施起戒严状态,宣告执行起军法,而在地所有房屋都受到搜查。当时宣布执法的条款,要求包括:对主要由学生组成的学院军团进行缴械,重组国民警卫队并置于将军的控制之下,以及对所有外国人重新登记,以他们被指控是在市内及其他不少地方有传播过叛乱和不满情绪。

十九世纪中叶

1848年革命后,利沃夫大学重新引入乌克兰语和波兰语作为教学语言。大约就在那段时期里,一种被称为利沃夫方言英语Lwów dialect社会方言在城市里发展起来。当时它被认为是一种波兰语方言,其根源除波兰语外,还有来自许多其他语言的分支源头。而革命时代的大多诉求,在20年后的1861年是获当局接纳:加利西亚议会(Sejm Krajowy)得以成立,同时在1867年时加利西亚也获得了极大的文化和经济自治权限,利沃夫大学还被允许开始用波兰语授课。

在1853年时,基于利沃夫住民伊格纳齐·武卡谢维奇和扬·泽的创新发现,利沃夫成为第一个拥有路灯的欧洲城市——煤油灯是于当年被引入作为路灯,到1858年时改换使用燃气,及至1900年再改换为用电力

在1867年2月施行奥地利折衷方案后,奥地利帝国被改造成一个二元的奥匈帝国,而奥地利在加利西亚所施行管治,是开始了缓慢而稳定的自由化进程。从1873年开始,加利西亚实际转变为奥匈帝国内的一个自治省,当地是订以波兰语作正式用语,而在较次级层面,则订以乌克兰语或鲁塞尼亚语也为其正式用语。日耳曼化在此时已经停止,审查制度也被解除。加利西亚建制上虽隶属于双重君主制中的奥地利部分,但驻于利沃夫的加利西亚瑟姆(议会)和省行政机关,尤其在教育、文化和地方事务方面,是都拥有著广泛的特权(privileges and prerogatives)。1894年该市是负责举办了全(奥匈)国综合展览[29]。据19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利沃夫发展迅速,而成为奥匈帝国内的第四大城市。许多反映出美好年代特征的公共建筑和唐楼,在此段时期是建筑起来,而奥地利时期的建筑物,如以维也纳新文艺复兴风格而建的歌剧院,至当代是还可见于城市中心的大部分地区。

 
加利西亚瑟姆(议会,直到1918年),1920年后成为利沃夫大学驻地。

哈布斯堡主治的尾声

在哈布斯堡主治时期,利沃夫是成为了最重要的其中一个波兰、乌克兰和犹太文化中心。这座城市被授予过向维也纳帝国议会派遣代表的权利,吸引到众多著名的文化和政治领袖的加入,因此起也成为了乌克兰、波兰、犹太和日耳曼文化的聚会地。根据奥地利19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列出的宗教和语言状况,当时在利沃夫,有51%的人口是罗马天主教徒,28%是犹太人,19%信奉乌克兰希腊天主教会;语言方面,该市人口有86%是使用波兰语,还有11% 则更多使用乌克兰语[30]

加利西亚省在二十世纪之前,相对于前波兰政体之内,是成为了唯一个保有一定文化和政治自由的部分,而该市镇在随后还作为一个主要的波兰政治及文化中心而活跃。利沃夫曾是波兰奥索林斯基研究所所在地,拥有当时的世界第二大波兰图书珍藏,还有著波兰艺术学院、波兰史学会、波兰剧院和波兰大主教管区。这座城市同样还是乌克兰民族复兴运动和文化活动的重要中心,而与俄罗斯统治下的乌克兰其他地区有相当不同,其馀地方在1905年之前,处于激烈俄罗斯化运动一部分内而所有乌克兰语出版物都被禁止存在。相比其他乌克兰地区,这座城市当时就拥有著世界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乌克兰实体机构,包括致力于普及乌克兰语的普罗维塔(Prosvita)协会、舍甫琴科科学协会英语Shevchenko Scientific Society、德涅斯特保险公司,乌克兰合作运动英语Ukrainian cooperative movement的基地,还有乌克兰天主教会驻所。利沃夫也是当时犹太文化的主要中心,尤其也作为意第绪语的中心,是世界上第一份意第绪语日报Lemberger Togblat所诞生的地方[31]

二十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的俄罗斯第八军是于1914年9月占据该城。在俄方短暂地控制东加利西亚之后,奥匈帝国重新在1915年6 月夺回该处[32]。随著一战结束时哈布斯堡解体,1918年11月1日,追随叶夫根尼·彼得鲁舍维奇的利沃夫乌克兰人,以该地为首府建立起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乌克兰间冲突

 
小鹰队英语Lwów Eaglets——公墓保卫战(1926),是沃伊切赫·科萨克 ( Wojciech Kossak )所作布面油画,收藏于波兰陆军博物馆华沙
这是一幅描绘当时在波兰伦贝格起义中的波兰青年们,针对该地宣布建立的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施以对抗。

随著奥匈帝国政府垮台,乌克兰全国委员会(Rada)在1918年10月18日于该地成立,其成员包括奥地利议会、加利西亚和布科维南地区议会的乌克兰议员,以及乌克兰政党的领头者们。该委员会宣布计划将西乌克兰的土地统一为一个国家。当波兰人同一时刻是按自己步伐,去接管利沃夫和东加利西亚时,西奇步枪兵(Sich Riflemen)的上尉德米特罗·维托夫斯基(Dmytro Vitovsky)就率领起年轻的乌克兰官兵们果断行动,于10月31日晚间至11月1日他们这些乌方军队是控制了整个城镇——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于11月1日便宣告成立并以利沃夫为首府。共和国的宣言——声称对大部分乌克兰人居住的领土拥有主权——对于在利沃夫占多数的波兰人来说完全就是一个惊吓。波兰人方面还认为被宣布为共和国领土的地方也都属于波兰的。因此,尽管乌克兰居民热情地支持共和国宣言,同时该市占位重要的犹太少数群体对于宣言表示接受或保持中立,但波兰居民却吃惊地发现自己身处在了一个被宣告为乌克兰的国家之内。奥地利加利西亚总督卡尔·冯·休恩伯爵随后被乌克兰士兵扣押起来,但总督坚决拒绝正式将权力移交给乌克兰全国委员会。到了11月2日,休恩是宣布其不再能够履行公务,而将权力移交给他的乌克兰副手沃拉迪米尔​​·德齐克维奇(Volodymyr Detsykevych),后者就再将权力移交给乌克兰领袖们[33]

在此状况下随即,利沃夫这座有超过200,000波兰人为主的城镇,也就爆发了另一场武装起义,而主要由青少年农民们组成的1,400名乌克兰人新驻军,就在城区内迷失了方向而无法平息新的对抗局面。波兰人很快控制了市中心的大部分地区。乌克兰军队由于无法突进到中心区范围,便选择了包围城市,时抵御乌方进行守备的波兰非正规部队包括有利沃夫小鹰队英语Lwów Eaglets在内。在巴黎的同盟国委员会时同意将该城交由波兰方面行政控制,直到未来由战后条约或公民投票解决城镇归属问题,随后波兰正规部队于11月19日抵达当地,到11月22日再将乌克兰军队逼出其境。当波兰军队正式控制该地后,波兰士兵开始抢劫和焚烧当地的大部分犹太人和乌克兰人居住区,造成大约340名平民死亡(参见利沃夫种族屠杀英语Lwów_pogrom_(1918)[34]。波兰当局在控制利沃夫后,还关闭了所有的乌克兰机构和社团,对乌克兰人进行起大规模逮捕,强迫乌克兰人在希腊天主教的宗教节日工作,并解雇了大多数乌克兰籍公务员。市议会的众乌克兰籍成员选择集体辞职以示抗议,由此是直到1927年之前都没有乌克兰人会到市议会任职[35]

另外当时的在地波兰人及波兰士兵,还将在地犹太人于波乌冲突期间所显示的中立态度和自我防御视作对乌克兰的支持,于是波兰人在利沃夫还接连向犹太人做出袭击,1918~1919年间造成至少70名犹太人被杀[36]

在往后几个月,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原控制的其他加利西亚领土,是也被波兰军所夺取,而这实际上即代表了西乌克兰政府权威的结束。1920年4月波兰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流亡领袖西蒙·佩特鲁拉签订协议,是遭到当时西部乌克兰人们的强烈反对。该协定时承认了波兰对该利沃夫及周边地区的控制权,以换取波兰为佩特鲁拉提供可对抗布尔什维克的军事援助。

波苏战争

到1920年波苏战争时期,该地是遭到了亚历山大·叶戈罗夫红军的袭击。打1920年6月中旬之后,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第1骑兵军就试图从北部和东部攻入该城。与此同时的利沃夫一方,也准备起防御,居民们当时是组建及整装起三个步兵团和两个骑兵团,还构筑起多个防线城镇即时是由相当于三个波兰师和一个乌克兰步兵师的战力来建立防守。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激烈战斗后,在8月16日时红军时渡过了布格河,在另外8个所谓的红色哥萨克师的增援下,开始向这座城镇发起总攻。双方激烈战斗而伤亡惨重,但三天红军停止进攻而最终撤退。为表彰该战役内城镇显现出的守备英勇,其是被授予了维图蒂军功勋章英语Virtuti Militari

两次大战间隔期

随著里加和约的达成,该地以利沃夫省首府身份留在波兰管治之下,以时波兰第三大城市地位,而成为波兰辖内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科学、体育和文化中心。比如说在利沃夫数学学院时体现的一个丰厚数学传统上:学校的数学家们是会聚会于苏格兰咖啡馆,并在里面固定保留一份用以记录会上问题和讨论结果的笔记簿。

利沃夫人口,1931年(按宗教)

罗马天主教: 157,500 (50.4%)
犹太教: 99,600 (31.9%)
希腊天主教: 49,800 (16.0%)
新教: 3,600 (1.2%)
东正教: 1,100 (0.4%)
其他教派: 600 (0.2%)
总数: 312,200

信源:1931年波兰人口普查

利沃夫人口,1931年(按第一使用语言)

波兰语: 198,200 (63.5%)
意第绪语/希伯来语: 75,300 (24.1%)
乌克兰语/鲁塞尼亚语: 35,100 (11.2%)
德语: 2,500 (0.8%)
俄语: 500 (0.2%)
其他语言: 600 (0.2%)
总数: 312,200

信源:1931年波兰人口普查

战间期,利沃夫的常居者人数从1921年的219,000人,大幅增长到1931年的312,200人,到 1939年据估算是再达到了318,000人。虽然波兰人较占主,但占有著当地人口的犹太人也超出了四分之一,而乌克兰少数族群也占有相当大比重。当时在地人口所有的其他少数族裔,则包括了德意志人亚美尼亚人卡拉伊姆人格鲁吉亚人等,虽然在人数方面可能相对不太关键,不过是丰富起利沃夫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后续的遗产。当期时该城也仅次于首都华沙,是作为了波兰第二重要的文化和学术中心(该地在1937/38学年有9,100名学生,就读于5所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广为人知的大学和理工学院)[37]。当时与波兹南一道,利沃夫也是作为著波兰的贸易展览中心地,当地自1921年以来每年都会举办国际知名的Targi Wschodnie (东部贸易博览会),促进起当时城市的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波兰政府是削减了当地乌克兰人的权利,譬如是关闭了许多纯乌克兰语学校[38],或将它们变成双语(乌克兰-波兰语)学校、但实际以波兰语为主。随著定居当地的波兰人增长起来,该市乌克兰人口的相对占比,从1910年的20%左右,下降为1931年的不到12%。而在利沃夫的大学,所有在奥地利统治时期开设的乌克兰学部都被关闭剩馀到一个,即1848年创设的鲁塞尼亚语言和文学系,其主席职位在该次大撤系后一直空缺,直到1927年时被一名波兰人所执掌[39]。当时大多数乌克兰教授也被解雇,而乌克兰人入校也受限制;作为对此举的回应,利沃夫地下大学和维也纳的乌克兰自由大学(后搬到布拉格[40]相继成立。在当时书写的官方档案上,波兰当局还将所有对乌克兰人的提及都替换为“鲁塞尼亚人”这个旧称,而这一做法是令当时许多乌克兰人在接触回他们最初的自称时,有相对一定厌恶的体味[41]

波兰政府当时还试图强调该城是polskość或具有著波兰自己的特色。在波兰统治期间,其与奥地利时代的所施行的政策不同,当公共游行或其他特定社群文化活动如游行或宗教游行等无论在规模和总数方面,都本应是与每个文化群体的相对人口相匹配时,犹太人和乌克兰人在这一时期相对受到不相比配的文化公开展示限制。而当时是奥布罗纳(Obrona)这一主题为庆祝在历史上波兰保卫利沃夫的活动,就成为当地主要的波兰公共庆典,并被罗马天主教会纳入11月初的传统诸圣节庆祝活动。此后在城内的特定街道所举行的阅兵式和战斗纪念活动就变得频繁起来,而所有这些都是为在1918年曾与乌克兰人对战的波兰军队献贺,到了1930年代,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加上曾参与上述战事的波兰军人墓地,在城内的利查基夫公墓里建立起来。波兰政府时还提倡将利沃夫作为波兰东部以对抗东部“诸”的前哨站[42]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时红军骑兵队进入利沃夫。

纳粹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德国第1山地师于9月12日进入利沃夫郊区范围,而开始起围城战。由于当时按战略位置该地点是阻挡到进攻方越向罗马尼亚桥头位置(Romanian Bridgehead),利沃夫的驻军是被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下去,同一时候,来自波兰中部的一些波兰军队也试图达到该地以就地再组织防卫,计划由此来为(总战略上的)重新集结争取时间。由此铺开,这个后来又被称为另一场伦贝格战役的,为期10天的城镇防御战。 在9月19日时,波兰军队在瓦迪斯瓦夫·朗纳英语Władysław Langner将军指挥下,发动了一次目标未能达成的牵制进攻。在苏联军队(依照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于9月17日入侵部队的一部分)取代了德国人而包围城市后,朗纳将军是于9月21日正式向谢苗·铁木辛哥元帅统率的苏联军队投降[43]

在苏联和纳粹军队将波兰一分为二后,经由一场被操纵的公民投票,是将苏联所占领包括利沃夫在内的波兰东半部并入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此变化的最初,居住于大战间波兰的犹太人和部分乌克兰人是对于苏联接管报以欢呼的,因当时苏联所宣明目标是对该地区乌克兰人口施以保护[44]。去波兰化和大规模的反波兰行动随即也开始起来,这些活动是令到大量的波兰人及犹太人被从利沃夫向东流放到苏联,据计仅在1940年初期,就有大约3万人被驱离利沃夫[45]。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乌克兰人口遭受相同待遇。

当纳粹于1941年6月22日再入侵苏联时,内务人民委员部是花费一周时间来仓促处决掉他们扣押于布里吉德基扎马尔斯蒂诺英语Zamarstynów监狱的被囚人士,结果在这些地方总计当时是约有8,000人被谋杀。

 
1941年夏天德军抵达后,利沃夫的一座列宁雕像被拆除。

面对新局面的最初,大部分乌克兰人出于之前两年的种族灭绝式苏维埃政权下经历,而认为德国军队是解放者,这种态度,如同旧早时的许多犹太人和乌克兰居民曾将苏联视为摆脱“资产阶级”波兰统治的解放者一样。当时城内的乌克兰少数族群最初是将德国人与旧日的奥地利时代相提并论,出于相对于奥地利后的波兰尤其是苏联时期而言,乌克兰人是感觉会更较快乐(所以如此并论)。然而,自从纳粹德国夺取这座城市后,城内犹太居民们的处境就转变为更悲惨。在遭受致命的大屠杀之后,该地区的犹太居民被赶进一个新建的隔都,然后大部分人再继续被转送至其他多个德方管辖的集中营。留在该地的波兰人和较少数的乌克兰人,也受严厉政策所波及,结果导致在该市和贾诺斯卡集中营英语Janowska concentration camp都产生大量的大规模处决——最先被谋杀的是城内诸大学的教授们和波兰菁英(知识分子)的其他成员。 而另外在1941年6月30日德军夺取该城的首日时,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OUN)的一个分支宣称恢复独立的乌克兰国家。雅罗斯拉夫·斯捷茨科英语Yaroslav Stetsko在利沃夫宣布独立政府“将与阿道夫·希特勒所领导的民族社会主义大德意志密切合作,这一领导层是正组建出欧洲和世界的新秩序”——引自时《乌克兰建国宣言》正文所记载内容,而这些动作是在未获德方事先批准下而完成。结果在1941年9月15日后,组织者们都被逮捕了[46][47]斯捷潘·班德拉、雅罗斯拉夫·斯捷茨科等人是被纳粹别动队拘捕,再送去纳粹集中营,班德拉的两个兄弟都在那里被处决。德国占领方政策也随即变得对乌克兰人更严厉起来,一些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被迫转到地下活动,从那时起,他们不单止对战纳粹,但也继续和波兰人还有苏联军队间对战(参见乌克兰反抗军)。

当在1944年红军再次向该城进发时,波兰本土军在地领导层便于7月21日命令所有波兰部队发动武装起义(另见暴风雨行动英语Operation Tempest)。在经过了四天城内巷战和红军利沃夫-桑多梅日行动最后阶段的推进,这座城市再次被苏联所接管[48]。苏联当局和其之前做法一样,是再次迅速地展露出对该城波兰人的敌意,针对的包括波兰本土部队的成员(部队领导层是被苏联在随后处决),还重新开始了种族灭绝政策。

在苏联接管后,当地波兰抵抗组织的成员要么被强征入由苏联控制的波兰人民军,要么就被投入监狱[48] [49]

利沃夫种族清洗和大屠杀

二战前的利沃夫是拥有著当时波兰辖内的第三大犹太人口,随著战时难民涌入该城,犹太人口进一步膨胀至超过200,000人。德军进驻该地后,别动队和民间合作者立即组织起一场大规模的大屠杀,当时他们声称这么做是为了报复内务人民委员会早先的杀戮(尽管犹太人在内务人民委员会清洗期间也被杀)。许多研究大屠杀的学者,将大部分杀戮归咎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然而当时杀戮方实际的政治取态以及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间的当时关系,是属于有待辨识的课题[50]。在介于1941年6月底至7月下旬的四星期大屠杀里,有近4,000名犹太人遇害。 1941年7月25日被称为“Petliura Days”的第二次大屠杀是经由西蒙·彼得留拉所组织[51][52],此次就有近2,000名犹太人在利沃夫被杀,其中大部分是在被押送到犹太人墓地或卢内基(Lunecki)监狱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被平民合作者们所枪决。

在大屠杀后所建立的利沃夫隔都,有关押大约120,000名犹太人,其中大部分在后续两年被驱逐到贝尔热克灭绝营或就地被杀。在大屠杀之后,别动队的杀戮、贫民区的恶劣条件叠加上被驱逐到包括如位处市郊的贾诺维斯卡(Janowska)劳改营这样的死亡集中营,是导致利沃夫的犹太人口几近不复存在。等到1944年苏联军队再次进驻该城镇时,当地的犹太人仅剩馀200-300名。

西蒙·维森塔尔(后来被称为纳粹猎人)尽管在当时有被送去集中营,后来是成为了利沃夫最著名的经历战争而幸存下的犹太人之一。在当时城内其他许多居民都有尝试协助及藏匿受到纳粹追捕的犹太人们(即使占领当局会对此类行为处以死刑),提供协助的人例如有利奥波德·索查(Leopold Socha),他的事迹后来被2011年电影无光岁月所再现,即当时他是在隔都被清理掉后,有帮助到两个犹太家庭避难于下水道躲藏[53]。维森塔尔在回忆录《我们中间的凶手》(The Murderers Amongst Us)描述到当时他是如何被一位名叫博德纳尔的乌克兰警察所救。当时的利沃夫人们是协助藏匿了数千名犹太人,其中的许多援助者后是被公认为正义的外邦人(Ger toshav)。当时另一股为拯救犹太社区成员而给予的巨大助力,是由乌克兰希腊天主教都主教安德烈·谢普蒂茨基所组织起来的。

战后苏联时代

 
利沃夫高城堡瞭望到的利沃夫市政厅。

在战后虽然波兰有试过做出国际影响,利沃夫还是留存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在雅尔塔会议上时,苏联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要求,保留苏联在战争开始时入侵波兰而吞并获得的领土。当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想让波兰可以留存下利沃夫,但他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后来还是勉强同意了苏联的要求[54]。之后大多留在利沃夫的波兰人被驱逐到从德方那获取的波兰领土(尤现代的弗罗茨瓦夫地区),而德裔人士也或被逐出该地又或因为恐惧苏联的报复而逃离。

来自该城周边,讲乌克兰语的农村地区的移民,以及来自苏联其他地区的,在苏联时代是都被该城快速增长的工业需求吸引而至。这种人口转移当时是改换掉了该城传统的族群构成,而这一构成当时已随著波兰人犹太人德意志人的离散不再居或被杀害而发生了巨大变化。

俄罗斯化是一项苏联针对战后乌克兰的总体政策,在利沃夫这项政策所落地,即是要求解散乌克兰希腊天主教会(参见乌克兰基督教历史英语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Ukraine)的议题所结合体现,而在受政权支持的利沃夫主教会议上提出该项后,就被同意通过,而要将所有教区转籍到时刚重建的俄罗斯东正教乌克兰总主教区之下。然而在约瑟夫·斯大林离世后,苏联的文化政策转为松动,使乌克兰西部的主要中心利沃夫成为了乌克兰文化的主要中心。

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间,这座城市无论人口和规模都有显著扩大。当时有许多著名的产业设施及工厂,都建立于此或由苏联东部搬迁而来。如此影响下是导致该城被部分俄罗斯化,还丧失了其原有的一些西方风格。当时最具盛名的诸多工厂,包括有巴士厂Lvivsky Avtomobilny Zavod,它曾生产著苏联的大部分巴士,拥有超过30,000人的雇员,电视机厂Zavod Elektron就是苏联内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视机品牌之一,还有前端装载机工厂Zavod Avto-Pogruzchik、鞋厂Obuvnaya Fabrika Progress、糖果厂Svitoch,还有许多。它们每一间当时都拥有著数万名雇工,也是该地区占位最前列的诸雇主一员。其中大多数工厂尽管因为经济困难而削减了自己的产能出货,也都有存续下来直到当代。

而到了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的苏联自由化时期(参见开放政策经济改革),这座城镇成为了Rukh(乌克兰人民运动)的中心,而这政治运动是致力于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

乌克兰再独立后

1991年苏联解体,利沃夫作为利沃夫州首府,再次成为独立的乌克兰内的一部分。这座城市往后继续作为著乌克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心,留存下来的建筑以美丽多样而闻名。利沃夫在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时期曾大力支持维克多·尤先科,后又于橙色革命时期有过不可忽视的影响,当时当地是有数十万人是在严寒中为支持橙色阵营而聚会示威。如此公民抗命行动,是迫使当时在地警察局长请辞,而当地议会也就此决议,拒绝接受具欺诈的第一次官方计票结果[55]

2006年9月时利沃夫有举办建城750周年庆,其中一个大型活动是位处利沃夫歌剧院四周的灯光秀。

参考

  1. ^ 1772年至1918年该地作为和加利西亚省(Galicia/Galizien Province) 一样从属于哈布斯堡帝国的一部分,是以伦贝格Lemberg之名为人所知。该城在近现代被主要欧洲语言吸纳的称呼即以伦贝格为准。
  2. ^ 2.0 2.1 2.2 2.3 2.4 Osipian A. Forgeries and Their Social Circu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Historical Culture: The Usable Past as a Resource for Social Advance in Early Modern Lemberg/Lviv[J]. Kyiv-Mohyla Humanities Journal 1 (2014): 95–134.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yiv-Mohyla Academy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2-10-30.
  3. ^ Я. Ісаєвич, М. Литвин, Ф. Стеблій / Iсторія Львова. У трьох томах (History of Lviv in Three Volumes). Львів : Центр Європи, 2006. – Т. 1, p7. ISBN 978-966-7022-59-4.
  4. ^ Hrytsak, Yaroslav. Lviv: A Multicultural History through the Centuries. Harvard Ukrainian Studies. 2000, 24: 48 [18 June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8). 
  5. ^ Korčinskij, Orest. [Eastern Croats and the problem of forming the state in Prykarpattia] 使用|trans-title=需要含有|title= (帮助). Nosić, Milan (编). Bijeli Hrvati I [White Croats I]. Maveda. 2006a: 37. ISBN 953-7029-04-2 (克罗地亚语). 
  6. ^ Korčinskij, Orest. [City of Stiljsko] 使用|trans-title=需要含有|title= (帮助). Nosić, Milan (编). Bijeli Hrvati I [White Croats I]. Maveda. 2006b: 68–71. ISBN 953-7029-04-2 (克罗地亚语). 
  7. ^ Hupalo, Vira. Звенигородська земля у XI–XIII століттях (соціоісторична реко-нструкція). Lviv: Krypiakevych Institute of Ukrainian Studie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kraine. 2014: 77 [2022-10-28]. ISBN 978-966-02-748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8) (乌克兰语). 
  8. ^ Orest Subtelny. (1988) Ukraine: A Histor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p. 62
  9. ^ 9.0 9.1 9.2 9.3 9.4 9.5 Meyers Konversations-Lexikon. 6th edition, vol. 12, Leipzig and Vienna 1908, p. 397-398.
  10. ^ Vasylʹ Mudryĭ (编). Naukove tovarystvo im. Shevchenka - Lviv: a symposium on its 700th anniversary. Shevchenko Scientific Society (U.S.). 1962: 58 [29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2). on the occasion of the demand of the baskak of the Tatars, Burundai, that the prince Vasylko and Lev raze their cities said Buronda to Vasylko: 'Since you are at peace with me then raze all your castles' 
  11. ^ Basil Dmytryshyn. Medieval Russia: a source book, 850-170.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91: 173 [29 January 2011]. ISBN 978-0-03-0334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2). 
  12. ^ 12.0 12.1 Universal-Lexikon der Gegenwart und Vergangenheit (edited by H. A. Pierer). 2nd edition, vol. 17, Altenburg 1843, pp. 343-344.
  13. ^ B.V. Melnyk, Vulytsiamy starovynnoho Lvova, Vyd-vo "Svit" (Old Lviv Streets), 2001, ISBN 966-603-048-9
  14. ^ Allgemeine Enzyklopädie der Wissenschaft und Künste, edited by Johann Samuel Ersch and Johann Gottfried Gruber. Vol. 5, Leipzig 1820, p. 358, footnote 1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German).
  15. ^ Barrie Dobson; Michael Lapidge (编). Encyclopedia of the Middle Ages. 由Adrian Walford翻译. Chicago: Routledge. 2000: 879. ISBN 1-57958-282-6.  |editor-last=|editor1=只需其一 (帮助); Editors list列表缺少|last2= (帮助)
  16. ^ Jacob Caro: Geschichte Polens. Vol. 2, Gotha 1863, p. 286 (in German, onl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罗思Cecil Roth. 简明犹太民族史/汉译犹太文化名著丛书/A short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M]. 黄福武译,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 ISBN 9787560718408
  18. ^ 徐, 新; 凌, 继尧 (编). 犹太百科全书. 上海人民. 1993. ISBN 9787208015623. 
  19. ^ Tertius Chandler. (1987) Four Thousand Years of Urban Growth: An Historical Census. Lewiston, NY: Edwin Mellon Press
  20. ^ Hrytsak, Yaroslav. Prorok we własnym kraju. Iwan Franko i jego Ukraina (1856-1886). Warsaw. 2010: 151. 
  21. ^ Hrytsak, Yaroslav. Lviv: A Multicultural History through the Centuries. Harvard Ukrainian Studies: 54. 
  22. ^ 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Volume 13. Lemberg 1915, p. 760.
  23. ^ 斯奈德, 蒂莫西(美). 民族的重建: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1569—1999.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ISBN 9787305221644. 
  24. ^ Mykhailo Vozniak,Iak probudylosia ukrains'ke narodne zhyttia v Halychyni za Avstrii, L'viv: Dilo, 1924, 6-14.
  25. ^ 25.0 25.1 25.2 Chris Hann, Paul R. Magocsi.(2005). Galicia: Multicultured Lan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pg. 193
  26. ^ Stepan Shakh,O. Markiian Shashkevych ta halyts'ke vidrodzhennia, Paris:Ukrainian Christian Movement, 1961, 36; Stefan Zabrowarny, “Dzieło biskupa Jana Śnigurskiego,” in Stanisław Stępień, ed., Polska-Ukraina: 1000 lat sąsiedztwa, Przemyśl: Południowo-Wschodni Instytut Naukowy, 1996, 169-171.
  27. ^ The Gardeners' Chronicle and Agricultural Gazette, 18 November 1848, page 871.
  28. ^ Catherine Edward, Missionary Life Among the Jews in Moldavia, Galicia and Silesia, 1867, page 177.
  29. ^ The General Regional Exhibition of Galicia. [23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30. ^ "Lemberg". 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Volume 13. 1915. p. 760
  31. ^ Paul Robert Magocsi. (2005)Galicia: a Multicultured Lan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pp.12-15
  32. ^ Robson, Stuart. The First World War. Internet Archive 1. Harrow, England: Pearson Longman. 2007: 22. ISBN 978-1-4058-2471-2 (英语). 
  33. ^ Mick, Christoph. Christoph Mick "Lemberg, Lwów, L'viv, 1914–1947. Violence and Ethnicity in a Contested City".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2016: 144, 146. ISBN 978-1557536716. 
  34. ^ Norman Davies. "Ethnic Diversity in Twentieth Century Poland." In: Herbert Arthur Strauss. Hostages of Modernization: Studies on Modern Antisemitism, 1870–1933/39. Walter de Gruyter, 1993.
  35. ^ Christoph Mick. (2015). Lemberg, Lwow, Lviv, 1914–1947: Violence and Ethnicity in a Contested City. West Lafayette, Indiana: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pg. 176
  36. ^ Antony Polonsky, "A Failed Pogrom," in Yisrael Gutman, Ezra Mendelsohn,Jehuda Reinarz, and Chone Smeruk, eds., The Jews of Poland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 Hanover, Mass.:Brandeis University Press, 1989, 113.
  37. ^ Mały Rocznik Statystyczny 1939 (Polish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1939), GUS, Warsaw, 1939
  38. ^ Magoscy, R. A History of Ukrain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6. 
  39. ^ Subtelny, Orest. Ukraine: A Histor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8. 
  40. ^ Ukrainian Free University websit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04-23. URL accessed July 30, 2006
  41. ^ Paul R. Magocsi. (2010). A History of Ukraine: The Land and Its Peopl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pg. 638
  42. ^ Paul Robert Magocsi. (2005)Galicia: a Multicultured Lan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pp.144-145
  43. ^ The Fate of Poles in the USSR 1939–1989 by Tomasz Piesakowski ISBN 0-901342-24-6 Page 36
  44. ^ Piotrowski, Tadeusz. https://archive.org/details/polandsholocaust00piot/page/177 |chapterurl=缺少标题 (帮助). Ukrainian Collaborators. McFarland. 1988: 177–259. ISBN 0-7864-0371-3. How are we ... to explain the phenomenon of Ukrainians rejoicing and collaborating with the Soviets? Who were these Ukrainians? That they were Ukrainians is certain, but were they communists, Nationalists, unattached peasants? The Answer is "yes" – they were all three 
  45. ^ Sowa, Andrzej L. Stosunki polsko-ukraińskie 1939–1947. Kraków. 1998: 122. OCLC 48053561 (波兰语). 
  46. ^ Організація українських націоналістів і Українська повстанська армія. Інститут історії НАН України.2004р Організація українських націоналістів і Українська повстанська армія,
  47. ^ ОУН в 1941 році: документи: В 2-х ч Ін-т історії України НАН України К. 2006 ISBN 966-02-2535-0
  48. ^ 48.0 48.1 Bolesław Tomaszewski; Jerzy Węgierski. Zarys historii lwowskiego obszaru ZWZ-AK. Warsaw: Pokolenie. 1987: 38. 
  49. ^ Norman Davies. Rising '44: The Battle for Warsaw. Viking Books. 2004: 784. ISBN 0-670-03284-0. 
  50. ^ Gitelman, Zvi. The Holocaus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1: 115–143. ISBN 0-253-21418-1. The facts remain that in Lvov, two days after the Germans took over, a three-day pogrom by Ukrainians resulted in the killing of 6,000 Jews, mostly by uniformed Ukrainian "militia", in the Brygidky prison. July 25 was declared "Petliura Day", after the Ukrainian leader of the Civil War period who was assassinated by the son of the Jewish pogrom victims. Over 5,000 Jews were hunted down and most of them killed in honor of the "celebration." Emigres from Ukraine and Ukrainians from Poland were in the Organization of Ukrainian Nationalists (OUN), which pledged Hitler its "most loyal obedience" in building a Europe "free of Jews, Bolsheviks and plutocrats. 
  51. ^ Lvov. Holocaust Encyclopedia.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November 26,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1-02). 
  52. ^ July 25: Pogrom in Lvov. Chronology of the Holocaust. Yad Vashem. 2004 [August 27,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11). 
  53. ^ Angels in the Dark. [2022-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54. ^ Reynolds, David. Summits : six meetings that shaped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9 [2022-10-28]. ISBN 978-0-7867-4458-9. OCLC 6468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3). 
  55. ^ Tchorek, Kamil. Protest grows in western city. Times Online. London. November 26, 2004 [200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文献

19世纪出版
20世纪出版
21世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