卣
古代酒器
历史
在殷墟甲骨文卜辞、西周金文及先秦文献中都有“卣”的存在,如:甲骨卜辞中的“
“卣”字原指草木之实,甲骨文及金文中多加“皿”构成形声字,即“𪾏”,今写作“卣”。由于出土的青铜器中并没有自名为“卣”的,因此虽然已知卣为酒器,但未必就是今日所说的卣。将青铜器中的有特定器形的一类称为卣始于宋代。一般被定为卣的青铜器有以下特征:敛口,硕腹,颈部两侧有提梁,上有盖,盖上有钮,下有圈足。[1]
技术工艺独特
商代一些青铜卣提梁与卣体是分体铸造,结合是卯榫结合,安装以后无法拆卸。后来发现是可以拆卸的,原来提梁是黄金制造,利用黄金柔软性能,延伸性好,不会折断。这种工艺是首次发现。
图集
图片 | 器名 | 年代 | 出土时间 | 出土地点 | 现藏地点 | 铭文 | 备注 |
---|---|---|---|---|---|---|---|
𫕉伯铜卣 | 西周 | 1999年 | 平凉市灵台县白草坡 | 甘肃省博物馆 | 𫕉伯作宝尊彝 | ||
动物纹提梁卣 | 春秋时期 | 1988年9月 | 衡阳县赤石乡出土 | 衡阳市博物馆 | |||
圉卣 | 西周早期 | 北京房山琉璃河 | 首都博物馆 | 王于成周,王赐圉贝,用作宝彝 | |||
叔䟒父卣 | 西周 | 1978年 | 河北石家庄元氏县东张乡西张村 | 河北博物馆 | 吊叔䟒父曰:余考,不克御事,唯女倏其敬乃身,毋尚为小子。余兄为女兹小郁彝,女其用乡(飨)乃辟軧侯逆造出入吏(使)人。呜呼,倏,敬哉!兹小彝妹吹,见余,唯用??汝。[2] | 此器自名“郁彝” | |
曲折雷纹卣 | 西周早期 | 不详 | 不详 | 上海博物馆 | 作宗宝彝 | 由20世纪中期得自炼铜厂废料的碎片修复 | |
兽面纹三足青铜卣 | 商代 | 1989年 | 新干县大洋洲 | 江西省博物馆 | |||
虎食人卣 | 商代晚期 | 湖南省安化、宁乡交界处 | 法国赛努奇博物馆 | 两件,另有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 | |||
卣 | 商代晚期 | 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 | |||||
戉箙卣 | 商代晚期 | 上海博物馆 | 戉箙 |
参考
- ^ 1.0 1.1 朱凤瀚. 中国青铜器综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12月. ISBN 978-7-5325-5055-5.
- ^ 释“出入”和“逆造”——金文释例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研究室. [2013-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延伸阅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