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
卫河是海河的一条支流,卫河上游为大沙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的太行山,全长115km,在新乡西北辉县合河村与共产主义渠交汇后始称卫河。再向东北流经豫、冀、鲁三省14个市县,左岸支流峪河、石门河、沧河、淇河、思德河、洪河、安阳河流入卫河,右岸支流有西孟姜女河、东孟姜女河。卫河最后在馆陶县徐万仓和漳河会合后称为卫运河(永济渠)或者漳卫河(长157km),作为河北和山东省界河。卫运河在山东省临清与京杭运河的会通河(鲁运河)相接,卫运河在山东省临清–德州市段为京杭运河,在德州市的四女寺水利枢纽,分别入漳卫新河入海、入南运河(长360km)最终在天津三岔河口汇入海河。
历史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在宿胥口改道东行。宿胥口大河绝。宿胥口大河以西的汤水、淇水(今淇河)等河道穿越宿胥故道,东流汇入白沟,经内黄、馆陶、临清、武城、故城、东光县、南皮境内入宿胥故道。白沟行迹与今卫河近似。
汉代,黄河与白沟分流,黄河北渎屡决,分出屯氏河。屯氏河、张甲河均汇流于白沟。卫河前身是汉代白沟。白沟原是黄河故道,据《三国志.魏书》记载,东汉末,“魏武帝”曹操为统一北方,征战袁尚,于“建安九年(204年)春正月,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1]。利漕渠即是利用黄河故道开凿成的一条运渠。
隋炀帝为了巩固北方政权,北征高丽,于“大业四年(608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2]。上起河南武陟县沁水东岸,北达今北京城西南,连接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长约1000公里,水面宽达10余丈,全河可以通行龙舟,其中今河南汲县至天津一段,利用清水下接白沟、屯氏河和清河。永济渠建成后出现“运漕商旅,往来不绝”[3]的繁忙景象。隋炀帝寻欢作乐,曾多次乘御楼船巡游永济渠,因以巡幸,赐名“御河”。
卫河是在古永济渠的基础上,历经改造利用形成的。史载,“魏州(治所在今大名城东北大街镇大街村一带)贵乡县“有西渠,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刺史卢晖徙永济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城西,注魏桥,以通江、淮之货。”[4]。
宋代,黄河北流,与卫河长期合流,泥沙淤积,卫河多次发生变化。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决口,向北流经大名入永济渠,永济渠名渐废,广称御河。宋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决黄河东流,由泗入淮,黄河离开御河,改向东流。
明代,受漳河南迁的影响,卫河曾多次由北向南迁徙。据正德《大名府志》和魏县地名办公室考证,明代卫河曾由魏县回隆镇东流,从泊口折向东北,经双井村东,河南村村北,从曹夹河、王夹河两村中穿过,又东北流经牛庄、冯摆渡等村入大名境,再辗转北流入馆陶境;明代对御河曾相继修浚,并易称卫河。
清代,据乾隆年间崔述《大名水道记》记载,当时卫河又南徙,自内黄县界菜园村东流,在张二庄村南入魏县境后东北流,在旦疃村附近入大名境,循明代御河经由大名艾家口镇附近北流入馆陶。
民国期间,卫河再次南迁,由内黄县楚旺镇东北流入魏县境,过第六店村南,向北过北留固村南,又东北过英封,东入南乐县境,入大名境(约在今大名城西南七公里白水澶村北)。
卫运河
1946年3月1日,冀南区在临清建立卫运河河务局,确定徐万仓以上的卫河仍称卫河,徐万仓以下至四女寺水利枢纽为卫运河,四女寺水利枢纽至天津称南运河。
治理
历史上沿卫河曾兴建过许多水利工程。
河北
1959年动工兴建东风渠灌溉工程,涉及河北省大名、曲周、南宫、巨鹿、内丘等5县41万公顷土地,1960—1961年共引水30万亿立方米,是河北省最大的灌区。1962年引黄停止后,东风渠水源中断,由灌溉渠道变为排水渠道。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魏县、大名县境内兴建了军留、窑厂、岔河咀三处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2万公顷[5]。
河南
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海河流域缺水问题,曾修建“人民胜利渠”,引黄河水入卫河,但当时科技水平不高,不能解决黄河泥沙淤积问题,仅仅十几年,渠道淤积严重,没有能起到作用。20世纪60年代,林县没有用国家投资,用了十几年时间建造了“红旗渠”,引漳河水进山,解决了林县极度缺水问题。
现在由于上游用水量增加很快,目前南运河接纳的水很有限,除汛期外少有卫河的水能流入海河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