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舞曲(德语:Walzer;英语:waltz;音译华尔兹华尔滋)有别于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维也纳作曲家的严肃作品,它和“轻歌剧”(operette)可说是19世纪民主化社会中,为适应一般群众较通俗品味而形成的“轻音乐”;它们在维也纳的诞生、兴盛与衰竭,正好与整个19世纪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荣枯息息相关,了解其社会背景有助于对维也纳轻音乐的认知。

圆舞曲

历史

法国大革命于18、19世纪之交震撼著整个欧洲时,源于德国南部与奥国乡间的一些三拍子民俗舞曲,诸如“连德勒舞”(Ländler)、“德国舞”(Deutsche)、“旋转舞”(Dreher),逐渐地被引进城市,转变成文明社会中的“圆舞”或“华尔滋”。圆舞虽被适度地“文明化”了,然而它仍然保有著源自乡间的愉悦奔放的本质,以及刚兴起时尚被视为“有伤风化”的男女相拥的舞姿。无论如何,它终能逐渐取代了属于“旧时代”优雅高贵却显得矫揉造作的宫廷舞蹈“小舞步”(Menuett),而以它那平民化的格调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当时可供跳舞的咖啡馆、小酒馆或稍后兴起的大规模舞厅,王公贵族或一般平民都可以自由出入,如此而消除了阶级间的界限。

拿破仑征服欧洲的行动失败之后,欧洲各地的贵族为了重建新秩序而召开“维也纳和会”(1814-1815年)。据说开会的代表们与其说是在开会,不如说是天天在跳舞作乐。从和会期间一直到1848年革命事件爆发为止,这段所谓的“毕德迈雅时期”(Biedermeier),尽管处于梅特涅首相(Metternich)专制政体与严厉的警察制度箝制之下,艺术(尤其是音乐)却由于得到中产阶级的支持而得以稳健地发展;而维也纳人的喜欢跳舞,使整个首都永远处于歌舞升平中。根据统计,当时维也纳的人口总数约二十万人,而全城可供跳舞的场地可容纳五万人,也就是说,该市四分之一的人染上了所谓的“华尔滋病毒”。此“毕德迈雅时期”正是圆舞曲音乐的先锋约瑟夫·兰纳(Josef Lanner, 1801-1843)、老约翰·史特劳斯(Johann Strauss I, 1804-1849)活跃的时期,而“圆舞曲之王”小约翰·史特劳斯(Johann Strauss II, 1825-1899)才刚开创他的事业,也就是说,维也纳轻音乐的黄金时期才刚要展开而已。

浪漫时期,受圆舞曲的流行风潮影响,作曲家也尝试将圆舞曲放入他们的大型作品中,例如白辽士的“幻想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便是用圆舞曲所写成,另外在柴可夫斯基歌剧“尤金·奥涅金”、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以及理查·史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中,都有精彩的圆舞曲音乐。除此之外,萧邦布拉姆斯也都创作了多首用钢琴独奏的圆舞曲,这又是圆舞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了。

至于作为社交舞、起源于1780年代的华尔滋,很快就传到其它欧美国家;俗称慢三步,用3/4拍的音乐,抱握姿势以闭合位置为主。特点是在第一拍的时候,身体要低下来,而在第二、三拍的时候,身体要升高,形成波浪式的移动。基本舞步是左转(Reverse Turn)和右转(Natural Turn)。“维也纳华尔滋”(Viennese Waltz)是从华尔滋演变出来的速度很快的舞,俗称快三步。国际华尔滋只限于闭合位置(closed position),而美国式华尔滋(American Style Waltz)却允许闭合位置以外的所有位置。

舞蹈特点

圆舞曲摆荡的动作与转身动作是不能分开的,两者之间并存的是一种引擎与轮胎的关系,没有转身动作,摆荡的动作将显得硬而不平衡,摆荡的完成表象,要藉著身转动作经过身体中心以及腿部、臀部的运动,还有肩膀与手臂的摆转来达成时间运动的技巧,来完成轻盈且优雅而具有动力型态舞姿。开始移动后,舞步里所指的转度,指的是双足之间的转度,并非指身体的转度,尤其是女士,几乎只有前进与后退的动作,转度则由男士全部来完成。

风格

动作如流水般顺畅、像云霞般光辉。潇洒自如、典雅大方。波浪起伏接连不断地潇洒旋转。享有“舞中皇后”的美称。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