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性去升华

压抑性去升华(英语:repressive desublimation)为德裔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于其1964年出版的著作《单向度的人》中所提出的概念,意指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理性的进步是如何消解了高等文化中的对立和超越因素。[1]另而言之,尽管艺术在过去被用于表达“不现实的东西”同“现实的东西”的合理对立[1],资本主义社会将艺术贬值为商品[1],并将之整合至社会当中。就如同作者于书中指出:“灵魂的音乐也是推销商品的音乐。”

马尔库塞认为,当肤浅、直接性的满足取代了深层的、间接性的满足,压抑性去升华成功削弱了人们批判社会的精力[1],并以自由的表象实现社会控制的目的。

起源和影响

在马尔库塞提出“压抑性去升华”这一概念前,相似的概念可追溯至威廉·赖希狄奥多·阿多诺的著作中[2],以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升华的内卷化概念。[3]

马尔库塞的论点对1960年代的学生运动影响颇深[4],在学术界则受到汉娜·阿伦特诺曼·奥利佛·布朗等学者广泛讨论。[5]十年后,厄内斯特·曼德尔根据马尔库塞的观点,分析晚期现代社会中,人们透过性行为和服用精神药物所产生逃避的梦境,如何被商业化包装为休闲娱乐产品。[6]

后续发展

压抑性去升华理论时常被引用来分析当代的低俗文化(英语:Raunch culture英语Raunch culture)。[7]

一些后现代理论家虽然同意压抑性去升华对社会风气改变的描写,但对后现代社会的肤浅化风气持正面观点,不像马尔库塞对该风气持批评意见。[8]因此,1990年代期间,以当广告系统充斥著不同程度围绕著“性”的商品和当时保守的、后政治的时代精神无缝地结合,一种浅碟化的性感受透过媒体传播的方便性而无处不在。[9]

斯拉沃热·齐泽克等人则对马尔库塞的理论提出更深入的见解,并分析后现代社会中欲望的短路现象,以及对“性”的心理层面的抹杀。[10]换而言之,无论是无意识的被社会化透过大量的娱乐体验型式完成[11],或是以触犯而非抑制为手段的控制模式[12],皆为压抑性去升华在当今世界中弥漫的实际案例。

批评

有批评者认为,马尔库塞对压抑性去升华现象的解释,不过是提出了一种另类的乌托邦主义,这种不同的乌托邦主义只不过不是以追求感官上的享乐为目的。亦有批评者认为马尔库塞为奉行菁英主义的现代主义者,指其意图讨好极为封闭的高等文化小圈子。[13]

米歇尔·福柯则针对马尔库塞的理论提出了“压抑性去升华”的观点,并指出马尔库塞的理论忽略了性革命后出现的各种对立的性理论的多样性和全面性。[14]

参见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Herbert Marcuse, One-Dimensional Man (London 2002) p. 75-8
  2. ^ G. Horowitz, Repression (1977) p. 78
  3. ^ Sigmund Freud, On Metapsychology (PFL 11) p. 97
  4. ^ Maurice Cranston, 'Neocommunism and the Students' Revolt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Vol 1 (1968) p. 49-52
  5. ^ O'Neill, p. 53-60
  6. ^ Ernest Mandel, Late Capitalism (London 1975) p. 502 and p. 393
  7. ^ Chloe Avril, The Feminist Utopian novels of 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2008) p. 77
  8. ^ Marianne DeKoven, Utopia Unlimited (2004) p. 39
  9. ^ Michael Bracewell, The Nineties: When Surface was Depth (London 2003) p. 20-22
  10. ^ Slavoj Zizek, The Metastases of Enjoyment (2005) p. 18
  11. ^ Ken Geller, The Horror Reader (2000) p. 102
  12. ^ Antonios Vadolas, Perversions of Fascism (2009) p. 25
  13. ^ M. Hardt/K. Weeks eds., The Jameson Reader (2000) p. 127-8 and p. 363-4
  14. ^ Robert Miklitsch, From Hegel to Madonna (1998) p. 63

延伸阅读

  • Ben Agger, A Critical Theory of Public Life (1991)
  • Herbert Marcuse, Eros and Civilization (1954) Chap X
  • Jeremy Shapiro, "From Marcuse to Habermas" Continuum VIII (1970), 6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