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一世 (希腊)

康斯坦丁一世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A', Βασιλεύς των Ελλήνων罗马化Konstantínos A', Vasileús ton Ellínon;1868年8月2日—1923年1月11日),1913年至1917年、1920年至1922年在位。他率领希腊军在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大胜,使希腊国土和人口扩张一倍,并广受(旧领地的)人民支持。但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和自由主义的首相韦尼泽洛斯对于是否参战越趋对立,国王亲德并因而希望保持中立,但首相亲英并希望加入协约国参战,两人在1916年的尖锐对立造成撕裂希腊20多年的“国家大分裂英语National Schism”,并一度出现两个政府的对抗。1917年在作为协约国的英法炮轰雅典的威胁下,康斯坦丁离开希腊,由次子亚历山大一世“自动接任”王位,两个政府重新归并成韦尼泽洛斯的自由主义政权。但1920年亚历山大病死后,韦尼泽洛斯居然在年底大选意外失败而下台,康斯坦丁更借由年底公投(有争议)中压倒性多数的支持而回归希腊王位。到了1922年因希军惨败土耳其,他再次退位让长子乔治二世继承王位。1923年1月,康斯坦丁在流亡地西西里岛上病逝。

康斯坦丁一世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A'
希腊人之王
第一次在位1913年3月18日 – 1917年6月11日(4年85天)
前任乔治一世
继任亚历山大一世
第二次在位1920年12月19日 – 1922年9月27日(1年282天)
前任亚历山大一世
继任乔治二世
出生(1868-08-02)1868年8月2日
 希腊王国雅典
逝世1923年1月11日(1923岁—01—11)(54岁)
 义大利王国巴勒莫
安葬
配偶普鲁士的索菲亚
子嗣乔治二世
亚历山大一世
罗马尼亚王后埃列娜
保罗一世
斯波莱托公爵夫人伊莲妮
爱卡特琳妮公主
王朝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宗德堡-
格吕克斯堡王朝
父亲乔治一世
母亲俄罗斯的奥尔嘉·康斯坦丁诺芙娜

家庭出身与早年生活

康斯坦丁一世是希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宗德堡-格吕克斯堡王朝的第一位君主乔治一世与王后俄罗斯女大公奥尔嘉·康斯坦丁诺芙娜的长子,1868年8月2日生于希腊首都雅典。之所以取名康斯坦丁,一方面与他的俄国外祖父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爵同名,更重要的是,希腊人民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够统治与他同名的故都君士坦丁堡,实现“伟大理想”(Μεγάλη Ιδέα)。

康斯坦丁一世的祖辈详见下表:

先祖
 
 
 
 
 
 
 
 
 
 
 
 
 
 
 
 
 
 
高祖父:什勒斯维希-霍尔斯坦-森讷堡-贝克公爵腓特烈·卡尔·路德维希
 
 
 
 
 
 
 
曾祖父:什勒斯维希-霍尔斯坦-森讷堡-格吕克斯堡公爵腓特烈·威廉
 
 
 
 
 
 
 
 
 
 
 
高祖母:施利本女伯爵弗蕾德里克英语Countess Friederike of Schlieben
 
 
 
 
 
 
 
祖父: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
 
 
 
 
 
 
 
 
 
 
 
 
 
 
外高祖父:黑森-卡塞尔的卡尔王子
 
 
 
 
 
 
 
曾祖母:黑森-卡塞尔的路易丝·卡罗琳
 
 
 
 
 
 
 
 
 
 
 
外高祖母:丹麦的路易丝公主
 
 
 
 
 
 
 
父:希腊国王乔治一世
 
 
 
 
 
 
 
 
 
 
 
 
 
 
 
 
 
外高祖父:黑森-卡塞尔的腓特烈王子
 
 
 
 
 
 
 
外曾祖父:黑森-卡塞尔的威廉王子
 
 
 
 
 
 
 
 
 
 
 
外高祖母:拿骚-乌辛根的卡罗琳公主英语Princess Caroline of Nassau-Usingen
 
 
 
 
 
 
 
祖母:丹麦王后露易丝
 
 
 
 
 
 
 
 
 
 
 
 
 
 
外高祖父:丹麦的弗雷德里克王子
 
 
 
 
 
 
 
外曾祖母:丹麦的夏洛特公主
 
 
 
 
 
 
 
 
 
 
 
外高祖母:梅克伦堡-施威林的索菲·弗蕾德里克
 
 
 
 
 
 
 
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
 
 
 
 
 
 
 
 
 
 
 
 
 
 
 
 
 
 
 
 
外高祖父:俄罗斯沙皇保罗一世
 
 
 
 
 
 
 
外曾祖父: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
 
 
 
 
 
 
 
 
 
 
 
外高祖母:俄罗斯皇后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
 
 
 
 
 
 
 
外祖父:俄罗斯的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
 
 
 
 
 
 
 
 
 
 
 
 
 
 
外高祖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
 
 
 
 
 
 
 
外曾祖母:俄罗斯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
 
 
 
 
 
 
 
 
 
 
 
外高祖母:普鲁士王后路易丝
 
 
 
 
 
 
 
母:希腊王后奥尔嘉
 
 
 
 
 
 
 
 
 
 
 
 
 
 
 
 
 
外高祖父:萨克森-阿尔滕堡公爵腓特烈
 
 
 
 
 
 
 
外曾祖父:萨克森-阿尔滕堡公爵约瑟夫
 
 
 
 
 
 
 
 
 
 
 
外高祖母: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夏洛特·格奥尔金英语Duchess Charlotte Georgine of Mecklenburg-Strelitz
 
 
 
 
 
 
 
外祖母:萨克森-阿尔滕堡的亚历山德拉
 
 
 
 
 
 
 
 
 
 
 
 
 
 
外高祖父:符腾堡的路德维希公爵
 
 
 
 
 
 
 
外曾祖母:符腾堡的艾蜜莉亚女公爵英语Duchess Amelia of Württemberg
 
 
 
 
 
 
 
 
 
 
 
外高祖母:拿骚-威尔堡的亨丽埃特公主英语Princess Henriette of Nassau-Weilburg
 
 
 
 
 
 

他一出生便被确立为希腊王位的继承人,称“斯巴达公爵”(Δουκός της Σπάρτης)。年轻时就读于希腊军事学院。1886年他离开祖国来到德国,在海德堡大学深造,在普鲁士军队接受军事训练。1889年,康斯坦丁与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妹妹索菲公主结婚。

康斯坦丁在王储时期曾担任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主席。1897年希土战争时,康斯坦丁王储带领的希腊军队惨败,使希腊不得不割地赔款。1897年的王储战败使希腊内部兴起一股反对君权主义的自由派、改革派,获得越来越多中产阶级的支持,甚至连军官都生出一个强大的改革联盟,希望改变希腊自独立以来民选不足、君权独大的政治传统,于是爆发了1909年的“军事联盟政变”。1909年的军事联盟政变时,康斯坦丁王储被解除了军队的所有职务,乔治国王不但部分改革了贪腐问题,更在1910年授权自由改革派的韦尼泽洛斯进行体制大改造,1911年颁布新的民权宪法,但保留了国王的核心权力:“必要时”可自行任命首相来取代民选首相。

就任国王与扩土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中的康斯坦丁国王

1912年,康斯坦丁王储重新被授予希腊陆军总司令,参加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在战争中他带领希腊色萨利军在萨郎塔波罗和吉安尼察的战役中屡战屡胜,并于11月9日占领塞萨洛尼基,取得了光辉的胜利。1913年的比赞尼战役中,康斯坦丁王储带领的色萨利军再次获得胜利,歼灭了奥斯曼帝国军队,决定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巴尔干联盟的胜利。

然而在1913年3月15日,国王乔治一世在塞萨洛尼基遇刺身亡,康斯坦丁在悲痛的气氛中继承王位,称希腊人国王君士坦丁一世。许多国民更喜欢称他君士坦丁十二世,认为他是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53年被鄂图曼灭国、杀死)的继承者,最终将“收复”希腊王国的“真正首都”──君士坦丁堡

同年5月,奥斯曼帝国宣布投降。希腊通过战争得到了约阿尼纳、塞萨洛尼基和克里特。因为许多方面的矛盾,特别是马其顿的归属问题,希腊、塞尔维亚与罗马尼亚联合起来反对保加利亚。1913年6月1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7月便以保加利亚的失败告终,马其顿一分为三,希腊确定了对爱琴海马其顿的所有权,战争的胜利使国王在原有国土中广得人心,让人民遗忘康斯坦丁在1897年的惨败纪录,更让希腊的领土、人口扩张一倍。但是,新并入的北部人却多数支持自由主义、反对君权,与旧有的南部盛行君权主义格格不入,促使三年后潜藏在南部旧土的自由派联合北部的多数新并人口,发起以首相韦尼泽洛斯为首的大分裂行动。

 
在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康斯坦丁和首相韦尼泽洛斯(日后国王的强大政敌)携手合作,将希腊领土扩张到浅绿地区,成就希腊人伟大理想(“收复失土”)的重要突破

一战与国家大分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根据1913年的希塞条约,发生情况时希腊就得援助塞尔维亚。但这次进攻塞尔维亚的不是保加利亚,而是奥匈帝国。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向塞尔维亚保证如果保加利亚进攻它,希腊将向保加利亚宣战。而康斯坦丁一世作为德国皇帝的妹婿,反对自己的国家加入反对德国的战争,赞成中立。1914年8月8日,康斯坦丁一世被德国的威廉二世皇帝授予德意志帝国元帅荣誉。

1914年11月,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韦尼泽洛斯答应协约国派一支军队进攻达达尼尔海峡,遭到了总参谋长约安尼斯·梅塔克萨斯Ιωάννης Μεταξάς)和国王的反对。国王与韦尼泽洛斯决裂。韦尼泽洛斯辞去首相的职务,国王选择了亲德的季米特里奥斯·古纳里斯Δημήτριος Γούναρης)组建政府。但是,随着1915年大选韦尼泽洛斯党的获胜,韦尼泽洛斯于8月再任首相,持续推动希腊参加协约国阵营的计画。

 
首相韦尼泽洛斯与国王康斯坦丁一世

1915年9月,保加利亚宣布动员令,并于10月4日加入同盟国参战。康斯坦丁一世于9月亦签署了动员令,但拒绝希腊军队采取任何行动。10月7日,协约国军队在塞萨洛尼基登陆,国王罢免了首相韦尼泽洛斯。亚历山德罗斯·扎伊米斯Αλέξανδρος Ζαΐμης)担任了一个月的首相职务后,国王解散议会并指派斯特凡诺斯·斯库鲁迪斯Στέφανος Σκουλούδης)为新任首相。

到1916年,希腊的两极分化已经非常严重,在分化中保持中立已不再可能,每个人都必须采取立场。由于东正教会支持国王,希腊支持韦尼泽洛斯的派系具有反教权的特征;而由于社会主义者的反战立场,社会主义运动支持康斯坦丁一世。[1]

1916年4月,为了抗议协约国帮助战败的塞尔维亚军队在塞萨洛尼基避难,以及意大利进入北伊庇鲁斯,康斯坦丁一世宣布希腊合并北伊庇鲁斯。6月,协约国向希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解散希腊军队,斯库鲁迪斯因此下台,扎伊米斯就任首相。大选一再推迟,韦尼泽洛斯与康斯坦丁一世彻底决裂。10月,韦尼泽洛斯北上塞萨洛尼基(在希腊北部)建立反国王的临时政府,迅速控制了希腊北部、克里特和爱琴海诸岛。韦尼泽洛斯的支持者纷纷在塞萨洛尼基汇合。希腊因此分裂为两个政府:北亲英、南亲德,实质开启了希腊20多年的“国家大分裂英语National Schism”(保王派与反君权的韦尼泽洛斯派持续恶斗,彻底撕裂希腊并最终破坏了人民对君主制的支持),可说是对外立场和内部意识形态总清算的大对决:北部亲英的自由派,对上南部亲德的保守君权派。

1916年底,英法派兵支援韦尼泽洛斯,并顺势在12月19日承认了他的临时政府;法国海军则封锁了雅典的希腊政府,不让雅典的亲德势力有机会连系德国。这清楚说明:当时协约国虽然承认了一个希腊、两个政府,但实质上偏向韦尼的临时政府。

第一次被废黜与复位

1916年9月19日,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与海军总司令保罗·孔杜里奥提斯Παύλος Κουντουριώτης)在克里特成立敌对政府。10月,韦尼泽洛斯北上塞萨洛尼基。韦尼泽洛斯的敌对政府控制了希腊北部、克里特和爱琴海诸岛。韦尼泽洛斯的支持者纷纷在塞萨洛尼基汇合。俄罗斯与意大利反对这个政府:俄罗斯反对他是因为康斯坦丁一世的母亲是俄罗斯的公主,意大利人把韦尼泽洛斯当作他们对小亚细亚野心的潜在敌人。英法担心引起希腊内战,没有承认韦尼泽洛斯政府

英法趁此机会对康斯坦丁一世及其政府施加压力,但国内的亲德派发动了反协约国宣传。法国上将毛瑞斯·萨莱伊派出军队登陆,并向雅典逼近。12月,双方军队发生交火。

因为此次事件,雅典爆发了反韦尼泽洛斯的运动。为了报复,协约国于12月19日承认韦尼泽洛斯政府,萨莱伊的海军封锁了希腊。协约国承认了一个希腊、两个政府。

1917年5月,塞萨洛尼基举行了支持韦尼泽洛斯的游行,韦尼泽洛斯的支持者们要求协约国废黜康斯坦丁一世。6月10日,协约国要求康斯坦丁一世逊位。康斯坦丁一世同意逊位,并让长子乔治王储离开希腊,因为乔治王储曾在德国参军,协约国不同意由他继承王位。次子亚历山大将继承王位。康斯坦丁一世于6月11日正式退位,流亡瑞士

1920年10月25日,亚历山大国王因被猴子咬伤而引起的败血症而去世。韦尼泽洛斯劝说康斯坦丁一世的第三子保罗继承王位但遭拒绝。11月,韦尼泽洛斯的自由党在大选中惨败,韦尼泽洛斯下台。在11月的公投英语1920 Greek referendum中,支持康斯坦丁一世复位的投票占总票数的98.97%。康斯坦丁一世于12月19日复位。

第二次逊位与去世

康斯坦丁一世复位后重蹈韦尼泽洛斯的覆辙,将希腊推向战争的深渊。当时的希腊正与即将灭亡的奥斯曼帝国进行着第二次希土战争,战争已深入到小亚细亚半岛,康斯坦丁一世命令希军继续深入,准备进攻正在建设的新首都安卡拉。随着1921年8月萨卡里亚战役的失败,希军在小亚细亚已丧失得胜的可能。

1922年3月,列强在巴黎开会提出停火建议,希腊接受了停火。但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要求希军撤出小亚细亚,列强拒绝了他的要求。于是土耳其军队于8月向士麦那发起总攻,并于9月9日占领士麦那。9月13日起,士麦那燃起了持续四天的大火,城内的希腊人或选择逃跑,没逃掉的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希腊政府因此解散军队并辞职。康斯坦丁一世也于9月27日宣布退位,流亡意大利西西里岛。长子乔治继位,称乔治二世。

四个月后的1923年1月11日,康斯坦丁一世在西西里的巴勒莫去世,享年54岁。康斯坦丁一世的葬礼在佛罗伦萨的东正教堂举行。1936年君主制复辟后,康斯坦丁一世的遗体重新安葬在塔托伊的王室墓园。

大众形象和遗产

 
一尊在塞萨洛尼基的康斯坦丁雕像

在20世纪上半撕裂希腊的两大派势力(保王派和自由派)中,康斯坦丁一世是保王派最得民心之领袖,如同韦尼泽洛斯是自由派最得民心之领袖那般,康斯坦丁和韦尼两人成为20世纪上半最得民心的两位希腊人;然而如今大多希腊人拥抱的是韦尼泽洛斯的自由价值与共和遗产,却遗忘(或忽视)了康斯坦丁曾经被推崇的伟大,因为康斯坦丁代表的希腊民族主义的核心──东正教之神权和拜占庭帝国之继承人,很难经受20世纪下半的现代化考验。

在流行文化中,保王派的口头禅──“面包、橄榄和康斯坦丁国王”(psomi,elia ke Kotso Vasilià)仍是极受爱戴的流行语;但另一方面韦尼泽洛斯派则喜欢用“娘们康丝坦”(psorokòstena)来讽刺国王,极尽侮辱之能事。

婚姻与子女

 
康斯坦丁一世的长女埃列娜

1889年10月27日,康斯坦丁一世在雅典与德意志皇帝兼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的第三女索菲·多萝泰娅·乌尔丽克·艾丽丝(德文名:Sophie Dorothea Ulrike Alice,希腊文名:Σοφία της Πρωσίας,1870年6月14日—1932年1月13日)结婚,二人婚后有三子三女:

  • 长子乔治Γεώργιος,1890年7月19日—1947年4月1日),1922年康斯坦丁一世第二次逊位后即位,1925年希腊实行共和制被迫退位,1935年复位;
  • 次子亚历山大Αλέξανδρος,1893年8月1日—1920年10月25日),1917年康斯坦丁一世第一次逊位后即位,1920年被猴子咬伤致死;
  • 长女埃列娜Ελένη,1896年5月3日—1982年11月28日),1921年与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结婚,有一子,即罗马尼亚国王米哈伊一世
  • 三子保罗Παύλος,1901年12月14日—1964年3月6日),1947年继承长兄成为国王;
  • 次女伊莲妮Ειρήνη,1904年2月13日—1974年4月15日),1939年在佛罗伦萨与意大利的斯波莱托公爵艾蒙内结婚,后成为挂名的克罗埃西亚王后;
  • 三女爱卡特琳妮Αικατερίνη,1913年5月4日—2007年10月2日),1947年与英国人理查德·坎贝尔·布兰德拉姆结婚,自称凯瑟琳·布兰德拉姆女爵士,有一子。

参考资料

  1. ^ Kostis, Kostas. History's Spoiled Children: The Story of Modern Greece. London: Hurst. 2018. ISBN 9781849048255. 

书籍

  • 杨公素. 希腊近代史.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年. ISBN 7-100-01626-6. 
  • 范·德·基斯特, 约翰. 希腊人的国王们. Sutton Publishing. 1994年. ISBN 0-7509-2147-1. 
  • Μελάς, Γεώργιος. Ο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 Αναμνήσεις του πρώην γραμματέως του. Αθήνα: University Studio Press. 2000. 
康斯坦丁一世 (希腊)
出生于:1868年8月2日逝世于:1923年1月11日
前任者:
乔治一世
希腊人之王
1913年3月18日—1917年6月11日
继任者:
亚历山大一世
前任者:
亚历山大一世
希腊人之王
1920年12月19日—1922年9月27日
继任者:
乔治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