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清秀(1927年5月1日—2015年6月4日),台湾文学作家,公务员。台湾台北人。笔名:青峰、坦诚、村夫子、村夫、苦笑生。曾获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长篇小说奖、盐分地带文艺营“台湾文学特殊贡献奖”、巫永福文学奖、台北西区扶轮社扶轮文学奖、台湾文学牛津奖等。

廖清秀
出生(1927-05-01)1927年5月1日
日治台湾台北州七星郡汐止街
逝世2015年6月4日(2015岁—06—04)(88岁)
笔名
  • 青峰
  • 坦诚
  • 村夫子
  • 村夫
  • 苦笑生
文学运动文友通讯
代表作《恩仇血泪记》
奖项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长篇小说奖

巫永福文学奖
台北西区扶轮社扶轮文学奖

台湾文学牛津奖

生平

 
文友通讯》廖清秀资料登记表

廖清秀,1927年生于台北汐止[1],毕业于日治时期私立成渊学校,后通过教师检定与普考,曾任汐止国民学校社后分教场教师。日治末期,曾改姓“羽本”[1]。1945年,太平洋战争末期,廖清秀征召入日本海军,在战场上遭遇未爆弹爆炸,伤愈后又罹患赤痢,两度徘徊鬼门关。战后,廖清秀返台,转至南港国民学校任教,并开始修习中国语文。1947、1952年分别通过普考、高考,历任交通处科员、台湾省气象所科员、中央气象局专员、科长、中央气象局专门委员,至1992年退休。1950年参加中国文艺协会开办之第一届小说研究班,开始学习写作,毕业作品《恩仇血泪记》获得1952年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长篇小说奖。曾于1957年参加由锺肇政主编之《文友通讯》,与锺理和、锺肇政等人同为台湾战后第一代跨语言作家。[2]

著作

小说

《冤狱》,1953年9月,中兴文学出版社。

《恩仇血泪记》,1957年1月,自费出版。

《金钱的故事》,1976年2月,鸿儒堂出版社。

《廖清秀集》,1991年7月,前卫出版社。(台湾作家全集)

《不屈服者》,1993年6月,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反骨》,1993年7月,远景出版公司。

《第一代》,1994年6月,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散文

《能幽默些就好》,1999年10月,九歌出版社。

《命会改》,2005年12月,台北县文化局。

儿童文学

《丑小鸭》,1970年4月,东方出版社。

《金银岛》,1977年12月,东方出版社。

《南丁格尔》,1984年12月,光复书局。

《辛巴达航海记》,1986年1月,光复书局。

报导文学

《十七岁当老师》,2003年12月,台北县文化局。

参考资料

  1. ^ 1.0 1.1 顾敏耀. 虛構型敘事型文本的歷史性考察──廖清秀《冤獄》研究. [2023-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6). 
  2. ^ 廖清秀. 台湾作家作品目录资料库.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2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