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话中原官话的一种,有其独有特点。这里的开封话主要是指开封市区使用的方言,不包括开封郊县的方言。开封方言直白易懂,方言词汇很多,诙谐幽默。

与其他中原官话相比,开封话主要特点为儿化音明显,存在吞音,和‘平水韵九屑’元音【e】的大量使用。

音系

儿化音

与郑州话相比,开封话儿化音现象突出。有人把郑州话比作“河南味的普通话”,把开封话比作“河南味的北京话”,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儿化音的大量使用。且儿化音往往伴随着缩减词句的功能,如把“绳子”、“小妮子”、“小舅子”、“妗子”、“花”、“门”、“小李”直接儿化读作“绳儿”、“小妮儿”、“小舅儿”、“妗儿”“花儿”、“门儿”、“小李儿”。

尖团合流

例如“幸”“姓”同音。

吞音

开封话中存在广泛的吞音等语流音变的现象。由于吞音,语速更快,但讲话含混不清的情景更多。例如,“你去弄啥呢?”“不喜欢”“学院门”“新街口”在开封话中变成“女nua啦”“不旋”“旋门儿”“歇口儿”等。

辅音置换

“就是”在开封话中说成“逗是”。 “就这样吧”说成“逗就这吧”。

‘平水韵九屑’元音【e】的普遍使用

开封话另一大特点就是把‘平水韵九屑’元音/e/作为主元音来使用,如“这”/dʒè/,“车”/tʃé/,“热”/ʒé/,“蛇”/ʃè/,“核桃”/hètào/,等。这个特点已经成为了分辨开封人和郑州人的依据之一。/e/音使用的现象在其他河南方言中不多见,但在中国其他官话地域却有类似情况,比如重庆话中,就也有/e/音大量使用的现象。

减缩字

词句的减缩是中原官话的特点之一,往往几个字就能够代表其他方言的长句。而开封话相对中原官话显得更加减缩。如:把“筷子”读作/kuiáo/,把“孩子”读作/hiào/,把“鸡子”读作“揪”,都省去了“子”字。

方言字

  • “中”:行。
  • “羊二”:现在。
  • “就弯儿”:根本。。。干脆。。。
  • “可”:非常。
  • “兴”:态度蛮横,厉害,发狠,兴奋。
  • “蹩”:固执。
  • “嗻”:依靠,撒娇。
  • “bè”:“别”字的异读。
  • “冇” [mou]:没有。
  • “屙” [e]:排大便。
  • “攉” [huo]:泼,倒。
  • “能”:聪明。
  • “精喜”:聪明(贬称)。
  • “半吊”:二百五。
  • “月白/be/”:事情没下文了。
  • “和搅”:搅合,捣乱。
  • “夜个”:昨天。
  • “鸡个”:今天。
  • “咩个”:明天。
  • “嗷嗷”:大声喊叫。
  • “张精”:逞强,逞能,张扬。
  • “挟邩” [xiehuo]:大声说话。
  • “赖孙”:坏蛋。
  • “燕面糊”:蝙蝠。
  • “鬼溜”:得意。女孩儿长得迷人(贬称)。
  • “遮楞”:“侧着、斜着、歪着”。
  • “直楞”:“竖起来的、精神的”。
  • “撮革/gé/囊”:“倒垃圾”。
  • “揢”/ke/:捕捉。如“捉小偷”说成“揢/kè/小偷”。
  • “hào”:“风筝”,有音无字。
  • “打/dèlou/”:“打陀螺”,有音无字。

与郑州话的争议

一部分开封人认为郑州话是一种新兴的语言,由于交通便利发展迅速,各地居民(河南人居多)迅速涌入郑州。语言混杂,于是按照普通话的标准河南味化,形成了郑州话。不能代表河南话。但是同样有人认为郑州话由于没有大量的特殊字词发音,因此与外省人沟通方便,利于交流。事实上,如今电视节目中的河南方言大多是郑州话,这种话很容易被官话语系的人听懂。这样引起了一些认为开封话才是正宗河南话人士的反对,因为开封长期作为河南省会,其语言在郑州崛起前一直被视作河南话的代表。但是有人认为开封话读音使用都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会给外地人难以听懂的感觉。

河南省会从开封迁至郑州后,随着大批开封人的到来,开封话对郑州话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再加上国家大力推广以北京话为蓝本的普通话,而开封话和北京话原本就有一定程度的近似,同属于北方话次方言。同时,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便利的交通使本省乃至全国各地居民涌入郑州,语言混杂,相互影响,所以,以开封话为基础演变而来的郑州话,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但又接近普通话风格的郑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