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集乐轩

集乐轩台湾话Tsi̍p-lo̍k-ian),又称集乐轩,是位于台湾彰化县彰化市的曲馆,现为彰化县县定古迹[1]

彰化集乐轩
东门集乐轩
集乐轩外观 地图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彰化县彰化市永乐街57巷15号
建成时间 日治台湾昭和九年(1934年)
官方名称彰化集乐轩
类型登录等级:县定古迹
登录种类:曲馆
评定时间2012年11月26日
详细登录资料

沿革

集乐轩是彰化地区仅次于梨春园的重要北管曲馆,其创建者为清朝年间渡海来台的杨应求,该者曾在彰化县城创立包括集乐轩、梨春园、月华阁和绎如斋在内的“彰化四大馆”,因曾师承关系等因素分成了两派,即集乐轩为主的“轩派”与梨春园的“园派”,月华阁与绎如斋则被归为轩派,两派之间竞争激烈,称为“轩园咬”。[2][3]其第三代传师为江清江[4]

集乐轩其馆舍原址最初位于在彰化庆安宫三川殿,后迁移至庆安宫前,直到昭和九年(1934年)由林绸[5]发起重新改建馆舍的计画,联合林大江、吴满、吴聘、黄泷元等人募资购地兴建新建筑。

集乐轩于1994年后停止活动,其建筑后在2012年11月26日经彰化县政府公告指定为县定古迹,并在2019年开始进行整修[6][7][8],针对大木构件、屋面、内外墙壁体等工项修复,整体工程约在2020年5月竣工,并在同年7月6日再度以“集乐轩”之名重新作为曲馆练习集会所用,对外开放民众参观。[9]

建筑设计

集乐轩共有主体建筑及广场构成,正面外观为典型西方古典样式牌楼厝,以泥塑、多立克柱式作为装饰语汇。其中外观以以洗石子仿西是元素,牌楼刻有“集乐轩”三字。

其内部格局设有拜亭(前步口)、正厅、曲馆埕、右后步口、左后步口、仓库等设施。正体供奉西秦王爷神桌,内部部分彩绘则是由彩匠师陈颖派[10]与其子陈文俊所绘制,目前建筑内保存包括碑记、匾额、七音锣、乐器、戏箱[11]、曲本抄本、乐服等文物。[12]

右后步口与左后步口过去作为曲馆老师居住或是处理轩内等办公事务用处,仓库则作为摆放表演、北管乐器器具使用。屋架则为了调整屋面高度,大量使用垫木,并使用童柱达到前高后低的结构效果,避碰触民间禁忌。门外的广场作为曲馆埕使用,在过去用于当地民众进行集会或是集乐轩练习演戏、龙阵的场所。

另见

参考文献

  1.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彰化集樂軒-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中文(台湾)). 
  2. ^ 軒園咬-台灣大百科全書. nrch.culture.tw. [2022-09-24]. 
  3. ^ 林文龙. 《台灣中部的人文》. 台北市: 常民文化. 1998年1月: 208、209页. ISBN 957-8491-16-6. 
  4. ^ 中华民国文化部. 江清江-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中文(台湾)). 
  5. ^ 中华民国文化部. 林綢-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中文(台湾)). 
  6.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彰化集樂軒修復工程開工-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中文(台湾)). 
  7. ^ 彰化集樂軒古蹟修復工程開工 讓原始傳統藝文風華再現. 台湾好新闻. [2022-09-24]. 
  8. ^ 吴哲豪. 彰化集樂軒修復工程開工 傳承戲曲文化. Newtalk新闻. 2018-11-13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中文(台湾)). 
  9. ^ 谢琼云. 休館逾25年 北管曲館彰化集樂軒修復竣工重獲新生 - 寶島. 中时新闻网.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9) (中文(台湾)). 
  10.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彩繪匠師-陳穎派-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中文(台湾)). 
  11. ^ 中华民国文化部. 北管樂團集樂軒戲箱-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中文(台湾)). 
  12. ^ 徐裕健建筑师事务所. 〈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集樂軒調查研究〉. 彰化县政府: 彰化县文化局. 201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