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蕃役战死病殁忠魂碑
石门忠魂碑,全名征蕃役战死病殁忠魂碑,是位于台湾屏东县车城乡,为纪念牡丹社事件与原住民交战而战死或病死之547位日军的忠魂碑,已于2011年登录屏东县历史建筑。
石门忠魂碑 | |
---|---|
征蕃役战死病殁忠魂碑 | |
位置 | 屏东县车城乡四重溪段151-142地号 |
建成时间 | 昭和11年(1935年) |
公众参观 | 开放时间:公有设施使用 参观费用:全天 |
官方名称 | 石门忠魂碑 |
类型 | 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碑碣 |
详细登录资料 |
历史
建造背景
1871年,因八瑶湾事件中,54名琉球人误闯排湾族领地,被当地部落视为入侵者而出草为由[1][2],在时任台湾蕃地事务都督西乡从道的领导下,于5月12日率领日军出兵于射寮登陆,在5月22日石门攻击以牡丹社为主的原住民部落后,随后在则在龟山(今车城乡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附近)长期驻扎,清帝国对此随即提出抗议。最终日军因感染热病而死亡超过五百人,又耗费六百万圆以上的钜额军费,因此日本政府透过外交手段与清帝国和解,并在该年十一月撤兵。史称为“牡丹社事件”或“台湾出兵”。[3][4]
日治时期
台湾在1895年10月因《马关条约》割让予日本,为了扩大纪念日本领台四十年,在1935年7月7日通过建立西乡都督遗迹纪念碑记念碑以兹纪念。其中忠魂碑设置在西乡都督遗迹纪念碑另一山坡一侧,并一同在1936年3月13日完工,同月15日举行除幕式启用。在除幕式当日,出席者有西郷从德(西乡从道之子)、总督府总务长官平冢广义、总督官房法务课长山本真平、铃木理蕃课长、技师井手薰、台湾军参谋长荻洲立兵、台南州知事藤田傊治郎、高雄州知事内海忠司等一百多人列席参加[5],其中忠魂碑三字是由时任台湾军司令官柳川平助题字。
形式设计
当前原碑已毁损,仅保留“碑”以下之石碑遗构,基座则保存完好,然而基座碑文则被刨去,并在近年迁建于西乡都督遗迹纪念碑附近,共同形构石门古战场的历史文化景观。[6]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引用
- ^ 宮古島民54人が犠牲に…研究者「知ってほしい」墓参の勧め 台湾「牡丹杜事件」 | 沖縄タイムス+プラス ニュース. 冲縄タイムス+プラス. [202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3) (日语).
- ^ 琉球漂流民殺害事件(りゅうきゅうひょうりゅうみんさつがいじけん)|日本史 -り-|ヒストリスト[Historist]−歴史と教科書の山川出版社の情報メディア−. Facebook OGP用 サイト名. [2020-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日语).
- ^ 王淑慧; 蔡明坤. 清末南臺灣涉外事件與鵝鑾鼻燈塔興建之關係(1867-1883). 2015-10-26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 ^ 牡丹社事件. 《台湾大百科全书》. 中华民国文化部. 200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5).
- ^ 理蕃の友发行所. 石門の古戰場に西鄉都督の記念碑. 理蕃の友. 1936-05-01.
- ^ 何培夫. 《臺灣碑碣概覽》. 台北市: 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 2002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