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
新奥尔良,港台又译纽奥良(英语:New Orleans,/nuː ˈɔːrlɪnz/,[2][3]/nuː ˈɔːrliənz/,/nuː ɔːrˈliːnz/或/ˈnɔːrlənz/,法语:Nouvelle Orleans),旧译纽柯连、纽阿连,是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港口城市,同时也是该州最大的城市。行政上与新奥尔良堂区(Orleans Parish)同域。根据202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4],新奥尔良的人口为 383,997人,成为路易斯安那州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美国东南部人口第十二大城市。作为一个主要港口,新奥尔良被认为是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经济和商业中心,但新奥尔良不是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
新奥尔良 New Orleans | |
---|---|
合并市-堂区 | |
新奥尔良市 | |
绰号:The Crescent City; The Big Easy; The City That Care Forgot; Nawlins; NOLA | |
在州内的位置 | |
坐标:29°57′N 90°4′W / 29.950°N 90.067°W | |
国家 | 美国 |
州份 | 路易斯安那州 |
堂区 | 奥尔良堂区 |
建立 | 1718年 |
政府 | |
• 市长 | LaToya Cantrell(D) |
面积 | |
• 合并市-堂区 | 350 平方英里 (900 平方公里) |
• 陆地 | 169 平方英里(400 平方公里) |
• 水域 | 181 平方英里(500 平方公里) |
• 都会区 | 3,755.2 平方英里(9,726.6 平方公里) |
海拔 | −6.5 to 20 英尺(−2 to 6 公尺) |
人口(2014)[1] | |
• 合并市-堂区 | 383,997人 |
• 密度 | 2,267人/平方英里(858人/平方公里) |
• 都会区 | 1,270,530(全美第45) |
居民称谓 | New Orleanian |
时区 | CST(UTC-6) |
• 夏时制 | CDT(UTC-5) |
电话区号 | 504 |
网站 | nola.gov |
新奥尔良以其独特的音乐文化(爵士乐的诞生地)、克里奥尔美食、独特方言以及每年一度的庆祝活动和节日而闻名于世,其中最著名的是新奥尔良狂欢节。这座城市的历史中心为法国区,以其数目众多的法国风格和西班牙克里奥尔建筑以及波旁街上充满活力的夜生活而闻名。这座城市被描述为美国“最独特”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跨文化和多语言的传统[5][6][7][8][9] 。此外,由于其在电影业和流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新奥尔良经常也被称为“南部好莱坞”。[10][11]
新奥尔良由法国殖民者于1718年创立,曾是法属路易斯安那的领土首府,之后在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后成为美国的一部分。新奥尔良在1840年曾是美国人口第三多的城市[12],到了20世纪中期一直是美国南部最大的城市。由于城市周围地理环境造成降雨量过大、海拔较低、排水不畅以及靠近多个水域的影响,新奥尔良历来非常容易受到洪水的侵袭。州政府和联邦当局已经安装了一个复杂的堤坝和排水泵系统保护这座城市。[13][14]
2005年8月,受到卡特里娜飓风的严重影响,该飓风淹没了新奥尔良80%以上的地区,造成1800多人死亡,数千名居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减少50%以上[15]。自卡特里娜飓风以来,重大的重建工作导致该市人口急速反弹。居民表达了对高档化、新居民在以前紧密联系的社区购买房产以及长期居民流离失所的担忧。[16][17][18][19] 这座城市和新奥尔良堂区一体,[20]截至 2017 年,新奥尔良堂区是路易斯安那州人口第三多的堂区,城市和堂区北面是圣坦曼尼堂区和庞恰特雷恩湖,东面是圣伯纳德堂区和博尔涅湖,南面是普拉克明堂区,南面和西面是杰斐逊堂区。目前,新奥尔良已经是新奥尔良都会区的基础城市,该大都市区在2020年的人口为 1,271,845人。大新奥尔良是路易斯安那州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区。[21]
历史
在欧洲人到来前,新奥尔良所在的地区属于密西西比河河口的沼泽地,由于鳄鱼和毒蛇的数量巨大,印第安人的数量都十分稀少。16世纪初已经有欧洲人到访密西西比河河口,早期到此地的欧洲人大多是西班牙探险者,他们沿着佛罗里达西海岸和德克萨斯海岸进行探索,在发现密西西比河后就开始对河流的沿岸进行探索,但受限于科技和自然环境,西班牙人难以殖民这一地区,因此直到17世纪初这里依然是无主之地。
新奥尔良由密西西比公司在让-巴蒂斯特·勒穆瓦纳·徳·比安维尔的指挥下建立于1718年5月7日。当时新奥尔良的土地属于奇蒂马查人。这个新城市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二世,当时的法国摄政王。开始时法国人力图在此建立一个稳固的据点,所以早期的新奥尔良有城墙和堡垒。英国人、西班牙人乃至海盗都曾试图攻击此地,但难以得逞。18世纪上半叶,法国探险家和商人已经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开辟据点和贸易路线,随着圣路易斯、皮奥里亚等地的商业逐渐发展,新奥尔良的贸易枢纽地位得到加强,因为陆路运输的低效率和英国人及其支持的印第安部落不断对法国的据点构成威胁,在法印战争期间,法属加拿大(魁北克,或称下加拿大)与五大湖以南的法国殖民地的陆路联系经常被切断,所以内陆的货物进出口大多经过新奥尔良,这使得这座城市的经济蓬勃发展。
随着七年战争的失利,法王路易十五签署了1763年巴黎条约,将新法兰西的大部分都割让给了英国,失去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为了防止英国人独吞全部的法国殖民地从而坐大,新奥尔良所在的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在1762年秘密签署的枫丹白露条约中被割让给西班牙。但不久之后新奥尔良所在的西新法兰西(又称法属路易斯安那)的法裔居民因不满西班牙王室的统治而发动叛乱,而内外交困的西班牙帝国无力控制该地,又将其交还法国[22]。
新奥尔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是法国人支持大陆军的一个重要港口,法国人通过新奥尔良走私数目庞大的军火和补给,缓解了大陆军在战争初期的不利局势。伯纳多·德·加尔维斯在1779年成功地抵御了英国军队对新奥尔良的进攻。
1803年,因为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在对反法同盟的战争中开销巨大,法国不得不抛弃或出售海外资产来弥补开支。为了弥补赤字,同时也为了防止英国夺取殖民地,法国将法属路易斯安那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对于渴望扩张的美国而言,路易斯安那几乎将其国土扩张了一倍。鉴于新奥尔良的地位(新奥尔良到圣路易斯的水路对于美国开发密西西比州、西田纳西、西肯塔基以及伊利诺伊南部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将密西西比水系彻底变成美国的内陆水系,从而避免被外国控制),美国政府迅速接纳了路易斯安那州加入联邦的请求,新奥尔良也就成为了美国的城市。
南北战争前,由于西进运动的蓬勃发展,圣路易斯和孟菲斯等城市迅速发展,同时伊利诺伊州中南部、印第安纳南部的城市也在成长,内陆河流贸易迅速发展,加上田纳西、密西西比、阿肯色等地的棉花种植业规模和产值激增,新奥尔良迅速成为美国南方和密西西比河沿岸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棉花和奴隶的贸易中心。
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退出联邦,组建美利坚联盟国。由于种植园经济的主导地位,路易斯安那也退出了联邦,这使得新奥尔良的贸易大受打击——因为很多北方的大城市,例如圣路易斯和孟菲斯都在北方阵营,贸易被迫中断。1861年,联邦军(北军)海军进攻新奥尔良,在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对整个南部沿海进行封锁,意图切断南方的棉花出口收入和与英国的联系(南方的最大贸易伙伴是英国,主要贸易货物是棉花),这导致新奥尔良经济基本崩溃。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南方进行军事管制,在1870年代相继还政于民,重新接纳各叛乱州并组建地方政府。但南方民主党随后掌控南方,包括新奥尔良在内的各大城市都相继颁布了《吉姆克劳法》(种族隔离法律),这使得新奥尔良的经济一直得不到恢复,同时还衍生出黑人贫民窟和种族冲突问题。二战前,新奥尔良的经济依旧是农业和贸易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工业因为劳动力短缺和经济不景气而无法同北方大城市竞争。
1960年代,由于种族冲突愈演愈烈,加上民众和中央政府的压力,新奥尔良同南方其他大城市一样,撤销了种族隔离法律。此后,由于汽车和公路的普及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新奥尔良出现了逆城市化,中产阶级(绝大多数是白人)搬离市中心迁往郊区,市区旧城区逐渐变成贫民窟,只有中央商务区(CBD)和法国区(French Quater)因为旅游业和金融业而保持繁荣。
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吹袭后,新奥尔良成为重灾区,大量灾民逃往邻近的巴吞鲁日,一度使巴吞鲁日在人口上超过新奥尔良成为路州最大城市。卡特丽娜飓风的善后和救援工作十分低效缓慢,更由于黑帮和犯罪团伙灾后实施大规模抢劫导致资源被维持治安的需求所分散,新奥尔良的经济一直难以恢复,很多社区直到现在都没有居民。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更对重建工作雪上加霜。
地理
新奥尔良位于29°57′53″N 90°4′14″W的密西西比河岸边上,大致在墨西哥湾上游的169公里处。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给出的数据,新奥尔良的城市面积为907平方公里,其中51.55%,也就是467.6平方公里是陆地。 新奥尔良地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同时也毗邻庞恰特雷恩湖。新奥尔良接近河岸的部分是由许多起伏的丘陵组成的。
新奥尔良属典型的副热带湿润气候,大体上终年暖和,雨热同季。冬季温和,微潮,时而偏向温暖,日最高气温低于10 °C(50 °F)的平均日数7.1天,日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0 °C(32 °F)的平均日数5.4天;夏季炎热潮湿,日最高气温达30 °C(86 °F)的日数年均有137天,达35 °C(95 °F)的有17天;日低温大于或等于25 °C(77 °F)的年均日数为38天。[23]最冷月(1月)均温12.4 °C(54.3 °F),国际交换站极端最低气温−12 °C(11 °F)(1989年12月23日);全市极端低温为−14 °C(6 °F)(1899年2月13日在Audubon公园)。[23]最热月(8月)均温28.9 °C(84.0 °F),国际交换站极端最高气温39 °C(102 °F)(1980年8月22日);全市极端高温为41 °C(105 °F)(2004年7月25日在KNEW)。[23]年均降水量约1,610毫米(63.4英寸);际交换站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988毫米(38.88英寸)(2000年),最多为2,600毫米(102.37英寸)(1991年);全市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712毫米(28.03英寸)(1938年在KNEW),最多为2,889毫米(113.74英寸)(1991年在Audubon公园)。[23]雪为罕见;1852年以来,全市有17场可测量的雪,[24]最后一场可测量出现于2009年12月4日,[23]最大一场为21厘米(8.2英寸)(1895年2月14日与15日)。[24]无霜期平均有317天(2月3日至12月21日)。[23]
新奥尔良国际交换站(1991−2020年正常值,1946年至今极端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8 (83) |
29 (85) |
32 (89) |
33 (92) |
36 (97) |
38 (101) |
38 (101) |
39 (102) |
38 (101) |
36 (97) |
31 (88) |
29 (85) |
39 (102) |
平均最高温 °C(°F) | 25.3 (77.5) |
26.5 (79.7) |
28.3 (82.9) |
30.3 (86.5) |
33.3 (91.9) |
35.1 (95.2) |
35.9 (96.6) |
35.9 (96.7) |
34.6 (94.3) |
32.1 (89.8) |
28.8 (83.8) |
26.8 (80.3) |
36.4 (97.6) |
平均高温 °C(°F) | 16.9 (62.5) |
19.1 (66.4) |
22.4 (72.3) |
25.8 (78.5) |
29.6 (85.3) |
32.2 (90.0) |
33.0 (91.4) |
32.9 (91.3) |
31.2 (88.1) |
27.0 (80.6) |
21.8 (71.2) |
18.2 (64.8) |
25.8 (78.5) |
平均低温 °C(°F) | 7.8 (46.1) |
9.8 (49.7) |
12.9 (55.3) |
16.5 (61.7) |
20.6 (69.0) |
23.7 (74.7) |
24.7 (76.5) |
24.8 (76.6) |
23.1 (73.5) |
17.9 (64.3) |
12.1 (53.7) |
9.1 (48.4) |
16.9 (62.5) |
平均最低温 °C(°F) | −1.4 (29.5) |
0.8 (33.4) |
3.3 (38.0) |
8.4 (47.1) |
14.1 (57.3) |
19.7 (67.4) |
21.9 (71.4) |
21.7 (71.1) |
17.4 (63.3) |
8.7 (47.7) |
3.2 (37.7) |
0.3 (32.6) |
−2.4 (27.6) |
历史最低温 °C(°F) | −10 (14) |
−9 (16) |
−4 (25) |
0 (32) |
5 (41) |
10 (50) |
16 (60) |
16 (60) |
6 (42) |
2 (35) |
−4 (24) |
−12 (11) |
−12 (11)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32 (5.18) |
105 (4.13) |
111 (4.36) |
133 (5.22) |
143 (5.64) |
194 (7.62) |
172 (6.79) |
176 (6.91) |
130 (5.11) |
94 (3.70) |
98 (3.87) |
122 (4.82) |
1,610 (63.35) |
平均降水天数(≥ 0.01 in) | 9.5 | 9.0 | 8.1 | 7.3 | 7.8 | 12.7 | 13.9 | 13.6 | 9.8 | 7.1 | 7.1 | 9.2 | 115.1 |
平均相对湿度(%) | 75 | 74 | 73 | 73 | 74 | 78 | 79 | 79 | 77 | 75 | 76 | 77 | 76 |
月均日照时数 | 153.0 | 161.5 | 219.4 | 251.9 | 278.9 | 274.3 | 257.1 | 251.9 | 228.7 | 242.6 | 171.8 | 157.8 | 2,648.9 |
可照百分比 | 47 | 52 | 59 | 65 | 66 | 65 | 60 | 62 | 62 | 68 | 54 | 50 | 60 |
数据来源:NOAA(1981–2010年相对湿度;1961–1990年日照)[25][23][26][27] |
新奥尔良(奥杜邦公园),1893年至今极端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9 (84) |
30 (86) |
33 (91) |
34 (93) |
37 (99) |
40 (104) |
39 (102) |
39 (103) |
38 (101) |
36 (97) |
33 (92) |
29 (85) |
40 (104) |
历史最低温 °C(°F) | −11 (13) |
−14 (6) |
−3 (26) |
0 (32) |
8 (46) |
12 (54) |
16 (61) |
16 (60) |
9 (49) |
2 (35) |
−3 (26) |
−11 (12) |
−14 (6) |
数据来源:NWS[23] |
新奥尔良(Lakefront机场/KNEW),1991−2020年正常值,1937年至今极端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30 (86) |
29 (85) |
32 (89) |
33 (91) |
36 (96) |
38 (101) |
41 (105) |
38 (101) |
38 (101) |
34 (93) |
31 (87) |
30 (86) |
41 (105) |
平均最高温 °C(°F) | 25.3 (77.5) |
26.6 (79.9) |
28.3 (83.0) |
30.2 (86.3) |
33.2 (91.8) |
35.2 (95.3) |
36.1 (96.9) |
35.8 (96.5) |
34.3 (93.7) |
31.5 (88.7) |
28.7 (83.7) |
26.6 (79.8) |
36.6 (97.8) |
平均高温 °C(°F) | 16.1 (61.0) |
18.5 (65.3) |
21.9 (71.4) |
25.4 (77.7) |
29.2 (84.6) |
31.8 (89.3) |
32.6 (90.6) |
32.7 (90.8) |
30.7 (87.2) |
26.2 (79.2) |
21.0 (69.8) |
17.4 (63.4) |
25.3 (77.5) |
平均低温 °C(°F) | 8.3 (46.9) |
10.4 (50.8) |
13.8 (56.8) |
17.4 (63.4) |
21.6 (70.9) |
24.7 (76.4) |
25.7 (78.2) |
25.9 (78.6) |
24.2 (75.6) |
19.2 (66.6) |
13.5 (56.3) |
9.7 (49.5) |
17.9 (64.2) |
平均最低温 °C(°F) | −0.1 (31.8) |
3.3 (38.0) |
5.6 (42.0) |
10.8 (51.5) |
16.7 (62.0) |
21.8 (71.3) |
23.4 (74.2) |
23.1 (73.5) |
19.8 (67.6) |
11.9 (53.5) |
6.1 (42.9) |
2.9 (37.2) |
−1.3 (29.7) |
历史最低温 °C(°F) | −7 (19) |
−8 (17) |
−2 (28) |
5 (41) |
11 (51) |
16 (60) |
20 (68) |
20 (68) |
12 (53) |
4 (40) |
−2 (29) |
−4 (25) |
−8 (17)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34 (5.26) |
104 (4.08) |
118 (4.63) |
149 (5.87) |
125 (4.94) |
153 (6.04) |
160 (6.29) |
164 (6.46) |
118 (4.64) |
92 (3.64) |
92 (3.64) |
118 (4.63) |
1,527 (60.12) |
平均降水天数(≥ 0.01 in) | 10.4 | 9.3 | 8.4 | 7.2 | 7.1 | 12.2 | 13.2 | 11.8 | 9.0 | 7.1 | 7.4 | 10.1 | 113.2 |
数据来源:NOAA[29][23] |
人口
新奥尔良人口现时以非裔美国人为主,也是灵魂乐发源地,更是路易斯安那州第一大城市。在曾经是一个移民城市,除了欧洲的冒险家外,这城市还是当时还有奴隶制度的美国最主要输入黑人奴隶的城市。1960年代后大量黑人移居新奥尔良,并逐渐取代白人成为第一大族群。现时大部分人口皆为黑人奴隶的后裔。新奥尔良一直是民主党的大本营。
历史种族构成 | 2020[30] | 2010[31] | 1990[32] | 1970[32] | 1940[32] |
---|---|---|---|---|---|
美国白人 | n/a | 33.0% | 34.9% | 54.5% | 69.7% |
—非拉丁裔白人 | 31.61% | 30.5% | 33.1% | 50.6%[a] | n/a |
非裔美国人 | 53.61% | 60.2% | 61.9% | 45.0% | 30.1% |
拉丁裔或西班牙裔 (含任何种族) | 8.08% | 5.2% | 3.5% | 4.4%[a] | n/a |
亚裔美国人 | 2.75% | 2.9% | 1.9% | 0.2% | 0.1% |
太平洋岛原住民 | 0.03% | n/a | n/a | n/a | n/a |
两个或更多种族身份 | 3.71% | 1.7% | n/a | n/a | n/a |
经济
新奥尔良经营著世界上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纽奥良港是海运业的中心。该地区占全国炼油和石化生产的重要部分,是陆上和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白领企业基地。自21世纪初以来,新奥尔良也已成长为科技中心。
新奥尔良也是一个高等教育中心,在该地区的11个两年制和四年制学位授予机构就读有50,000多名学生。杜兰大学是一所排名前 50 的研究型大学,位于住宅区。新奥尔良大都会是医疗保健行业的主要区域中心,拥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小型制造业。中心城市拥有快速发展的创业型创意产业部门,并以其文化旅游而闻名。大新奥尔良公司 (GNO, Inc.) 则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联络点,负责协调路易斯安那州经济发展部和各种商业发展机构。新奥尔良主要以旅游业、运输业和赌博业作为经济支柱。
文化
外来移民为此城引入丰富多变的文化,以爵士乐发源地和法国区的克里奥(Creole)文化闻名,居住人口大多是黑人及欧裔人士为主,法国区克里奥人是早期法国殖民者后代,克里奥人保存祖先的语言与文化,新奥尔良也因此是美国最有异国情调的城市,每年嘉年华会庆典以及融合法式和西班牙式烹饪的海鲜佳肴吸引川流不息的观光客。
罪案
罪案是新奥尔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 与美国可比城市一样,杀人和其他暴力犯罪的发生高度集中在某些贫困社区。 在新奥尔良被捕的罪犯几乎都是来自贫困社区的黑人男性:2011 年,97%是黑人,95%是男性。 91%的受害者也是黑人。 自1970年代以来,该市的谋杀率一直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并且一直是全国最高的谋杀率之一。 从1994年到2013年,新奥尔良是该国的“谋杀之都”,每年平均发生200多起谋杀案。 第一个记录在1979年被打破,当时该市发生了242起凶杀案。 这一记录再次被打破,到1989年达到250起,到1991年底达到345 起。到1993年,新奥尔良有395起谋杀案:每10万居民中有80.5起谋杀案。 1994年,这座城市被正式命名为“美国谋杀之都”,创下了424起谋杀案的历史高峰。 谋杀案数量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之一,超过了加里、印第安纳州、华盛顿特区和巴尔的摩等城市。1999年,该市的谋杀率下降到158的低点,并在2000年代初攀升至200宗。 2000年至2004年间,新奥尔良的人均凶杀率是美国所有城市中最高的,每年每100,000名公民中有59人被杀。
2006年,由于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死亡和难民搬迁,将近一半的人口消失了,并造成了广泛的破坏和流离失所,这座城市又创下了杀人案的记录。它被评为全国最危险的城市。到了2009年,暴力犯罪减少了17%,全国其他城市也出现了下降。但凶杀率仍然是美国最高的,每10万居民中有55到64人。2010年,新奥尔良的凶杀率降至每10万人49.1人,但在2012年再次上升至53.2人,在25 万或以上人口的城市中为最高。
暴力犯罪率是2010年市长竞选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2007年1 月,数千名新奥尔良居民游行到市政厅举行集会,要求警察和城市领导人解决犯罪问题。时任市长雷·纳金(Ray Nagin)表示,他“完全且完全专注于”解决这个问题。后来,该市在深夜在问题地区实施了检查站。谋杀率在2011年攀升14%,达到每10万人57.88人,上升到世界第21位。2016年,根据新奥尔良警察局发布的年度犯罪统计数据,有176人被谋杀。2017 年,新奥尔良的枪支暴力率最高,超过了人口较多的芝加哥和底特律。 2020年的谋杀案比2019年增加了68%,共有202起谋杀案。 刑事司法观察员将这种上升归咎于新冠肺炎的影响和警察策略的变化。
2025年1月1日凌晨3点多,一名来自德州的42岁退伍军人,驾驶皮卡车冲撞庆祝新年的人群,造成10人死亡、35人受伤的惨剧。凶嫌在与警方驳火的过程中遭到击毙,警方在他的车内找到伊斯兰国(ISIS)的旗帜,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将这起事件定调为“恐怖攻击”。[33]
交通
新奥尔良国际机场全称为新奥尔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国际机场。
新奥尔良国际机场是一座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杰佛逊县的民用机场。归属于新奥尔良市并位于市中心商业区西10海里(19公里)处。机场地址为路易斯安那肯纳市航线路900号。一小部分跑道位于圣查尔斯区的飞地。阿姆斯特朗机场为大新奥尔良区和东南路易斯安那的主要商业机场。过去该机场被称为摩圣特机场,也叫做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国际机场和新奥尔良国际机场。
教育
新奥尔良市区拥有数座高等院校,其中最知名的是创建于1834年的杜兰大学。
杜兰大学与艾默理大学、范德堡大学等大学齐名。学校获得《美国新闻及世界报道》评为一级国家级大学。1882年,新奥尔良商人保尔·杜兰(PAUL.TULANE)捐献了市价超过一百万美金的房地产作为教育基金,并设立杜兰教育基金委员会(Board of Administrators of the Tulane Educational Fund)监管资金使用。1884年州议会通过决议将大学的监管权移至杜兰教育基金委员会,路易斯安娜大学从此转为私立并更名为杜兰大学。 1885年,杜兰大学设立研究生院。1894年,杜兰大学设立工程学院,即现在的理学院。同年杜兰大学搬迁至目前在uptown的校区。1914年杜兰大学设立商学院,是当时美国南部最早的商学院。随后,杜兰大学陆续成立了其他学院。
2005年,由于卡特里娜飓风杜兰大学取消了秋季课程。2006年在灾后重新开课,有93%的学生重新返回了校园。
此外,新奥尔良大学是新奥尔良市的一所著名公立大学,1956年由州议员西奥多·哈克尼(Theodore M. Hickey)提出相关法案而创立,2011年加入路易斯安那大学系统。
体育
友好城市
参见
参考资料
注释
资料
- ^ List of 2020 Census Urban Areas. census.gov.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uly 22,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4).
- ^ Romer, Megan. How to Say 'New Orleans' Correctly. About Travel. about.com. [2015-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2).
- ^ Merriam-Webster Pronunciation. Merriam-Webster. Merriam-Webster, Inc. [2015-01-31].
- ^ QuickFacts: New Orleans city, Louisiana.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August 10, 2021 [August 12,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9).
- ^ Institute of New Orleans History and Cultur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December 7, 2006,. at Gwynedd-Mercy College
- ^ Hurricane on the Bayou – A MacGillivray Freeman Film. Hurricane on the Bayou.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15, 2016).
- ^ David Billings, "New Orleans: A Choice Between Destruction and Reparations", The Fellowship of Reconciliation, November/December 2005
- ^ Damian Dovarganes, Associated Press, "Spike Lee offers his take on Hurricane Katr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SNBC, July 14, 2006
- ^ The Founding French Fathers. [April 26,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2).
- ^ Hollywood South: Why New Orleans Is the New Movie-Making Capital. ABC News. [2020-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7) (英语).
- ^ Hollywood South: Film Production and Movie Going in New Orleans. New Orleans Historical. [2020-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7) (英语).
- ^ Population of the 100 Largest Urban Places: 1840.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1998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4).
- ^ About the Orleans Levee District. Orleans Levee. [July 7,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25, 2018).
- ^ Jervis, Rick. Fifteen years and $15 billion since Katrina, New Orleans is more prepared for a major hurricane – for now. USA TODAY. [2021-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7) (美国英语).
- ^ Report: New Orleans Three Years After the Storm: The Second Kaiser Post-Katrina Survey, 2008. The Henry J.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August 1, 2008 [July 7,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7) (美国英语).
- ^ Is Post-Katrina Gentrification Saving New Orleans Or Ruining It?. BuzzFeed. [July 7,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2) (英语).
- ^ Elie, Lolis. Opinion | Gentrification Might Kill New Orleans Before Climate Change Does. The New York Times. 2019-08-27 [2021-07-29].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美国英语).
- ^ Gentrification a Growing Threat for Many New Orleans Residents. Louisiana Fair Housing Action Center. [2021-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4).
- ^ Kinniburgh, Colin. How to Stop Gentrification. The New Republic. 2017-08-09 [2021-07-29]. ISSN 0028-65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7).
- ^ Orleans Parish History and Information. [March 18,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5, 2005).
- ^ U.S. Census websit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uly 7,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6-12-27) (英语).
- ^ 第三次圣伊德方索条约
-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NOWData - NOAA Online Weather Dat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 ^ 24.0 24.1 Snow Climatology for Southeast LA/South MS. NWS Slidell, LA. [2014-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 ^ Summary of Monthly Normals 1991–2020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 ^ WMO Climate Normals for NEW ORLEANS, LA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4-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 ^ Local Climatological Data Annual Summary with Comparative Data for NEW ORLEANS, LOUISIANA (KMSY)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3. [2022-06-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8).
- ^ ThreadEx. [2014-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 ^ Summary of Monthly Normals 1991–2020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5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New Orleans (city), Louisiana. State & County QuickFacts. U.S. Census Bureau.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2, 2016).
- ^ 32.0 32.1 32.2 Louisiana – Race and Hispanic Origin for Selected Cities and Other Places: Earliest Census to 1990. U.S. Census Bureau. [April 2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2, 2012).
- ^ D’Antonio, Jessie Yeung, Chris Boyette, Andy Rose, Holly Yan, Tori B. Powell, Eric Levenson, Jack Forrest, Shania Shelton, Isabelle. At least 15 killed after driver plows into crowd on Bourbon Street in New Orleans: Live updates. CNN. 2025-01-01 [2025-01-01] (英语).
- ^ Sister Cities designated by Sister Cities International, Inc. (SC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June 8,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