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村 (花莲县)
新社村(噶玛兰语:PateRungan)位于台湾花莲县丰滨乡中北方,东临太平洋,西依海岸山脉,北接矶崎村,南临丰滨村,全村辖区南北狭长,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侧山区坡度陡峭,开发受限制,东侧沿海地区主要为断层海岸地形,海岸侵蚀严重,海岸梯田为村内特有景观。本村年均温约24度,年均雨量约290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五月至十月份。
新社村 旧称:PateRungan | |
---|---|
村 | |
坐标:23°38′47″N 121°31′34″E / 23.64645°N 121.526013°E | |
国家 | 中华民国 |
县市 | 花莲县 |
乡镇市区 | 丰滨乡 |
区划 | 14邻 |
政府 | |
• 村长 | 江素珍 |
• 办公处 | 新社村2邻48号 |
人口(2020年7月) | |
• 总计 | 661人[1] |
• 户数 | 259户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村里代码 | 10015080002 |
毗邻 | 矶崎村、丰滨村、光复乡东富村 |
本村人文资源丰富,居民以阿美族及噶玛兰族居多[2],原住民人口比例约为88.5%,主要聚落为新社部落(噶玛兰语:PateRungan),居民以噶玛兰族为主,是目前全台保存最多噶玛兰语言及文化的部落。部落内也有部分阿美族人,因此当地中年以上的人多半都能使用流利的阿美语[3]。
新社部落人口多由加礼宛事件(噶玛兰语:Lanas na Kabalaen)后迁来的噶玛兰族人所组成。另外行政村内还辖有以阿美族人口为多数的东兴部落(阿美语:Malaloong)、复兴(加塱)部落(阿美语:Dipid)以及闽南人为主体的富光(蚊仔山)聚落等。
历史
新社的地名之始于清治光绪4年(1878)间,加礼宛战役后,台湾镇总兵吴光亮采“勒迁以分其势”的政策,迫使部份加礼宛社族人疏散其众于东面沿海一带重建部落,名新社仔社,从“新社仔”一名可知新社一地从噶玛兰族移居建社之初,即是以台语命名的[4]。 新社另有一噶玛兰语名Paterungan,原意为船停泊靠岸之地[5]。
社区工艺
新社部落-香蕉丝编织工艺
新社部落族人将香蕉树树干的皮作为织布的原料,编织香蕉丝工艺制品,从香蕉树的种植、砍伐、刮丝、晾晒、分线、接线、捆线、整经到编织、染色等繁琐的工序中,累积了噶玛兰族编织文化技艺[6]。
因现代材质纺织品传入,耗时耗工的香蕉丝编织工艺逐渐式微,至1980年代面临了断层危机,幸于1990年代噶玛兰族进行族群文化的复振,部落耆老工艺师们重新开始织布,复育香蕉丝传统地机织布的技艺,延续香蕉丝工艺的传承[7]。亦带起社区手作香蕉丝编织的文化风潮,并结合观光休闲与文化教育,推广噶玛兰族在地文化,让部落得以永续经营[6]。
观光景点
- 新社香蕉丝工坊
- 新社水稻梯田[8]
- 亲不知子断崖、丰滨天空步道
- 新社遗址
参考资料
- ^ 109年7月各鄰住戶人口統計表. [2020-08-12].
- ^ 花蓮縣豐濱鄉公所 新社村. [2020-08-12].[失效链接]
- ^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新社部落.
- ^ 地名檢索系統 豐濱鄉地名清單 新社村.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8).
- ^ 族語新樂園 船停泊靠岸之地-pateRungan 新社部落. [2020-08-12].
- ^ 6.0 6.1 香蕉絲看見噶瑪蘭族百年來的民族韌性. [2023-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 ^ 王昱心. 噶瑪蘭無形文化資產的現身與保存. 原住民文献. 2015-02, (第19期).
- ^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新社部落觀光.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