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争霸系列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8年9月12日)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7年2月4日) |
星际争霸系列(英语:StarCraft,中国大陆译作“星际争霸”,香港和台湾译作“星海争霸”)是由暴雪娱乐有限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制作发行的一系列战争题材科幻游戏。游戏系列主要由克里斯·梅森(Chris Metzen)与James Phinney设计开发。游戏的剧情发生在26世纪初期的克普鲁星区——位于遥远的银河系中心。剧情讲述了三个种族之间的斗争,包括来自地球的人类、神秘而强大的星灵以及异形异虫。1998年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发行,随后便产生了一大批衍生产品,包括8部相关题材的小说、1款桌上游戏以及其他授权商品比如模型玩具等。
星际争霸 | |
---|---|
| |
开发商 | 暴雪娱乐 |
主创 | Chris Metzen James Phinney |
平台 | Windows、Mac、任天堂64 |
首作 | 《星际争霸》 1998年3月31日 |
最新作 | 《星际争霸II:虚空之遗》 2015年11月10日 |
暴雪娱乐于1995年开始着手设计《星际争霸》系列游戏。这款游戏首先在1996年的电子娱乐大展(E3 Expo)上进行展示,并最初采用了《魔兽争霸II》的游戏引擎。《星际争霸》同样使暴雪娱乐建立了影片制作部门,最初用以在《星际争霸》的故事主线中插入一系列过场电影短片。
1998年《星际争霸》发行之后,大部分《星际争霸》开发人员继续进行了其官方资料片《母巢之战》(Brood War)的开发。2001年,《星际争霸:幽灵》开始由Nihilistic Software领导开发。不同于先前的即时战略系列游戏,这是一部动作冒险游戏。然而在2004年,《星际争霸:幽灵》宣布被无限期推迟。《星际争霸II》于2010年7月27日发行。《星际争霸II》资料片《星际争霸II:虫群之心》则于2013年3月12日发行。《星际争霸II》最后一部资料片《星际争霸II:虚空之遗》在2015年11月10日发行。和《星际争霸II:自由之翼》以及《星际争霸II:虫群之心》不同的是,这次虚空之遗在中国大陆的发售与全球战网服务器的时间同步。于2017年8月14日《星际争霸》及《星际争霸:怒火燎原》资料片高画质重制版正式发售。[1][2]
原版《星际争霸》及其资料片发行初期即受到大量好评,仅于1998年即售出了150万套,[3],是当年销量最好的PC游戏;而十年内总销售量则超过950万套。[4] 部分评论媒体将其视为史上最为杰出[5] 和重要[6] 的游戏之一,并赞扬它对于即时战略游戏发展的贡献。这一系列的游戏吸引了全世界众多的玩家。特别是在韩国,职业选手及战队在电视上进行对抗,收视率很好。
2020年10月,暴雪宣布《星际争霸II》进入维护模式,终止开发新功能,只保留部分安全性与游戏平衡性的维护。[7]
故事情节
这一系列的游戏剧情发生在26世纪初期的克普鲁星区(Korprulu Sector)——遥远的银河系中心,讲述了三个种族之间的斗争。
在任何游戏事件均未发生的亘古时期,一个名为“萨尔娜迦”(Xel'Naga)的种族曾经透过基因工程先后改造了星灵与异虫,试图创造出“纯净的物种”。[8]不幸的是,试验最终失败,并且萨尔娜迦几乎完全被异虫所消灭。[9] 在游戏剧情开始的数个世纪前,地球上的强权国际组织“地球联合理事会”(United Earth Directorate)发动了一项殖民计划用以解决地球上严重的人口问题。但是殖民舰队的电脑在运行途中出现故障,使得舰队严重偏离航向,最终迫降在了星灵领域的边缘。[10] 失去了与地球的联络,他们建立了各自的殖民行星并迅速发展起了科技。由于对人类的行为与潜在的精神能力产生了兴趣,星灵悄悄地监视着这里的人类,保护他们免受未知的威胁。然而,为了同化并吸收人类潜在的精神能力,异虫感染了数颗人类行星,但随后被星灵焚毁了。
星际争霸
《星际争霸》的剧情开始于第一次虫族感染的几天之后。当时的统治政府“泰伦联邦”(Confederacy of Man)由于同时遭受了虫族和神族攻击而倍感恐慌。一支由阿克图尔斯·蒙斯克(Arcturus Mengsk)领导的反叛军“克哈之子”(Sons of Korhal)通过使用联邦的幽能科技将大量虫族吸引到了联邦的首都行星塔桑尼斯上,最终推翻了联邦。趁著联邦摧毁的权力真空,蒙斯克建立了新的“泰伦自治联盟”(Terran Dominion)。然而,在塔桑尼斯行星上的战斗中,蒙斯克抛弃了其部下莎拉·路易斯·凯莉根使其为虫族所俘获并感染;这也导致了蒙斯克的另一个部下吉姆·雷诺带领一支小型舰队离开了他。虫族将凯莉根带回了查尔行星上的主巢穴并使其重生,随后开始与塔萨达和黑暗圣堂武士泽拉图交战。在刺杀一只脑虫的过程中,泽拉图不慎与主宰产生了心灵连结并暴露了神族的家园艾尔行星的位置。主宰迅速发动了对艾尔的全面入侵,意图获取神族的基因,借此将虫族进化成最完美的种族。由于塔萨达一直与黑暗圣堂武士合作,因此被秘密议会视为叛徒,但他仍然选择与泽拉图回到艾尔,试图说服议会唯有联合黑暗圣堂武士的力量才能击败主宰,之后在吉姆·雷诺以及圣堂武士菲尼克斯的帮助下,于艾尔发动了对虫族的决战。最终,塔萨达驾驶旗舰,采用自杀式攻击,与强大的主宰同归于尽。[11]
星际争霸:惑星暴乱
讲述2504年,一个叫做勃朗特四号(Brontes IV)的人类殖民地被虫族血洗的惨剧。
星际争霸:天降神罚
讲述人类星灵异虫的三个英雄为了争夺可以统治全宇宙的阿古斯晶石(Argus Stone)而展开战斗的故事,这块神石源自140亿年前的前造物世纪,
星际争霸:母巢之战
在《母巢之战》的剧情中,星灵的实质领导人变为泽拉图尔和亚坦尼斯。他们将幸存的星灵从艾尔撤到了黑暗圣堂武士的家乡莎库拉斯上。在这里,他们最终寻觅到了Uraj和Khalis两块水晶。待所有星灵撤回一座萨尔娜迦神庙后,两块水晶释放了它们的能量,摧毁了星球上的一切——包括异虫,还有黑暗圣堂武士的家园。与此同时,地球联合理事会(UED)的远征舰队来到了克普鲁星区,地球强大的军事力量摧毁了泰伦自治联盟并俘获了虫族新的主宰。但由于萨米尔·杜兰的叛变导致未能俘虏蒙斯克大帝本人。这时,凯莉根为了不让地球军控制克普鲁星区以及重掌虫权,选择联合了雷诺、菲尼克斯和蒙斯克对地球联合理事会发动反攻,重新夺回了“泰伦自治联盟”首都克哈行星;在成功打击地球军后,没想到凯莉根却突然片面撕毁了同盟合作关系,杀死了蒙斯克的爱将埃德蒙·杜克将军以及神族大将-菲尼克斯。这使得吉姆.雷诺再度离开了凯莉根。随后,她胁迫泽拉图杀死了新生的主宰,使凯莉根统治了全部的虫族。在这之后,她击败了神族、残余的UED和自治联盟,成为了整个星区内最强大的力量。她本人亦登基为“刀锋女王”(Queen of Blades)[12]
星际争霸II:自由之翼
在母巢之战结束几年后,对抗“泰伦自治联盟”毫无起色的吉姆·雷诺沦落在马尔萨拉行星 (Mar Sara)的一间酒吧。这时候吉姆的老友,泰科斯·芬利突然出现,并自称与莫比斯基金会 (Moebius Foundation)达成交换条件,被释放出来帮助莫比斯基金会寻找分散的萨尔娜迦神器,并以莫比斯基金会会以高价购买神器为由邀请吉姆入伙。吉姆在缺乏资金发动更进一步的革命与行动的困境下,答应了泰科斯协助他寻找神器的要求。吉姆在占领了当地泰伦自治联盟的矿厂后获取了第一个神器碎片。在等待撤离的同时,虫族却突然大举入侵马尔萨拉。吉姆与当地反叛军守候至麦特·霍纳上将(Matthew Horner)与吉姆的旗舰海伯利昂号(Hyperion,中国大陆译名“休伯利安号”)一同撤离。在谈话之中,吉姆意识到凯莉根已带领虫族返回克普鲁星区并入侵许多“泰伦自治联盟”的核心世界。(注:中国大陆服务器译名不同,为“泰伦帝国”)
在获取神器碎片的途中,吉姆遇到了曾经的老战友:泽拉图,泽拉图给了吉姆一颗装有自身预言的伊翰水晶,警告吉姆刀锋女皇:凯莉根绝不能死,一旦凯莉根死亡,整个宇宙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获取了神器碎片后,吉姆抵达会合点准备与莫比斯基金会的负责人会合,却也惊讶的发现莫比斯基金会的负责人是昔日死对头─阿克图洛斯‧蒙斯克的儿子:维勒安·蒙斯克王子。维勒安以能够使凯莉根变回人类的方法作为交换,让雷诺突击队与自治联盟部队结盟借此完成自己的父亲所办不到的事:消灭虫族。最后双方同心协力在查尔星上启动已经组合完成的神器,用其强大的能量波杀死所有虫族。而在最后吉姆与其他队员进入洞穴,扶起被能量波净化而虚弱的凯莉根时,泰科斯终于露出了自己的本意:实际上他早跟阿克图洛斯达成了交易,只要杀死凯莉根就能换取自由之身。但最终泰科斯仍不想背叛自己的战友吉姆而故意制造出空档,使自己被吉姆当场射杀。
星际争霸II:虫群之心
游戏情节围绕虫族的首领刀锋女王凯莉根展开,在《自由之翼》的结尾,雷诺使用一个古老的萨尔那加神器终于击溃了异虫的进攻,将凯莉根恢复成人类;失去了领袖人物的异虫破裂为数个虫群分布在克普鲁星区上,一个异虫的寄生女王扎加拉更是想取代凯莉根成为新的首领。
王储瓦伦里安为了确定凯莉根有多少部分回复到人类,将凯莉根隔离在研究所内进行很多实验和调查,而吉姆‧雷诺陪伴在凯莉根左右并不时给予其重要的支持和鼓励。然而蒙斯克派幽灵特务诺娃偷袭了研究所,吉姆不幸被逮捕,蒙斯克随即对外宣称已经将吉姆处决。为此,凯莉根踏上对蒙斯克的复仇之路,又在泽拉图的引导下回到虫群的诞生地,再次变身刀锋女王,重掌虫群各势力,并在数日后救出被囚禁的吉姆。
然而吉姆无法接受再次成为刀锋女王的凯莉根,却也无法下手杀死凯莉根,只得宣告两人分手。
凯莉根为了削弱泰伦帝国的力量,登上了泰伦帝国的科学研究设施:天矛太空站,但是当她突破外层进入设施时,却见到了塔达林神族、混源体与莫比斯基金会的纳鲁德博士,她发现纳鲁德博士其实就是杜兰并与他战斗,当纳鲁德博士临死前声称他已经复活了萨尔纳加埃蒙。最后当凯莉根与虫族进攻克哈时,因为凯莉根使虫族部队按兵不动,让瓦伦里安疏散人民,吉姆看到后决定出动海伯利昂号帮助凯莉根。在海伯利昂号的支援下,凯莉根攻入皇宫,却不幸被蒙斯克使用神器压制了。关键时刻吉姆挺身而出将神器启动装置给破坏,让凯莉根得以处决蒙斯克。阿克图洛斯死后,凯莉根讨伐埃蒙的旅程展开了。
星海争霸II:虚空之遗
神族最年轻的执政官阿坦尼斯集结所有响应圣堂武士号召的族人,组成史上最豪华的黄金舰队,进行收复母星艾尔的作战。决战前夕,被认为出卖母星导致艾尔沦陷于虫族的暗影圣堂武士泽拉图现身,警告阿坦尼斯须将焦点放在幕后魔王埃蒙身上,否则神族难逃灭亡命运。虽然相信泽拉图所说,但亚坦尼斯仍将收复母星列为优先选项,等神族收复母星的瞬间,埃蒙发动当初创造神族时埋藏在神族沟通精神网络 - 卡拉 - 内的木马,俘虏了所有倚靠卡拉沟通的神族人心智。不需使用卡拉的泽拉图牺牲自己,切断了被俘虏的亚坦尼斯神经束,解放了亚坦尼斯;自责不已的亚坦尼斯率领未被埃蒙俘虏的同胞,驾驶传说中的方舟 - 亚顿之矛出逃。失去了整批舰队的亚坦尼斯,为了收复母星与解放被束缚的同胞,他必须与其他不遵从卡拉之道,被放逐的同胞合作,达成真正的神族团结,避免神族灭亡的命运。
自治联盟指挥官吉姆雷诺,虫族女王莎拉凯莉根与达兰神族大主教亚坦尼斯,受到不知名的力量召唤,前往宇宙最深沉之处决战堕落的萨尔纳加,神族与虫族的造物主亚蒙。在那边,众人终于了解亚蒙的堕落与意图,同时间凯莉根也获得了他的天命,背负残杀数亿生灵的罪孽,转身成新生萨尔纳加,继续转动宇宙生命的轮回。
故事地点
在游戏中,绝大部分的剧情皆发生在位于银河系的悬臂边缘、距离太阳系六万光年的克普鲁星区(Koprulu Sector)。下表给出了本星区内的大部分行星的名称和中文译名。
行星名称 | 中文译名 | 环境 | 备注 |
---|---|---|---|
Aiur | 艾尔行星 | 丛林(Jungle World) | 星灵前主星 |
Antiga Prime | 安提卡行星 | 丛林(Jungle World) | 前泰伦联邦殖民地 |
Bhekar Ro | 贝卡·洛 | 冰天雪地(Ice World) | 一座萨尔纳加神庙所在地 |
Braxis | 布莱西斯 | 冰天雪地(Ice World) | 人类殖民地、大量星灵遗迹所在地 |
Brontes | 勃朗蒂斯 | 丛林(Jungle World) | 前泰伦联邦主要行政区 |
Char | 查尔行星 | 熔岩(Ash World) | 异虫主巢穴所在地之一 |
Chau Sara | 赵·莎拉 | 丛林(Jungle World) | 前泰伦联邦边境殖民地 |
Dark Moon | 暗月行星 | 晨曦(Twilight) | 未知 |
Dylar | 戴勒行星 | 丛林(Jungle World) | 前泰伦联邦主要行政区 |
Korhal | 克哈行星 | 沙漠(Desert) | 泰伦帝国首都行星 |
Mar Sara | 玛·莎拉 | 丛林(Jungle World) | 前泰伦联邦边境殖民地 |
Moria | 莫瑞亚行星 | 丛林(Jungle World) | 资源富集,凯-莫兰联军驻地 |
Nemaka | 尼玛卡行星 | 未知 | 一座萨尔纳加神庙所在地 |
Shakuras | 夏库拉斯 | 晨曦(Twilight) | 黑暗圣堂武士的主星 |
Tarsonis | 塔桑尼斯 | 丛林(Jungle World) 城市(Installation) |
前泰伦联邦首都行星 |
Tyrador | 泰拉朵行星 | 未知 | 前泰伦联邦主要行政区 |
Zerus | 泽瑞斯行星 | 丛林(Jungle World) | 异虫的诞生之地 |
Aiur
艾尔行星是《星海争霸》科幻宇宙中星灵的故乡[13]。星球上密布着森林;星灵是这里唯一的智能生命。一个远古的文明萨尔纳加曾经登上过这个星球并改造了星灵。然而后来星灵开始与萨尔纳加为敌,并且互相内战。在这段称作“万世浩劫”(Aeon of Strife)的时间中,星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但随后星灵很快重建了他们的家园,并开始四处殖民。
在《星海争霸》的剧情中,艾尔行星始终是星灵的中心。这里最高议会(Protoss Conclave)统治著整个星灵社会。同时,由于萨尔纳加人留下的一块凯达琳水晶(Khaydarin Crystal)的力量,艾尔行星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幽能矩阵——所有的星灵依靠它建立心灵链结获得能量(后迁至夏库拉斯)。
在第二章节中,异虫入侵了艾尔行星。主宰甚至降临到了它的表面[14]。但在随后的第三章节中,星灵顽强地与异虫抗争,并在最后关头通过领袖塔萨达的牺牲摧毁了主宰[15]。在这场战斗中,超过70%的星灵牺牲。在黑暗圣堂武士泽拉图的建议下,幸存的星灵通过一座空间传送门(Warp Gate)撤回了黑暗圣堂武士的家园夏库拉斯行星。
《星海争霸II》中,艾尔依旧是一个荒凉的行星。异虫在行星上肆虐,漫无目的地行走。 与此同时,夏库拉斯上的许多星灵一直打算重返艾尔,重建他们一度辉煌的文明[16]。
Antiga Prime
安提卡主星是游戏初期一个泰伦联邦的殖民地。然而,这里的人民对联邦早已失去了信心,因此在克哈之子的帮助下发动了叛乱。吉姆·雷诺和莎拉·凯丽根协助了当地的人民消灭了联邦守军,并为克哈之子建立了基地[17]。
然而随后大量的联邦军队赶来。阿克图尔斯·蒙斯克命令凯丽根安放一座幽能发射器(Psi Emitter),吸引异虫来到行星上以消灭联邦。尽管心中反对,她还是照办了[18]。异虫很快涌入了安提卡主星,摧毁了联邦的基地。柯哈之子趁机离开。随后,由塔萨达领导的星灵舰队来到安提卡主星上空,彻底“净化”了这颗星球。
Bhekar Ro
贝卡·洛是一座冰封的行星,是一个人类边境殖民地,天气变化无常[19]。
Char
查尔是一颗不稳定的火山的星球,其上原本鲜有生命存在。在《星际争霸》的剧情中,查尔的环境险恶易守难攻,因此被虫族选为大本营的所在地,其地表与地底布满成千上亿的虫群,莎拉·凯莉根也是于此被改造成刀锋女王。[20] 在游戏的开始阶段,异虫,星灵和人类在查尔上展开了零星的战斗。在黑暗圣堂武士泽拉图刺杀脑虫Zasz时,异虫主宰发现了艾尔的位置。主宰随即降临到艾尔星上发动进攻,而把凯莉根留在了查尔星上。[20]
在星际争霸:母巢之战 的战役里,因为新生的主宰,查尔再次成为了战争的焦点。地球联合理事会一度成功的挟持了主宰以为己用,但是稍后即被打败,而新生主宰也被凯莉根所威胁的黑暗圣堂武士给消灭。凯莉根随即获得了虫群的统治权并且从此以查尔作为异虫的主巢穴之一。[21]
在星际争霸II:自由之翼的最终战役中,吉姆·雷诺率领突击队与王储维勒安•蒙斯克合作入侵了查尔星,并且利用萨尔纳加神器净化了凯莉根,使其恢复了人类形态。[22]
系列游戏
《星际争霸》的主要游戏系列包含了《星际争霸》的故事主线。这一系列的所有游戏都共用同一条时间线,即每一部游戏的剧情都由前一部承载而来。截至2009年7月,主要游戏系列包含了原版《星际争霸》[23]、官方资料片《星际争霸:母巢之战》[24] 以及续集《星际争霸II:自由之翼》。[25] 主系列中的游戏都是即时战略类型的,玩家通过控制三个种族的部队完成剧情关卡。
除此之外,《星际争霸》系列还包括两部非官方资料片。这两部资料片同样基于原版时间线,重点讲述一些其他的人物和设定。[26] 与原版《星际争霸》一样,它们也是即时战略类型的游戏。最后,游戏系列还包含一部正在开发的动作冒险游戏《星际争霸:幽灵》。[27]
主要游戏
- 《星际争霸》
- 《星际争霸:叛乱》
- 《星际争霸:报应》
- 《星际争霸:幽灵》
支线剧情
相关产品
相关小说
有正式翻译者:
- 《利伯蒂的远征》(Liberty's Crusade),作者杰夫·葛伯(Jeff Grubb)
- 改编自游戏一代人类战役,以麦可·利伯蒂(Mike Liberty,旧译:麦克·里伯特)的角度看待事件,在台湾出版名叫做《星际流亡》,但英文名仍是一样的。
- 《萨尔那加之影》(Shadow of Xel'Naga),作者盖布瑞尔·曼斯塔(Gabriel Mesta)
- 外传性质作品,时间点约在一代神族战役后、一代资料片神族战役前。原创主角。
- 《黑暗蔓延》(Speed of Darkness),作者崔西·希克曼(Tracy Hickman)
- 外传性质作品,时间点约在一代人类战役第三关。原创主角。
- 《刀锋女王》(Queen of Blades),作者艾伦·罗森柏格(Aaron Rosenberg)
- 改编自游戏一代虫族战役,以吉姆·雷诺(Jim Raynor,旧译:吉姆·瑞那)的角度看待事件。故事承接在星际流亡的约六星期之后。
尚未有正式翻译者:
游戏接受度与文化现象
Game | Metacritic | Game Rankings |
---|---|---|
星际争霸 | 88%[28] (PC) 80%[29] (N64) |
77%[31] (N64) |
叛乱 | — | |
报应 | — | |
母巢之战 | — | |
重制版 | — |
《星际争霸》系列在商业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在发售当年便在全球售出逾150万份拷贝[3],更荣膺当年最畅销电脑游戏称号。在之后的十年里,星际争霸共售出约950万份拷贝,其中有450万份销往了韩国[36]。据暴雪的数据统计显示,《星际争霸》上市之后,战网的多人游戏业务增长了800%[37] 。至今,《星际争霸》仍然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在线游戏之一[38][39][40]。《星际争霸》发售之后在韩国迅速蹿红,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的电子竞技产业[41] 。在韩国,电子竞技高手们拥有众多粉丝,超过三家电视台专门从事《星际争霸》电子竞技的转播工作[42] 。《星际争霸》获得的年度游戏奖项数不胜数[43] ,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即时战略游戏之一[44],并以其风格迥异但是平衡性极强的种族设定而闻名。[45]
虽然《星际争霸》的前两个资料片Insurrection和Retribution普遍评价不高[32],但母巢之战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GameRankings的总评中得到了96%[34]的高分。在PC Zone杂志简短而不失溢美的评论中,作者认为其品质足以安慰那些因暴雪招牌式的跳票而苦苦等待的玩家,并高度赞扬了游戏的过场动画,称其与游戏浑然一体,不显突兀[46]。IGN评论说母巢之战提升了游戏的核心体验而不失其原汁原味[47],而GameSpot认为,暴雪在母巢之战倾注了大量心血,犹如对待一款全新的游戏[48]。
参考文献
- ^ STARCRAFT: REMASTERED NOW LIVE!. Blizzard News. 2017-08-14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英语).
- ^ 《星海爭霸®》高畫質重製版現已上線!. 暴雪最新消息. 2017-08-14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中文(台湾)).
- ^ 3.0 3.1 StarCraft Named #1 Seller in 1998. IGN. 1999-01-20 [2006-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4).
- ^ Introduction to Vivendi games (PDF). Vivendi: 4. June 2006 [2006-11-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5-24).
- ^ Top 100 Games. Edge 杂志. 2007-07-02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2).
- ^ The 52 Most Important Video Games. GamePro. [200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3).
- ^ StarCraft II: Legacy of the Void: Starcraft 2 is going into Maintenance Mode; no further development. InvenGlobal. 2020-10-16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英语).
- ^ Underwood, Peter; Roper, Bill; Metzen, Chris; Vaughn, Jeffrey. Protoss. StarCraft (manual). Irvine, Calif.: Blizzard Entertainment. 1998: pages 70–90 (英语).
- ^ Underwood, Peter; Roper, Bill; Metzen, Chris; Vaughn, Jeffrey. Zerg. StarCraft (manual). Irvine, Calif.: Blizzard Entertainment. 1998: pages 50–69 (英语).
- ^ Underwood, Peter; Roper, Bill; Metzen, Chris; Vaughn, Jeffrey. Terran. StarCraft (manual). Irvine, Calif.: Blizzard Entertainment. 1998: pages 25–49 (英语).
- ^ (英文)The Story So Far: Part 1:StarCraft. Blizzard Entertainment. 2007-11-21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3).
- ^ (英文)The Story So Far: Part 2: The Brood War. Blizzard Entertainment. 2008-04-16 [200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1).
- ^ Underwood, Peter; Roper、Bill、Metzen、Chris、Vaughn与Jeffrey. Protoss: History. 《星海争霸》手冊. 暴雪娱乐. 1998-04-01 (英语).
- ^ 暴雪娱乐. 星海争霸 PC. 1998. 第二章第10关 Full Circle (英语).
- ^ 暴雪娱乐. 星海争霸 PC. 1998. 第三章第10关 Eye of the Storm (英语).
- ^ 星海争霸2官方故事線翻譯2. Blizzcn.com. [2009-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0).
- ^ 暴雪娱乐. 星际争霸 PC. 1998. 第一章第5关 The Revolution (英语).
- ^ 暴雪娱乐. 星际争霸 PC. 1998. 第一章第7关 The Trump Card (英语).
- ^ Mesta, Gabriel. 《星际争霸:萨尔娜迦之影》. Simon & Schuster Pocket Books. 2001.
- ^ 20.0 20.1 StarCraft. Vivendi Games. Mission: The Big Push (in English). 1998.
- ^ StarCraft: Brood War. Vivendi Games. 1998.
- ^ 星际争霸II:自由之翼. Blizzard Entertainment. 2010.
- ^ StarCraft for PC. GameSpot. [200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0).
- ^ StarCraft: Brood War for MAC. GameSpot.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30).
- ^ StarCraft II for PC. GameSpot. [2008-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8).
- ^ Official StarCraft FAQ at Battle.net. Battle.net.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01).
- ^ StarCraft: Ghost for GameCube. GameSpot. [2008-09-06].[永久失效链接]
- ^ StarCraft: PC 1998 Reviews. Metacritic. [200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31).
- ^ StarCraft N64 2000 Reviews. Metacritic. [200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31).
- ^ StarCraft Reviews. Game Rankings. [200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 ^ StarCraft 64 Reviews. Game Rankings. [200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 ^ 32.0 32.1 Insurrection: Campaigns for StarCraft Reviews. Game Rankings.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 ^ Retribution: Authorized Add-on for StarCraft Reviews. Game Rankings.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 ^ 34.0 34.1 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s. Game Rankings.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3).
- ^ metacritic. Starcraft Remastered. Metacritic. [2021-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7) (英语).
- ^ Olsen, Kelly. South Korean gamers get a sneak peek at 'StarCraft II'. USA Today. 2007-05-21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9).
- ^ Blizzard's Battle.net Remains Largest Online Game Service in the World; Battle.net Dominates Online Gaming Industry With 2.1 Million Active Users; Korea Becomes World's No. 1 Market. Business Wire. 1999-02-04 [2008-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9).
- ^ RETROSPECTIVE: Ten Years of StarCraft. Edge. 2008-04-01 [2008-09-06].
- ^ Rossignol, Jim. Sex, Fame and PC Baangs: How the Orient plays host to PC gaming's strangest culture. PC Gamer UK. 2005-04-01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2).
- ^ Schiesel, Seth. To the Glee of South Korean Fans, a Game's Sequel Is Announced. The New York Times. 2007-05-21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 ^ Ki-tae, Kim. Will StarCraft Survive Next 10 Years?. The Korea Times. 2005-03-20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 ^ Borland, John; Kanellos, Michael. Broadband: South Korea leads the way. CNET. 2004-07-28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7).
- ^ Developer Awards. Blizzard Entertainment. 2006-01-01 [2006-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4).
- ^ The Greatest Games of All Time. GameSpot. 1998 [2008-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05).
- ^ IGN's Top 100 Games. IGN. 2005-01-01 [2006-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1日).
- ^ Emery, Daniel. PC review: StarCraft: Brood War. PC Zone. ComputerAndVideoGames.com. 2001-08-12 [200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3).
- ^ Chen, Jeffrey. 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 IGN. June 7, 2002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6).
- ^ Saggeran, Vik. StarCraft: Brood War for PC review. GameSpot. 1998-12-23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