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如(1884年—1936年)字达波广东博罗七女湖人,粤系军事将领[1]

杨坤如
出生1884年
 大清广东省博罗县七女湖
逝世1936年
 英属香港
职业粤军军长

生平

早年军事生涯

杨坤如是绿林出身,1917年为当时在广东主政的旧桂系收编,任警卫军第五营营长。1918年率部参加粤军的援闽战争,任第三路第二十一营营长。1920年任援闽粤军第十七统领。8月,参加了第一次粤桂战争,随军返粤[2]。他在河源击败桂军卓桂廷部,升任粤军第三独立旅旅长,并收编东江民军武装,扩编为广东警备游击第一路,任少将司令。

1921年,杨参加第二次粤桂战争,6月,杨部18营与魏邦平、熊略等部组成中路军,升任第五师师长。叶举为指挥,由肇庆进击梧州,后杨部奉命由梧州出发向浔州进攻;9月,杨部奉命暂驻浔防;12月,杨等回粤商善后办法。1922年5月,杨部由桂回广州,驻守黄沙、西村沿粤汉路至高塘街等处。6月,杨部奉命赴肇庆,后抵韶关收缴大本营姚雨平部枪械。六一六事变中,陈孙决裂,杨坤如站在粤系一边。1922年冬,孙中山在滇军桂军的帮助下回攻广州。粤军于1923年1月15日退往惠州,随后陈炯明与叶举前往香港继续指挥战争,命粤军第二师师长杨坤如死守惠州。次日,广州易手。

镇守惠州城

1923年春,驻扎惠州的杨坤如称脱离粤系,被孙中山改编为警备军第二师,得到孙中山致电嘉奖。杨被孙中山委为中央直辖第二师师长,中央警备军司令。1月,杨通电服从孙中山。4月,杨坤如奉孙命令收缴刘震寰部属惠阳翁耀腾部枪械。杨随后又被北洋政府任命为粤系第九师师长兼惠州清军督办,即于4月23日复转投陈炯明,任第一军第二师师长。2月7日,杨部退出惠州城;4月20日,北洋政府任杨为广东陆军第九师师长,后为第六军军长。杨率部与刘震寰部在增城剧战。

杨被陈炯明任命为总司令部前特总指挥,在博罗防卫广州政府及桂军,旋退守惠州。因其曾投诚而后又转投陈,孙中山对其“悬赏捉拿”。1923年惠州攻城战中,由于杨坤如是博罗人,而孙文的军队曾在博罗劫掠,因此惠州城的附近的绅商和百姓纷纷向他求救。杨坤如与林烈率主力防卫惠州,滇桂联军进围惠州城。孙中山到前线指挥作战,出动飞机轰炸、炮击、挖地道攻城。在粤系的第一次惠州防卫战中,杨所率的粤军坚守了四个多月,击败得到苏联援助的孙文军队,迫使广州政府的联军撤至东莞。

陈炯光死后,所部拔归杨坤如、熊略收编。1924年3月26日,杨参加陈炯明在香港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反对放弃博罗、惠州,力主固守惠州。4月,在联军合围惠州后,杨率部夜袭飞鹅岭联军阵地,混战3小时后退回城中。5月5日又率敢死队冲出北门,在城外与联军激战5小时后退入城。此后,经常深夜出袭,牵制联军,。7月下旬与钟子廷部2000余人,取道西湖突袭博罗,又迫联军退守苏村。9月中旬,以困守城中援绝,每夜约派千人向水北突围,均被联军击退。

1925年,东江战役爆发。粤军第六军军长杨坤如五千人仍守惠州城;3月3日,杨派员与滇军第三军军长胡思舜洽商输诚,提出保有其在惠州城的一切家产,向所部发放3个月军饷等5项条件,交出惠州城。杨所部2000多人由联军改编。当日杨部被迫投降,退出惠州城,由滇、桂军代表入城接收。4月19日,杨通电下野,隐匿教堂,27日化装逃至河西,随即去香港。杨所部被改编,仍驻惠阳、惠州。6月,杨被国民政府军许崇智任为第五军军长,驻守普宁、惠来、陆丰、紫金;7月,杨部返回惠州城;8月,由于蒋介石恐其在惠州不可靠,杨被要求调往海丰。9月,杨宣布惠州戒严,重新转投粤系。

10月,第二次东江战役爆发。杨与部将联名通电全国,声讨蒋介石,宣布拥护陈炯明,脱离广州国民政府,并在惠州城内构筑防御工事。10月4日,杨通电奉命就任粤军第六军军长;7日蒋介石致电,饬其自动退出惠州城;11日,飞鹅岭被占领,惠州城被包围。12日东征军进抵惠州城郊,包围惠州城,并向杨发出劝降电,令他将军队撤往白芒花地区收编,杨不从。同日,杨在惠州城贴出布告反对国共两党进行的国民革命[3]

照得蒋逆中正,谋国不忠。实行共产、扰乱广东。何谓共产,财产充公。不准私蓄,贫富皆穷。造作好语,名曰重农。三三三一,其实不通。三成地主,三成充公。己得三成,一成会用。如果实行,饿死老农;又造好语,名曰重工。仇视东家,鼓动罢工。迫离香港,尽返广东。但给伙食,无工可庸。示威沙面,生命断送。无论中外,闻之惨然。良好工人,迫之从戎。不教而战,真可怜虫。以上两者,名曰劳农。创自俄国,已行不通。饿死大半,全国皆空。我若照办,其祸何穷。蒋逆无道,试于广东。恐我阻抗,迫挟总戎。粤籍军队,一扫而空。胡汪诸老,许梁诸公。生死不明,未知所终。犯上作反,天地难容。又来谋我,进兵石龙。奉竞帅命,取彼残凶。但诛首恶,不问胁从,布军民等,勿被蔽蒙。师行所至,无惊无恐。布告遐迩,知所适从。

10月14日,得到苏联援助的国民革命军黄埔团攻陷惠州,杨坤如负伤带卫队数百人经水东街向梁化圩撤退,经横沥、河源出逃香港并隐居馀生,在1936年夏病逝。

参考文献

  1. ^ 林忠佳,蔡阳山主编,《陈炯明言行录 陈炯明与粤军研究史料之十》,海丰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陈炯明学术研究会,2004.11,第503页
  2. ^ 陈予欢编著,民国广东将领志,广州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106页
  3. ^ 罗国明著,《黄埔军校大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05月第1版,第147页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