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杭

中国法学家

杨荫杭(1878年—1945年),字补塘,又名虎头,笔名老圃江苏无锡人。中国法政学家。[1]

杨荫杭
1927年,摄于苏州庙堂巷老宅的一张杨家全家福。前排右起第二位为杨荫杭。
出生1878年
 大清江苏省常州府无锡县
逝世1945年(66—67岁)
 中华民国江苏省吴县
教育程度天津中西学堂
南洋公学
早稻田大学法学士学位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亲属妹: 杨荫榆
女: 杨绛, 杨必
女婿: 钱钟书
经历
  • 京师高等检察厅长
    申报》副总编兼主笔

生平

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于书香家庭,1895年考入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堂)法科。1897年,学堂因伙食问题爆发学潮,将带头闹事者一律开除。据杨绛说,当时杨荫杭并未参与,但是在学校当局追查时,他因为看不惯那些事前慷慨激昂、事后畏葸不前的人,便挺身而出主动承担了责任,被开除学籍。1898年转入南洋公学,次年以南洋公学的官费留学生身份赴日本留学,组建励志会,参加译书汇编社,1900年,杨荫杭与杨廷栋、雷奋等人创办了《译书汇编》。1902年日本东京专门学校(今早稻田大学)本科毕业。1907年7月在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回乡后与同学在无锡创办理化研究会。后赴美留学,191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同年,回国在北京法政学校授课。1911年辛亥革命后,经张謇推荐,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1916年被任命为京师高等检察厅长。杨荫杭主张司法独立,1917年5月调查津浦铁路管理局租车购车舞弊案时,曾传讯交通总长许世英[2],轰动一时。1919年辞职回无锡老家患了伤寒。1920年病愈之后移居上海,任《申报》副总编兼主笔。1923年迁居苏州,任开业律师和自由评论家。杨荫杭便买下了明代高官徐如珂的“一文厅”定居下来。徐因为得罪魏忠贤被赶回苏州服毒自尽,为纪念他,民众每家各捐一文修建此厅,故称为“一文厅”。1937年迁居上海法租界,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上海私立大同大学教书。晚年创作音韵学专著《诗骚体韵》,然该著作未能流传。

1945年在苏州中风去世。[1]

著作

  • 《老圃遗文辑》

家庭

  • 曾祖父:杨云璈(1803—1849,监生)
  • 祖父:杨鉴(1826—1892,贡生)
  • 父:杨志泳(1850—1903,太学生,署理浙江武康县县丞)
    • 兄:杨荫桓(1875—1901),湖北武备学堂毕业生,因试炮失事而死。
    • 姐:杨荫枰
    • 弟:杨荫樾(1889—1921),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商业经济科硕士。江苏审计院科长。
    • 二妹:杨荫枌,嫁裘剑岑
    • 三妹:杨荫榆,教育学家
    • 妻:唐须嫈(1878-1937),无锡严家桥人,唐懋勋(1800—1873,号景溪)曾孙女、唐保镇(1853—1927)之女。祖父唐爵培(1828—1860),本生祖父唐俊培(1826—1903)。毕业于上海务本女中。

逸事

杨荫杭爱好植物学,和同乡植物学家黄子年一起采集植物标本。[1]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杨绛,回忆我的父亲,载 杨绛作品精选:散文I,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2. ^ 1917年5月4日时任京师高等检察长的杨荫杭把涉嫌贪污的交通总长许世英传讯羁押了一夜,不准保释。随后国务会议宣告许世英无罪。杨荫杭受到停职处分。

延伸阅读

[]

 游美同学录·杨荫杭》,出自《游美同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