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山脉

山脉

海岸山脉南势阿美语sawaliyan a lutuk)为台湾五大山脉之一,日治时期被称为台东山脉,位于台湾本岛之东缘,即台湾东部,北起花莲县花莲溪口,南迄台东县卑南溪口,其纵长约175公里,东西之平均宽度为10公里[1],棱脉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是五大山脉之中最低矮者,山岭高度多在1000公尺左右,北段较低,南段较高,最高峰为高1680公尺的新港山[1][2]

海岸山脉
石梯坪望见的海岸山脉
海岸山脉位置略图
最高点
山峰新港山
海拔1,680米(5,510英尺)
坐标23°08′23″N 121°19′17″E / 23.13972°N 121.32139°E / 23.13972; 121.32139
规模
长度175千米(109英里) 北北东—南南西走向
地理
国家 中华民国台湾
地区花莲县
台东县

地形

海岸山脉一般以秀姑峦溪切穿而分成南北两段。北段北自花莲溪口的花莲山起[3](地质学家认为花莲市美仑山、花岗山亦系海岸山脉残馀的山丘[4]),经贺田山、月眉山六阶鼻山八里湾山大奇山而抵秀姑峦溪,八里湾山是北段最高峰,但高度未及1000公尺。北段为花38-1线花46线台11甲线光丰公路等道路切断,另有米栈-月眉古道、奉公越岭路等古道[1]

奇美以南是南段,自里牙津山起,经三间屋山、北花东山、成广澳山、新港山、都兰山而止于卑南溪,南段除有东河到富里的台23线东富公路切穿外,新开通的台30线玉长公路(从卓溪乡南安瀑布起,经玉里、安通,凿穿海岸山脉后,直抵台11线的宁埔);还有瑞穗丰滨大港口的瑞港公路安通越岭道等道路及古道切穿海岸山脉。

海岸山脉东西两侧有许多平行主棱的小棱脉,学者称为“雁状排列”,如同雪山山脉北段[1]

受到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绿岛兰屿正以每年八公分的速度旋转、移向台东,约50万和120万年后就会在台东县台东市位置连接,成为海岸山脉的一部份。数百万年后海岸山脉北段会脱离台湾本岛至琉球海沟一带隐没入欧亚大陆板块底下而消失。

地质

海岸山脉是菲律宾群岛漂移而来的陆地,因此地质为安山岩的火山集块岩,与绿岛兰屿相同,因为与花东纵谷的板块不同,两相撞击下,使花东地区成为台湾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地区[5]。在海岸山脉挤压形成的过程中,海底物质底泥及岩块被推挤上陆地,形成特殊泥岩层,例如分布在海岸山脉南端,位于台东县的利吉恶地[1]。而高热岩浆喷发地表时混合了其他岩石,形成了以坚硬高大耸立的集块岩为主体的山体,例如都兰山[1]

主要山峰

海岸山脉超过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峰有十馀座,由北而南详列如下:

  1. 织罗山(1,152公尺)
  2. 麻汝兰山(1,280公尺)
  3. 三间屋山(1,334公尺)
  4. 北花东山(1,242公尺)
  5. 花东山(1,135公尺)
  6. 乌帽子山(1,012公尺)
  7. 安通越山(1,085公尺)
  8. 大庄越山(1,010公尺)
  9. 成广澳山(1,597公尺)
  10. 分水仑山(1,441公尺)
  11. 白守莲山(1,561公尺)
  12. 新港山(1,682公尺,最高峰)
  13. 麒麟山(1,544公尺)
  14. 嘉平山(1,016公尺)
  15. 富兴山(1,023公尺)
  16. 里东峰(1,010公尺)
  17. 都兰山(1,190公尺)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杨建夫. 台灣的山脈.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1: 44. ISBN 9573049368. 
  2. ^ 海岸山脈. 中华民国交通部观光局. [2021-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3. ^ 七七高地 花蓮觀光資訊網.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5). 
  4. ^ 東海岸成功至都蘭海灣曾是北呂宋火山島弧形成時先端的火山口熄隱區 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6). 
  5. ^ 陈文山. 海岸山脈-花東縱谷深度旅遊 (PDF). 阿山的地科研究室. [2014-07-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