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礼拜堂
淡水礼拜堂,是位于台湾新北市淡水区马偕街的教堂设施,目前的建物改建于1932年,1998年经中华民国内政部评定为三级古迹,现为新北市市定古迹。[1]
淡水礼拜堂 | |
---|---|
位置 | 中华民国(台湾)新北市淡水区马偕街8号 |
建成时间 | 日本昭和8年(1933年) |
公众参观 | 开放时间:内部不开放参观 参观费用:免门票 |
官方名称 | 淡水礼拜堂 |
类型 | 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
详细登录资料 |
历史
1872年,来自加拿大的马偕牧师抵达淡水后,就积极地展开传教的工作,随即租下一间原预备做为马厩的房子,以此传教。[2]1873年则租到马厩稍前的一间民房做为新的礼拜堂。[3] 在1875年(光绪元年)时,淡水教会购下今日淡水教会的土地作为宿舍使用;约1890年淡水教会翻修其上的医生宿舍做为礼拜堂,并于翌年8月在教堂后面建造一所义塾。[4]
日治时期
1915年(大正四年),淡水教会将原先的民房建筑改建礼拜堂,使用砖造材料建造出具有北美洲样式、砖造白灰墙,俗称“白色礼拜堂”的建筑物,钟楼设于正门上方,建筑物中间建有方形钟楼突出于正立面,下设有入口正门。[5]1928年,白色礼拜堂因不敷使用,又适逢马偕来淡水传教六十周年纪念,于是淡水教会决定改建,兴建经费除了由各界会友、学生和友会奉献外,其大部分则是由马偕牧师的儿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会申请补助,且亲自设计、监工,于1932年改建,最终第三代建筑于至1933年(昭和8年)9月3日完工。
战后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淡水礼拜堂依然由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淡水教会使用,并成为淡水地区最具指标性的教会,1986年的修建工程中,因维修困难而将原先为陶制屋瓦的屋顶改为铝制浪板,也将传统玻璃改为镶钳彩色玻璃。2009年,镇公所拆除教堂南面的旧街屋,大大改善了教堂周边的环境,增添古迹风貌。
建筑特色
淡水礼拜堂是一座设计仔细且施工严谨的仿哥德式建筑,在规划中不但有著采用扶壁,柱头以小帽尖装饰的尖塔,外墙则是以当时较为流行之清水砖砌造,内部采用有钢筋的RC柱及楼板,屋顶大跨距的铁骨承拖住,再以木板作天花板,左边是高耸的钟塔。而教堂正面有著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钟楼则是“五饼二鱼”及“客西马尼祷告”的基督教义。
福音钟
当前教堂正门旁展示一福音钟,此钟自1915年“白色礼拜堂”竣工时即已存在,并铸有“YORK”与“No.30”等字样,美国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福音钟被日本政府征用为街役场警报器,架设于淡水红楼屋顶,后因在空袭中遭受炸射而破裂,战后此钟被送回教会,1985年装置于礼拜堂后方以资纪念,取名“福音之钟”,并在2012年淡水教会设立140周年期间,将此钟移置至正门旁展示。
相簿
另见
参考文献
- 《台北县县定古迹淡水礼拜堂调查研究及修护计画》,(台北:台北县政府文化局,2005)。
- 周宗贤《淡水辉煌的岁月》,(台北:台湾商务,2007)。
- 柯设偕《淡水教会史》,(未刊本,1933)。
- 台北县立淡水古迹博物馆《淡水地区文化资产(有形文化财)普查计划报告书》,(台北:台北县立淡水古迹博物馆,2008年9月)。
- 引用
外部链接
- 淡水礼拜堂 - 淡水维基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淡水基督长老教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 淡水基督长老教会的Facebook专页
- 淡水礼拜堂 -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