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游兵

明代萬曆汛守澎湖的船隊,1597設立,1616年裁撤

澎湖游兵[a]明朝奏书多作彭湖游,是明朝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福建布政司)因海防目的派往澎湖海域巡逻的兵船军伍。澎湖游兵初设于万历廿五年(1597年),一年汛防澎湖两次,分作春汛(约三个月)和冬汛(约两个月),汛期结束归返福建沿岸的水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间,澎湖游兵整并入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浯屿水寨,改制成浯彭游兵[1]:182, 236

草撇船图(哨船),出自《古今图书集成》。
海沧船图(冬船),出自《古今图书集成》。
开浪船图(鸟船),出自《古今图书集成》。

渊源

公元1368年,朱元璋应天府(今南京)登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史称明太祖。朱元璋在即位之初,不仅国土北方尚有蒙古(史称北元)残馀势力,海外有倭寇进犯沿海地区,外兼方国珍张士诚等馀党亦逃亡海上,明初政局可谓动荡不安,朱元璋基于种种因素的考量,最迟于洪武四年(1371年)下令“禁民不得私出海”,颁定“海禁”国策。[2][1]:14-18

福建海防

 
福建沿海与诸岛屿地图。

洪武初年,明朝政府为对付倭寇[b],设“备倭官”,各沿海各地建置卫所驻防,也拟定大量建造海舟,按籍抽兵,派兵巡海等计画。朱元璋为彻底杜绝国人与倭寇私下勾结,更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厉行“墟地徙民”政策,将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三地的濒海或者近海诸岛上的居民强迫迁入内地居住,岛屿百姓全数净空(包括原住彭湖岛居民[c],福建唯二没被执行“墟地徙民”的岛屿是金门屿厦门屿[d][1]:113),布置如指挥卫、砦垒、弓兵所、水寨等海防措施。[3][4][1]:18-30

明代军制为“卫所兵制”;州、县级设“所”,而府级设“卫”,一卫大致为5600人,另有千户所(1200人)和百户所(120人)之编制,每百户所设“总旗”二、“小旗”一,其中一总旗为50人、一小旗为10人。各地方的卫所军队,由所属省份的都指挥使司(都司)管辖。[4]:255

明代福建布政司在军事上的布署,多出于周德兴之擘画。洪武20年(1387年),周德兴奉命来福建,便在沿海设置五个军卫[e],以及十座守御千户所,并为弥补陆上海防不足之处,又在近海列岛另外设置“水寨[f]”,负责海上巡逻之任务,以“军卫所”和“水寨”建构起陆地与海洋两道防线。[1]:26-29

关于明代“水寨”,有明一代总计在福建设有五座水寨,明清史书多载作“五寨”或“五水寨”,若照地理位置由北至南分布,分别是福宁州“烽火门水寨”、福州府“小埕水寨”、兴化府“南日水寨”、泉州府“浯屿水寨”以及漳州府“铜山水寨”。[5][1]:270

游兵

“游兵”并非明代水师部队的正式名称,其泛指在特定海域中执行往来巡逻以及机动战备任务的船队代称。“游兵”一词源自兵法上的概念,此种部队型态最迟不会于嘉靖中期,明代水师便有游兵出现,渐成常态,游兵在奏书多作“浯铜游”、“海坛游”或“彭湖游”等。[1]:125

游兵组成多从各水寨中抽调兵船而成,当时海防部署多以季风作为汛期的勤务规划,主要分成春、冬汛期(又称春、秋汛期),合计五个月。通常而言,水寨内的兵船逢汛期离寨赴往各处汛防,非汛期则回寨留守。倭寇舰队多趁非汛期乘南风而至,故夏季侵扰次数较为频繁,所以军队在非汛期间固守沿岸水寨。[1]:119

澎湖游兵

初设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兵发朝鲜,朝鲜时属大明的藩属,万历皇帝朱翊钧派兵驰援,因恐日军趁隙侵犯东南海域,当局首度在彭湖(澎湖旧名)布署兵力[1],此次战争在大明、日本双方会谈之后,暂于万历廿一年(1593年)告一段落。[6][7]

万历廿五年(1597年),丰臣秀吉再度攻打朝鲜,大明帝国为履行宗主国职责,再度出兵迎战日本军队。[7][8]该年冬天,明政府因应日军可能会大举入侵福建海域,动员大量船队戍防彭湖,派遣“名色把总”一员做指挥官,率领冬、鸟型兵船共20艘,乘八百馀员的军兵分为前、后、左、右四哨来彭湖海域汛防,此为初设澎湖游兵之始。[1]:184-185

指挥官

游兵指挥官职称“把总”,把总在明代编制为中下级武官,受福建南路参将制约管辖。把总根据不同职务,尚有“钦依把总”和“名色把总”之分。“钦依把总”为循正规武举途径出身,在福建的水寨多由“钦依把总”担任指挥官,代表人物如沈有容(浯屿水寨指挥官,领“钦依”衔);“名色把总”则多由省级单位差委,在下属之中挑选任命,游兵部队的指挥官多属此“名色把总”出身,其中包含澎湖游兵。[1]:189-190

澎湖游兵把总位阶不高,方志记载无多,袁业泗漳州府志》仅收录万历廿五年(1597年)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间出任把总名单:林彦锺谢梦彩黄应龙林士角高克萃管廷玉赵世名,共计七位。[1]:190

兵力

 
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石碑,现立于澎湖天后宫后殿清风阁。

澎湖游兵在万历廿五年(1597年)初设之后,翌年万历廿六年(1598年)为戒备可能来犯的日本海军,明政府调动多达六个水寨的游兵来协汛彭湖,汛防彭湖的游兵高达三千人之多,但也在同一年因丰臣秀吉病故,日军撤离朝鲜之后,明政府也在彭湖进行撤军,不仅特地调来协防彭湖的海坛游兵和南澳游兵被废,连原南日水寨也在同年被裁撤。[6][1]:184-188

澎湖游兵兵力变化列表[1]:184-190
年份 兵力 兵船 原驻水寨 备注
万历二十五年
(1597年)
约800人 20艘 首任澎湖游兵指挥官:林彦锺
万历二十六年
(1598年)
约3000人 58艘 海坛水寨
南日水寨
浯屿水寨
浯铜水寨
铜山水寨
南澳水寨(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丰臣秀吉病逝之前
约800人 20艘 浯屿水寨
铜山水寨
浯铜游兵
丰臣秀吉病逝之后
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
约500人 13艘
万历三十年
(1602年)
减兵
数量不详
浯屿水寨
铜山水寨
沈有容追剿逃至东番(台湾)的海盗[9],是由浯屿水寨调兵出击,而非澎湖游兵。
万历三十二年
(1604年)
减兵
数量不详
浯屿水寨
铜山水寨
荷兰人韦麻郎据澎[10],湖湖游兵无力驱逐,需由驻守浯屿水寨的沈有容率舰队处理。
万历三十七年
(1609年)
数量不详 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即庆长琉球之役[8]
明政府增兵进驻澎湖。
万历四十年
(1612年)
约850人 20艘
万历四十三年
(1615年)
减兵
数量不详
琉球情势缓和,再度裁减兵力。
万历四十四年
(1616年)
减兵
数量不详
16艘 澎湖游兵改制浯彭游兵(浯澎游兵)

澎湖游兵的兵力多寡,往往取决于有无敌军来袭的威胁而定,明政府多持消极且被动的态度。早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福建的文武官员便针对澎湖游兵兵力过度裁减的问题起过争执,赞同裁减者多主张彭湖(澎湖)路遥,地方寸草不生,粮食补给和救援不易,财务开销庞大更是沉重的负担、反对裁军者则认为彭湖(澎湖)若被海盗占据,则对沿岸海防的防务更形不利。[3]包括时任福建的总兵官朱文达在内,当时大多数的官员都赞同裁减澎湖游兵的兵力;巡海道员王在晋虽持反对裁兵的意见,但也发表过“彭胡(游兵)必不可不增也,不增则不如撤耳”的言论。[1]:151-158

编制

澎湖游兵组成主要人员略述如下:[1]:190-191

  1. 把总的幕僚:书记、家丁、健步、掌号手、旗手和吹鼓手等约二十人。
  2. 哨官的幕僚:书记、家丁、旗鼓手等,澎湖哨官至多四员,其哨官各配属两名,总数应不超过十人。
  3. 捕盗:每艘船设捕盗一员,为一船领袖,捕丁不定额,船上的驾驶人员和战斗人员皆由捕盗管理。
  4. 驾驶人员:人员数量视船型大小而定,分有舵工、斗手、缭手、招手和碇手等。
  5. 战斗人员:人员数量视船型大小而定,占每艘船最多的人数,包括有队长(甲长或小甲),兵夫(队兵或甲兵),人数动辄百人以上。

勤务

 
明代澎湖游兵指挥官(名色把总)的驻守场域,位在今日澎湖天后宫附近。
 
早期澎湖舆图。
 
西屿乡二崁村的大菓叶海域。

澎湖游兵约每年来澎两次,分春汛期与冬(秋)汛期。春汛期以农历清明前十日,从原福建水寨启航澎湖,三个月后返回水寨;冬汛期则从农历霜降前十日离开水寨,两个月后收汛,一年总计驻留澎湖五个月左右。汛守期结束之后,原澎湖游兵返回母港基地有二,一为泉州府厦门岛中左所,二即漳州府海澄县月港,但此二港在何时成为澎湖游兵迁返的主要基地,因史料阙如,不得而知。[1]:91

游兵的指挥官为把总(名色把总),把总一般坐镇妈宫澳(约今马公港,近澎湖天后宫),该处为天然良港,终年便于停泊船只。其他地方则由哨兵汛守,初期因驻兵兵力较多,哨营可分作前、后、左、右四哨,大半时间应仅有两哨,即左哨和右哨,勤务如下表:

勤务分布[1]:216-221
官职 起南风(春汛) 起北风(秋、冬汛)
指挥官 妈宫澳(澎湖天后宫一带)
左哨 妈宫澳和西屿大菓叶海域 妈宫澳和西屿头(外垵村)海域
右哨 妈宫澳和风柜尾海域 妈宫澳内海和嵵里澳外海

兵船

根据邓钟校正的《筹海图编》中,言及明代福建主要的船型有六种,有一号至六号之分,其中一号至二号悉称“福船”,船势较大,便于冲犁陷阵,而派往澎湖的船型多为攻战和探哨所用的三号至五号船,此外另有“六号福船”(别称“快船”),功能类同“五号福船(鸟船)”,两者皆适合穿梭风浪之中,四处探哨以及打捞首级。[1]:196-199

澎湖游兵的船型
名称 别称 船型 功能
三号福船 哨船 草撇船式 攻战、追击中型兵船
四号福船 冬船(冬仔船) 海沧船式 攻战、追击中型兵船
船身较高大,不利近战以及打捞敌军尸首。
五号福船 鸟船 开浪船式 船头似鸟嘴,船身长且直,方向转折轻便,不拘风潮。

裁撤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四月,日本长崎代官遣派村山秋安率领十馀艘船队来东番(台湾),企图占领东番以保护贸易据点,但于五月在小琉球海域遇到台风,随后不慎进入浙江海域,留下与浙江水师交战的纪录,双方互有死伤,村山秋安等只得无功而返。同年六月,福建巡抚黄承玄便上奏表达对于日本占领东番(台湾)的担忧,并在八月上疏关于福建水师编制的改良方案。黄承玄认为彭湖布军的弊端“患在寡援”,有必要建立一支军队,独立担纲台湾海峡东、西侧的防务,提出将澎湖游兵和浯铜游兵整合,成立“浯彭游兵(浯澎游兵)”,为统一事权设立“钦依把总”任指挥官一职,基地设于厦门岛中左所。黄承玄将澎湖游兵改制成浯彭游兵的建议获得朝廷采纳,澎湖游兵由是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间被撤。[1]:260-290

相关条目

注释

  1. ^ “澎湖游兵”是后世学者便于研究提出的名词,明代奏章并不见此名称,且描述“澎湖”时,用字多写作“彭湖”。
  2. ^ “倭寇”来源组成复杂,中文古籍多以“倭”字贬称日本,故“倭寇”最初系指“来自日本的海盗”。但在明代中叶之后的“倭寇”集团,其集团首领人物多为汉人,例如汪直徐海李旦等,其手下不乏来自浙江、福建、广东和日本各地的成员。
  3. ^ 明代黄仲昭在《八闽通志》提及,当时大多数的彭湖居民在洪武20年(1387年)被迫迁至泉州晋江县城一带。
  4. ^ 原因在于金门屿和厦门屿岛上居民较多,迁移有其难度;其次,两岛邻近内陆,战略地点佳,且腹地较大,亦兵民合居并无冲突之处。
  5. ^ 分别是“福宁卫”、“镇东卫”、“平海卫”、“永宁卫”和“镇海卫”,而每一个军卫则各自辖有四至六座千户所。
  6. ^ 明代的“水寨”,根据台湾学者何孟兴解释,其功能近似当代的海军基地,除了提供巡守哨船靠岸停泊,也是兼具船只修缮保养、官军日常操练和生活起居的场所。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何, 孟兴. 《海中孤軍-明代澎湖兵防研究論文集》.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文化局. 2012. ISBN 9789860334593 (中文(台湾)). 
  2. ^ 汤, 锦台.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Taiwan in the age of exploration" (台北市: 如果). 2011: 22–25. ISBN 9789866702792 (中文(台湾)). 
  3. ^ 3.0 3.1 颜, 尚文. 〈明代海防與澎湖〉.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中文(台湾)). 
  4. ^ 4.0 4.1 吕, 士朋. 《明代史》. 台北市: 空大. 2006. ISBN 9789576617591 (中文(台湾)). 
  5. ^ 何, 孟兴. 《浯嶼水寨:一個明代閩海水師重鎮的觀察》. 台北市: 兰台. 2006: 10–16. ISBN 9789867626196 (中文(台湾)). 
  6. ^ 6.0 6.1 上田, 信. 《海與帝國:明清時代》 [海と帝国:明清时代]. 翻译:叶韦利. 新北市: 台湾商务. 2017. ISBN 9789570530773 (中文(台湾)). 
  7. ^ 7.0 7.1 拳骨, 拓史. 《日本戰爭解剖圖鑑》 [日本の戦争解剖図鉴]. 翻译:郭家惠. 新北市: 枫书坊. 2017. ISBN 9789863773856. 
  8. ^ 8.0 8.1 羽田, 正. 《從海洋看歷史》 [海から见た历史 东アジア海域に漕ぎだす]. 翻译:张雅婷. 新北市: 广场. 2017. ISBN 9789869408844 (中文(台湾)). 
  9. ^ 李, 宜宪. 〈東番記〉.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中文(台湾)). 
  10. ^ 王, 兴安. 〈韋麻郎〉.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3) (中文(台湾)).